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先进的流化床动态煅烧工艺对京西煤系高岭土进行煅烧试验,对其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化学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京西煤系高岭土在煅烧过程中的偏高岭石化温度、Al-Si尖晶石化温度和莫来石化温度高于一般高岭石的物相转化温度; 在气固接触良好的流态化动态煅烧中, 京西煤系高岭土可以获得较完全的脱碳率和脱硫率,产品白度可以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煤炭工程》2004,(8):39-39
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系高岭土直接加热快速流态化煅烧新工艺,日前通过中国科学院专家组的成果鉴定。煤系高岭土是通常所说的煤矸石的一种。高岭土作为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料,可广泛应用于陶瓷、造纸、涂料、像胶、塑料、建材等6 0多个行业。这项名为“10 0t/a煤系高岭土快速流态化煅烧新工艺”,采用快速流态化技术煅烧超细粘塑性高岭土粉,属原始性创新。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院所在内蒙古成功进行了年产10 0 0t的煤系高岭土快速流态化煅烧的中间实验,并于2 0 0 4年5月16日通过专家组的现场测试,产品质量已达到了优质煅烧高岭土的标准。煤系…  相似文献   

3.
石灰烧结法从煤系高岭土提取氧化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岭土为原料提取氧化铝,研究以萤石为助剂煅烧活化煤系高岭土和溶出提取氧化铝的条件,考察了煤系高岭土煅烧活化和溶出条件对煤系高岭土中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煅烧活化条件为:石灰石与煤系高岭土质量比2.5、萤石用量1%、煅烧温度1260℃、烧成时间90 min;溶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出温度85℃、溶出时间2.0 h、Na2CO3质量分数9%、液固比3.5,在此条件下,粉煤灰中氧化铝的溶出率高达90.5%。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同地区煤系高岭土进行静态煅烧实验研究,考察了煅烧过程中给料粒度和煅烧温度对煅烧产品的白度、松容重、吸油率、遮盖率等物化性质的影响,为进一步流态化的煅烧扩大实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煤系高岭土及其快速悬浮煅烧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煤系高岭土的矿物特性及加工过程中的物化特点,提出了快速流态化悬浮煅烧新工艺。结果表明,该工艺由于充分的气固接触和良好的热、质传递,产品的质量均匀,其白度(亮度)可达90%~91%,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外加热固定床式隧道窑和回转窑,且便于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煤系高岭土的几种不同煅烧工艺进行了对比,时影响煅烧高岭土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悬浮态煅烧工艺加工玻璃纤维用煤系高岭土产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以开滦集团林西选煤厂浮选尾煤为研究对象,对煤系高岭土采用先煅烧后漂白与先漂白后煅烧两种工艺进行漂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先煅烧后漂白工艺,效果更佳,最终煤系高岭土煅烧白度高达90.12%。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高岭土传统堆积态煅烧(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工艺的基础上,对煤系高岭土稀相悬浮态快速煅烧工艺进行了小型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悬浮态煅烧可生产出高白度(90%以上)、高孔隙率、高活性的优质煅烧高岭土,热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的煅烧装置,并可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煤系高岭土的提纯与煅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煤系硬质高岭土选矿提纯与煅烧的重要性及选矿提纯与煅烧技术的发展现状。基于煤系硬质高岭土中铁、钛矿物杂质磁性弱和嵌布微细,选择性磁种分选和氯化焙烧技术是最有效的提纯方法之一。从煅烧效果和能量利用率考虑,粉料动态煅烧工艺是煤系硬质高岭土煅烧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
超微细煤系煅烧高岭土改性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国内现在的改性1 250目以上超微细煤系煅烧高岭土主要来自进口,本文探讨了1250目以上超微细煤系煅烧高岭土的表面改性设备、工艺及其应用,通过使用SLG型连续式粉体表面改性机及自配改性配方对超微细煤系煅烧高岭土的表面处理,大大提高了粉体表面的改性效果,增强了高岭土产品作为填料在有机高分子体系中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叶片裂纹和断裂是风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严重安全隐患,能够尽早的检测出裂纹现象的存在对于工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采集的叶片正常工作状态和叶片具有裂纹时的气动信号分别进行五层小波分解,并对分解系数进行重构,获取各频带归一化能量作为特征向量进行识别,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风机叶片裂纹故障,且直观性强,实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细粒煤的流化与分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3~1 mm粒级细粒煤介于煤粉与传统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所适用的粒度之间,其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被分选的同时对自身分选与流化特性产生重要影响。利用高速动态摄影等手段详细研究了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分选3~1 mm细粒煤过程中不同流化数下床层的流化特性、压降波动、煤粒分离混合规律以及流化床中不同高度处的密度分布,阐释了气泡在分选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细粒煤后床层密度降低,流化效果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随着气速的增加,煤粒在流化床中先后经历了分离与混合两种状态,流化床各高度的密度也随之改变。当流化数在1.8~2.0时煤粒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随着气速增大煤粒受气流影响增大,不再严格按照流化床密度分离。  相似文献   

13.
基于振动流化床的分选特性,本文采用200 mm×400 mm振动流化床装置,在不使用任何加重质条件下分选细粒煤(1~3 mm)。详细阐述了振动流化床的系统结构和分选过程。在3种不同床高情况下,利用Design-Expert试验设计手段详细研究了振幅、振动频率、膨胀度以及多因素协同作用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揭示各因素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流化床可以排除高灰矸石,得到低灰精煤,精煤灰分为10.77%,相比原煤灰分34.57%降低23.80%左右,矸石层灰分达到54.00%以上,有效实现对细粒煤的分选,达到降灰提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细粒煤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中的分层规律,试验采用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对3~6mm细粒煤在床层高度分别为150,200,250mm时的分选做了初步的探讨,所用实验设备为直径170mm,高为500mm的圆柱体流化床.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细粒煤大部分聚集在床层中下部;低密度细粒煤则倾向于在床层中上部聚集.因为在此加重质粒度组成及流态化条件下达到了颗粒分选下限,导致分选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物料分离的振动流化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振动流化床的基本原理,从气泡行为、床层压降、床层空隙率与稳定性以及最小流化速度等方面综述了振动流化床流体力学基础研究所取得的进展;特别综述了振动流化床在物料分离方面的研究,并展望了其在矿物分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细粒煤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固流化床是重选设备的一种,已广泛用于细粒物料的分级与分选。文章从分选理论和设备上介绍TBS、CrossFlow separator和RC分选设备,以及其在细粒煤分选中的应用,分析表明:液固流化床分选技术是适合细粒煤分选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对不同外在水分入选煤的适应性,对磁铁矿粉进行表面疏水改性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研究了表面改性对磁铁矿粉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改性提高了磁铁矿粉的最小流化速度,但对床层压降分布无显著影响;与改性前相比,床层密度更均一、稳定,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流化状态;随着入选煤的外在水分的逐渐提高,对改性前后的磁铁矿粉流化特性都有影响,表面改性使入选煤的外在水分上限从2%提高到4%,并且在水分含量为4%时仍然保持较好的流化状态。以改性磁铁矿粉作为加重质,形成的流化床具有良好的分选性能,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入选煤外在水分为3%时,分选密度为1.55和1.82 g/cm3时,可能偏差E值均为0.075。  相似文献   

18.
锡精矿焙烧脱硫、砷等杂质,世界上普遍采用多膛炉和回转窑。本文研究锡精矿沸腾焙烧工艺和炉型结构,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室试验和5m2沸腾炉焙烧工业试验,解决了在一台沸腾炉内脱硫、脱砷要求的不同气氛和锡精矿因粒度细、粒级宽给沸腾焙烧带来的困难。研究结果(平均值):脱硫效率94.84%,脱砷效率85.47%,炉床能力11.92t/m2·d,锡在焙砂中的直收率99.28%,煤耗3.5%。技术经济指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大型炼锡厂的建设和生产。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在综述了流化床干法选煤和加重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硼铁矿粉和磁铁矿粉作为空气重介流化床的多元加重质,进行了相应的试验研究。选择了-0.3+0.15mm、-0.15+0.125mm和-0.125+0.074mm三个粒级的硼铁矿粉,分别与-0.074+0.045mm磁铁矿粉以不同总量配比组成两元加重质,进行流化特性的考察研究。建立了多元加重质流化床的起始流化速度与平均粒度之间的回归模型和密度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液固流化床在粗煤泥分选过程中入料粒度范围过宽、高灰细泥进入溢流污染精煤导致的粗精煤灰分偏高,严重影响液固流化床分选效果和精煤产品质量的问题,提出了液固流化床分级与分选联合工艺,即采用液固流化床对粗、细煤泥进行分级,溢流的细煤泥采用浮选处理,底流的粗煤泥进入第二台液固流化床分选,从而使粗、细煤泥均实现了高精度的分选。液固流化床分级与分选联合工艺在梁北选煤厂的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入料中高灰细泥减少了80.32%,粗精煤灰分下降了2.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