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完善驻留式微气泡阵列减阻的机理理论,基于有限体积方法,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平板及驻留微气泡阵列近壁面复杂湍流流动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采用本征正交分解法(POD)提取2种模型近壁区湍流拟序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平板,驻留微气泡阵列近壁面切应力变化更加平稳,减小了约13.7%;微气泡气/水界面的动态形变使边界层间歇性流动分离再附着,抑制低速流体上抛、高速流体下扫形成的“猝发”现象,湍流相干结构“猝发”频率减小5.6 Hz.利用POD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近壁面复杂湍流拟序结构的主要分布特征,微气泡的存在加强了湍流近壁区内的小尺度结构,促进流场内湍流动能的均匀分布,抑制了拟序结构的发展,体现了驻留微气泡良好的减阻特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航行体表面稳定高效水下减阻问题,提出自稳式电解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性能试验研究。制备电极壁面微柱孔阵列表面试片经电解形成稳定微气泡阵列气膜,揭示电解电压、微柱孔尺寸、来流速度影响电解微气泡生长行为、驻留稳定性的作用机制,通过试验及数值方法研究微气泡阵列流动减阻性能,分析减阻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电极壁面微柱孔可实现微气泡电解自适应启停控制;相同微柱孔直径时,电解电压增大则微气泡达到稳定直径用时越短,但微气泡阵列稳定时间及驻留率降低;相同电解电压下,250μm柱孔内微气泡达到稳定直径用时较少,且微气泡阵列稳定时间及驻留率更佳;气膜型驻留微气泡较突出型具备更强的驻留稳定性;250μm柱孔微气泡阵列气膜表面样片平均减阻率约为23%,微气泡阵列稳定时间及驻留率最大值分别为420s、95.46%(20V);驻留微气泡形变及气/水两相界面力共同作用使得微气泡上侧产生大量上抛高速流动,抑制了流向涡下扫流动猝发,显著减小近壁区雷诺切应力;微气泡阵列近壁数值平均湍动能约为0.010 m2/s2小于纯平板(约为0.021 m2/s2),微气泡阵列壁面数值平均剪切力约为30Pa小于纯平板(约为55Pa),故可达到高效湍流减阻。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影响回转体微气泡减阻率大小的因素,运用Fluent 6.3软件对某回转体微气泡减阻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喷气速度与来流速度的比值、喷气角度、气泡尺度及空隙率分布等因素对减阻率的影响程度和规律,初步揭示了微气泡减阻的机理,研究了饱和喷气量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微气泡可使回转体局部摩擦阻力减少80%,总阻力减少约30%;微气泡减阻率的高低主要由喷气速度与来流速度之比、近壁面处空隙率的大小及分布所决定,而与喷气角度以及一定范围内的气泡尺度关系不大;喷气流量增大,摩擦阻力下降,粘压阻力增加,当摩擦阻力减少量与粘压阻力增加量相当时,达到饱和气量.在喷气流量未达到饱和值时,总阻力随气流量的增大而减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气泡船减阻技术的试验研究和实船开发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微气泡减阻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影响气泡船减阻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其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气超空泡洞壁影响及其比尺效应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ANS方程,采用分相流模型和SST湍流模型,考虑了水-气两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效应,对通气超空泡的洞壁影响及其比尺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了不同湍流模型对通气率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复现了通气超空泡在不同通气率条件下的发展过程,比较了水洞中不同模型比例和无界流场中在空泡形态和阻力上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小比例模型在空...  相似文献   

6.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轻型客车底部上翘角对其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某国产轻型客车1:5简化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具有不同底部上翘角的轻型客车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的分析,得出底部上翘角度对轻型客车气动特性影响的规律.计算和分析的结论可以为轻型客车的减阻研究、造型优化和新车型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平板底部的气层流动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在循环水槽中开展了针对平板底部气液两相流边界层特性的气层减阻模型试验。作者采用扩散角、厚度及含气率等参数对气层的宏观特征进行了描述,提出了气层形态的近似预报方法,以及关于减阻率的估算公式。结果表明:气流量和来流速度对气层形态影响较大。气流量增加会导致气层的扩散角、厚度及含气率增大,来流速度增加致使气层的扩散角、厚度及含气率降低;近似预报方法对气层扩散边界预报的精度达9%,可较好地总结出气流量及来流速度对气层宏观形态的影响规律,该方法可助力于气泡船喷气减阻可行性分析及母型船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对双气泡聚并过程的动力学规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其进行了三雏可视化模拟.首先根据动力学规律建立了双气泡聚并的动态特征数值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求解与分析.采用MATLAB进行了数值模拟,另用Level Set方法对两气泡聚并的演化过程进行了三维可视化模拟,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输管道中存在的能源消耗问题,分别从湍流边界层流动特性、拟序结构、条带结构、转捩等方面归纳了沟槽面湍流减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沟槽的几何形状和尺度、流场压力梯度、沟槽面放置方式对沟槽减阻效能的影响.对沟槽面的减阻机理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需要利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如PIV等图像处理手段,并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湍流边界层的瞬时流场进行研究,以找出沟槽面湍流减阻的机理.数值模拟了在平板中部横向布置的下凹沟槽的流场情况,得到了一种小涡流动结构,同时验证了这种结构在减阻中的作用,阐述了对减阻的另一种认识,并对沟槽面湍流减阻技术及其工业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于蚯蚓体表背孔及机体耐磨特性,设计了通孔试件和普通平板试件,进行了摩擦磨损特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具有通孔结构的仿生试件有明显的耐磨效果,在润滑条件下有显著的减阻效应。结合磨损形貌、润滑状态及摩擦过程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通孔结构对摩擦界面接触、润滑等摩擦因素的直接影响和对试件耐磨性的多因素耦合作用机理,为摩擦副耐磨技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重庆高校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和重庆理工大学为例,剖析重庆高校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模式,已经取得的突出成绩,分析总结其基本经验。从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经济调控、建立组织机构、加强中介建设及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深入推进重庆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JIT采购在医院药品供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我国医院用药价格偏高问题 ,必须改变医院传统供应模式。分析了JIT采购模式和传统模式两种医院医药供应模式 ,对比了两种模式的不同 ,指出JIT采购模式的优点 ,并且提出具体实施JIT采购模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观念,高职会计教学应树立共振教学观、发展教学观、素质教学观、全面教学观等四个观念。  相似文献   

14.
齿轮故障诊断在设备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齿轮故障诊断的方法很多,但要准确在线检测齿轮疲劳裂纹却并非易事,本文根据倒频谱的特性,对齿轮进行裂纹诊断,并提出了比值系数法,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电力网中非线性负荷作为谐波源向电力网注入谐波电流,引起电压波形畸变,电能质量下降,危及电网与用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本文从电网谐波形成的机理出发,分析了电网谐波及其影响,讨论了抑制电网谐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锰钢的双n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高锰钢在拉伸过程中形变硬化行为及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其真应力,真应变分段符合Hollomon方程,表现为双n行为,高锰钢优异的形变硬化性能表现在n2阶段,为孪晶强化,在位错强化的n1阶段,其形变硬化不显,在拉伸曲线上出现锯齿形状的同时,试样表面也出现平行的痕迹,这两个特点又表明具有面心结构的高锰钢拉伸形变时,似有早为人知的Portevin-Le Chatelier效应。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环境空气颗粒物中PCBs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加速溶剂萃取仪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100℃、静态萃取2次,萃取时间5m in、丙酮与正己烷体积比为1∶1。以济南市区为研究区域,在最佳萃取条件下用加速溶剂萃取仪对在济南市环境监测站楼顶环境空气中采集的带有不同粒径颗粒物的采样膜进行萃取,将提取液经过旋转蒸发仪蒸发、硅胶柱层析、氮吹仪氮吹后用GC-ECD测定其多氯联苯的含量。通过对测得的数据分析,得出2009年8月济南市区环境空气颗粒物中PM2.5的含量最多,PCBs主要附着在粒径为10μm以下的颗粒物中。PM2.5中含量最多的PCBs是PCB180,PM5、PM10、TSP中含量最多的PCBs均为PCB118。  相似文献   

18.
语码转换指的是发话者在同一话段或语篇中同时使用两种或更多语言的现象。文章主要从语码转换的语言学动机和心理动机来分析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发现此剧中语码转换有其语言特色,其产生有多方面原因:语码转换可实施便利交际、反映说话者的心理、改变交际双方情感距离、缓和语气以及强调说话内容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夏季南京市公交空调车空气品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京市目前运行的空调公交车进行了空气品质的调查分析,给出了改善车内空气品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滑体中的非饱和带滞水在降雨补给潜水过程中的作用,提出降雨过程中非饱和带滞水的计算方法以及以非饱和带滞水为指标的降雨阈值评价方法.通过监测降雨量、坡体潜水位及排水结构的排水流量,建立统计模型来评估降雨产生的非饱和带滞水量.利用排水隧洞影响范围内的坡体模型和均匀渗流理论正坡浸润线分析了潜水位变化所对应的土体中潜水释水量,使潜水位通过量纲变换后与降雨量和排水流量量纲一致,从而进行三者的统计模型分析.利用坡体高度饱和条件下降雨过程的监测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用于计算理论降雨量,得到低水位条件下降雨过程中产生的非饱和带滞水量.根据浙江省杭金衢高速公路K103滑坡的案例,采用三次暴雨过程中的降雨、排水隧洞排水流量与潜水位监测值对降雨过程中产生的非饱和带滞水量进行了计算,分析了非饱和带滞水量对降雨补给潜水过程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可以将当滞水量重量达到60 kN且地下水位达到0.6 m时作为指标来确定降雨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