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玻璃纤维为原料,设计出5种不同层数三维角连锁织物组织结构,经半自动SGA598小样织机设备织制,利用真空辅助成型工艺制成复合材料。分别从厚度、面密度、纤维体积分数三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层数三维角联锁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硫酸钡粉末填充的PVC基复合材料为基体材料,选用两种玻璃纤维织物(EW100和EW200)作为增强材料,制备不同层合结构的玻璃纤维织物/PVC基复合材料,利用双通道声学分析仪、DMA等仪器对样品进行隔声性能、阻尼性能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层合结构的玻璃纤维织物/PVC基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的差异体现在低频区及高频区;玻纤织物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隔声性能以及拉伸载荷都有所提高,但是伸长却大大降低;以EW200与PVC基材制备的层合结构具有较好的隔声等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隔声复合材料中增强材料对隔声性能的影响,以常用的聚氯乙烯树脂为基体,选用玻璃纤维织物、涤纶织物等为增强材料,制备多种织物/聚氯乙烯基复合材料.利用双通道声学分析仪,DMA等分别对其隔声性能和阻尼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织物的种类和织物的层数对材料的隔声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玻璃纤维织物/聚氯乙烯基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优于涤纶织物/聚氯乙烯基复合材料,在面密度相同、织物种类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织物层数(1~3层)的增加,织物/聚氯乙烯基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增加.  相似文献   

4.
带衬纬的三维角联锁结构复合材料弹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带衬纬的三维角联锁结构复合材料细观结构的观察,建立了全新的几何分析模型,并运用取向平均理论和组合力学分析模型,对各个模型不同方向的弹性模量进行了预测,与实际测量实验样本5个方向上的弹性模量相比较,表明模型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总体趋势相同,其中组合模型的预测结果更接近实测值.文中还验证了带衬纬的三维角联锁结构复合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具有明显的正交各向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将蛭石加入到聚氯乙烯(PVC)树脂中,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不同配比的蛭石/PVC复合材料。利用SEM扫描电镜对材料进行微观形貌的观察;利用双声道分析仪研究蛭石对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的影响;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对不同配比的蛭石/PVC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拉伸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蛭石/PVC复合材料有良好的隔声性能,在相近面密度下,其隔声性能要优于BaSO4/PVC复合隔声材料,其隔声效果的提高主要在中高频区域。  相似文献   

6.
将蛭石加入到聚氯乙烯(PVC)树脂中,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不同配比的蛭石/PVC复合材料。利用SEM扫描电镜对材料进行微观形貌的观察;利用双声道分析仪研究蛭石对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的影响;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对不同配比的蛭石/PVC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拉伸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蛭石/PVC复合材料有良好的隔声性能,在相近面密度下,其隔声性能要优于BaSO4/PVC复合隔声材料,其隔声效果的提高主要在中高频区域。  相似文献   

7.
铅纤维/聚氯乙烯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有效隔断中、低波频率的噪声,按照一定的配方及其成型工艺,制备了一种超薄、轻量、柔韧的铅纤维/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分析研究了其隔声性能,并对其结构及抗噪声机理等进行了讨论.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对中、低频率的噪声的隔声量高达15dB以上.  相似文献   

8.
用SGA598型半自动织样机以玄武岩纤维为原料织造三维角联锁织物,并用电动缝纫机进行不同方式缝接。采用真空辅助树脂转移模塑成型(VARTM)加工工艺制成复合材料,对成型的复合材料进行弯曲性能测试,分析比较不同缝接方式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横缝、竖缝、无缝织物复合材料的抗弯曲性能呈现依次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的增强体(涤纶机织物、玻纤机织物和涤纶非织造布)复合成的PVC隔声材料,利用双声道分析仪、SEM等对样品的隔声性能、形态结构等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面密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涤纶非织造布/PVC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优于其他两者;玻纤机织物/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其他两者。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聚氯乙烯的生态性能和降低成本,以核桃壳颗粒为填充料,聚氯乙烯为基体,用常压浇注方法,制取了核桃壳颗粒含量不同的聚氯乙烯基复合材料.利用双声道声学分析仪,SEM等仪器测试了材料的隔声性能、材料的内部结构,探讨核桃壳颗粒作为聚氯乙烯填充材料制备隔声材料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核桃壳颗粒作为聚氯乙烯的填充材料,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而且适当含量的核桃壳颗粒的存在,可以改善材料的隔声作用,但随核桃壳颗粒含量的增加,隔声性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用不同的增强体(涤纶机织物、玻纤机织物和涤纶非织造布)复合成的PVC隔声材料,利用双声道分析仪、SEM等对样品的隔声性能、形态结构等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面密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涤纶非织造布/PVC复合材料的隔声性能优于其他两者;玻纤机织物/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其他两者.  相似文献   

12.
与大多数复合材料头盔壳体的设计方案不同,本文将不通过二维织物的层层叠加平铺复合成型头盔壳体,而是使用三维织物头盔壳体一体成型的制作工艺。以五层经角联锁为织物基本组织结构,在小样机上将1500D的芳纶长丝织造出三维角联锁宽幅织物,同时使用环氧树脂、稀释剂、三乙烯四胺及丙酮作为增强相,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VARTM)将平铺在模具上的织物进行复合。运用此种复合工艺可使织物更高效的一体成型出平滑的头盔壳体。工艺优点为成品高耐冲击,低模具成本,一体成型,尺寸精准,产品开发周期短。最终织物平铺均匀且成品无褶皱,效果美观且实用。  相似文献   

13.
铅纤维/聚氯乙烯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隔断中、低波频率的噪声,按照一定的配方及其成型工艺,制备了一种超薄、轻量、柔韧的铅纤维,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分析研究了其隔声性能,并对其结构及抗噪声机理等进行了讨论。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材料对中、低频率的噪声的隔声量高达15dB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玻璃纤维为原料 ,试织成功了几种结构的 3D机织物 ,并用 6 10 1环氧树脂作基体 ,6 5 0聚酰氨树脂作固化剂 ,采用手糊成型工艺制得了各种结构的复合材料板材 ,对各种结构的复合材料板材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选用废旧橡胶粉、玻璃纤维织物和聚氯乙烯制备了废旧橡胶粉/玻纤织物/聚氯乙烯(WTRP/GF/PVC)复合材料。分别利用双声道分析仪、DMA、万能材料试验机、自动氧指数测定仪等对材料的隔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拉伸性能及阻燃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WTRP/GF/PVC复合材料与GF/PVC相比,隔声性能没有降低,在低频段(200-630Hz)和高频段(1600-8000Hz)隔声量略有提高,中高频段(630-1600Hz)隔声量很接近,而常温以上的阻尼性能显著提高;随着WTRP含量的增加,隔声量在整个频率段变化不明显,拉伸强度先上升后下降,LOI值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16.
选用废旧橡胶粉、玻璃纤维织物和聚氯乙烯制备了废旧橡胶粉/玻纤织物/聚氯乙烯(WTRP/GF/PVC)复合材料.分别利用双声道分析仪、DMA、万能材料试验机、自动氧指数测定仪等对材料的隔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拉伸性能及阻燃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WTRP/GF/PVC复合材料与GF/PVC相比,隔声性能没有降低,在低频段(200~630 Hz)和高频段(1600~8000 Hz)隔声量略有提高,中高频段(630~1600 Hz)隔声量很接近,而常温以上的阻尼性能显著提高;随着WTRP含量的增加,隔声量在整个频率段变化不明显,拉伸强度先上升后下降,LOI值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17.
以玻璃纤维为原料,试织成功了几种结构的3D机织物,并用6101环氧树脂作基体,650聚酰氨树脂作固化剂,采用手糊成型工艺制得了各种结构的复合材料板材,对各种结构的复合材料板材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玻璃纤维含量对于竹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试样,然后测试试样的拉伸、冲击和弯曲强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断面的形貌.试验结果表明当玻璃纤维含量在10%左右时,试样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9.
将氯化聚乙烯(CPE)加入到聚氯乙烯(PVC)基隔声复合材料中,利用双声道分析仪,探讨CPE对复合材料隔声性能的影响。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SEM、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填加了CPE的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结构形态、静态力学性能等进行了测试;用热重分析法(TGA)研究CPE对复合材料热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PE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吻合谷逐渐变浅、拉伸强度呈下降趋势、断裂伸长呈增大趋势,热稳定性降低,但阻燃抑烟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20.
织物隔声与吸声的工作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具有高效隔声降噪功能的纺织品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声环保的高质量追求,除介绍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波的反射与透射等基本知识外,重点讨论了织物作为一种隔声吸声材料,有效吸收和阻挡外界声波入射、降低噪音强度的工作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