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针对传统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极少将用户属性和信息特征这两个因素纳入到信息传播模型研究中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自身属性的信息传播模型。首先该文抽取用户影响力、用户态度、用户年龄、信息能量、信息价值等特征并构建交互规则;其次,根据这些特征建立信息传播的数学模型,模拟社交网络舆情演化过程;最后,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开展了与真实事件的实证分析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仿真结构与真实数据的相似度大于0.97,因而该模型符合社交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特性,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网络舆论的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传播模型能够揭示信息传播的规律,从而达到对传播过程进行预测的目的,因此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经典传染病模型的不足进行了分析,结合社交网络的网络拓扑特点,考虑了网络中用户的不同感染状态,引入感染用户的衰减函数,提出了适合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在真实E-mail网络中进行模型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的结果,研究了模型中各个影响因子对传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模型参数反映了传播趋势的差异,模型反映出的传播规律更符合信息在现实网络中的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6)
自主研制微博爬虫系统WeiboCrawler。针对2013年3月爆发的甲型H7N9流感疫情,使用该系统抓取了新浪微博中与该主题相关的数据集,包括用户信息、原创和转发博文信息。以原创博文为根节点,基于转发关系采用递归方法构造博文转发树,为了严格、清晰地描述微博信息传播过程,对博文转发树进行形式化定义,进而研究微博信息传播过程及转发树的大小、深度、宽度等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博文转发树的结构特性分布符合长尾分布,博文转发树具有深度小、密度大的结构特性;博文流行程度取决于博文转发树的宽度,而与博文转发树的深度无关;在博文转发的不同阶段,信息传播表现出相似的传播特性。考虑微博平台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博文转发树的结构特性,结合Galton-Watson分支过程,给出一种新的信息流传播模型,使用该模型对博文转发树的大小、深度、宽度三项结构特性进行仿真,发现该模型能较准确地体现信息传播的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6.
文中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以分析新浪微博的信息转发与传播特征为研究目的,并对传播行为进行预测.在获取大量新浪微博在线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种可能影响用户转发行为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挖掘各种影响因素特征并进行建模.提出基于用户属性、社交关系和微博内容三类综合特征,使用机器学习的分类方法,对给定微博的用户转发行为进行预测.基于微博网关注关系拓扑,利用概率级联模型对给定微博的转发路径进行预测,为预测微博的影响范围提供依据.文中通过实验分析了新浪微博符合复杂网络特征、社交类特征对转发行为有重要影响,并验证了传播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的重要社会媒体,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针对微博信息传播预测问题展开综述.该研究对舆情监控、微博营销、个性化推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概述微博信息传播过程,通过介绍微博信息传播的定性研究工作,揭示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接着,从以信息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以及以信息和用户为中心这3个角度介绍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相关研究工作,对应的主要研究任务分别是微博信息流行度预测、用户传播行为预测和微博信息传播路径预测;继而介绍可用于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研究的公开数据资源;最后,展望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研究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张大瀚顾益军刘岩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6,(9):90-9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线社交网络已与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当发生重大事件时,许多在线社会网络用户会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与该事件相关的信息,然而社会网络关系错综复杂,信息量如洪水猛兽般,给舆情管控工作带来重大困难。本文将关注点聚焦到微博中自然灾害类事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挖掘潜藏在事件表面下的信息传播规律,为舆情管控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定位和溯源是控制信息传播的基础,理解和研究信息传播过程则是溯源的前提.在线社交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OSN)是网络生活的重要内容,用户在在线社交语境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从本质上来讲都是在进行信息交互,针对这一语境下信息扩散的特征,综合现有研究中的传染病传播模型的设计思路,基于CSR模型,提出一种新型的模型CSRR,为在线社交网络的进一步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同时为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和舆情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社交网络影响力传播重点关注如何使用少量的种子集合在社交网络中产生尽可能高的影响力,并将转发作为信息传播的唯一方式,忽略了其他传播方式,例如用户可通过发布一条与所见信息内容相似的信息来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方式(称为转述)因为难以追踪,所以存在隐私泄漏的风险.针对上述问题,定义了一种支持转述关系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提出了... 相似文献
12.
社会网络新媒体在日常沟通、商业运作、政治斗争以及外交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网络的研究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最近几年国际重要期刊和会议上社会网络方面发表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社会网络近三年的研究热点,即主要集中在社会网络的信息传播以及安全问题的研究。信息传播方面包括对信息传播模型、影响因素、影响力最大化和预测感知的研究;安全问题方面包括对用户安全和信息安全的研究,用户安全研究中包括僵尸用户识别和级联失效研究,信息安全研究包括源头追溯和网络控制问题研究。文章对上述各方面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分析、概括和讨论,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挑战和机遇,探索了新的研究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G边缘网络接口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9年,美国国防部提出了建设全球信息栅格(Global Information Grid,GIG)的设想,其目的是将美军分布在全球的计算机、传感器网和作战平台网组成一个大系统,实现全球范围内时域和空域的一致以及各分系统的协同,保证在未来战场上将正确的信息、以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格式传送到正确的指战员;在支持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服务中,功能强大和性能稳定的GIG网络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描述GIG边缘网络结构的设计,实现了边缘网络和GIG的无缝链接,其次,体系结构定义了GIG边缘网络、军事网络、政府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它们之间应用的网关,最后,阐述了网关进入边缘网络中的寻址、路由器选择、信息确认、端对端服务质量和网络服务等性能。 相似文献
14.
15.
网络安全系统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各信息系统中应进行重点研究和建设。该文就某省交通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内容及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CORBA网络信息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蒲生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2,24(3):28-30
本文通过运用CORBA技术对网络信息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CORBA的网络信息管理架构模型,并对网络信息管理的实现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20.
节点排序研究领域中,少有研究考虑群聚效应下的群体规范对传播效率的影响,这可能导致用户影响力度量的准确性下降.针对这一问题,从信息扩散角度出发,借鉴创新扩散理论与Bass扩散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虚拟社区网络的用户局部影响力度量模型CSA-LL(Cohesive Subgroup Analysis Based Local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