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船舱壁加筋板流固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结构有限元法和流体有限元法结合起来,根据Garlerkin法和Hamilton变分原理分别推导出离散的流体和结构的运动方程,用湿模态法求得流体附加质量矩阵,对高速船舱壁加筋板流固耦合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并进行模态试验,研究不同水深时舱壁加筋板结构流固耦合振动模态,同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了该类结构流固耦合振动的动力特性,对舱壁加筋板结构的动力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流固耦合管道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并将其用于轴流泵的汽蚀共振分析,从而提出了水泵汽蚀监测的振动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流固耦合问题的弱耦合法,研究弹性管束不同流速的壳程或/和管程流体诱导下的振动响应。研究表明,流体诱导振动幅值随壳程或/和管程流速的增加而增加。与相同管程流速条件相比,壳程流体引起的振幅较大。随壳程流速增加监测点振动频率增加;随管程流速增加监测点振动频率基本不变。壳、管程流体耦合诱导的振动位移曲线与仅壳程流体诱导的振动位移曲线类似,说明弹性管束工作过程中的振动主要由壳程流体诱导。流体诱导的振动频率接近管束第一阶固有频率时,监测点在y、z方向振幅逐渐趋于峰值。流体诱导弹性管束的振动主要表现为面内振动。  相似文献   

4.
水电站拦污栅结构流固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翔 《工程力学》1997,14(2):72-81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拦污栅结构的流固耦合振动,提出了考虑流固耦合振动设计的栅振频率与过栅流速之间的简单关系,并通过实例对流固耦合和不考虑流固耦合的计算方法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在一定范围内,考虑流固耦合可大量削减结构振动幅值  相似文献   

5.
汽车空调管路的振动与噪声直接影响车内舒适度。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结构有限元的流固耦合方法分析了某型汽车空调低压管路系统在制冷剂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建立低压管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空管模态分析和流体作用下的预应力模态分析,针对橡胶管结构采用分层建模方法进行模态试验验证;使用流体动力学方法分析了制冷剂的流场特性,获取管壁压力,进行流固耦合作用下的管路振动特性分析,分析了流体脉动频率和橡胶管硬度对流致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调低压管路的模态表现为低频振动的特点,且模态振型主要体现在橡胶管上;考虑制冷剂与管路的流固耦合作用后,模态固有频率增大,最大增加43.83%;靠近压缩机的橡胶管在脉动压力激励下表现出周期性的振动,远离压缩机的橡胶管振动逐渐衰减;管道应力与压缩机工作频率成正相关关系,管道振动位移随着橡胶管硬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结构振动的独立模态和耦合模态的组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模态空间控制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将独立模态控制与耦合模态控制相结合应用于结构振动主动控制中,得以利用两者的优点而使控制更加有效和稳定的方法。利用该组合控制法,可实现在一个控制过程中实时跟踪主被控模态的变化从而对其实施独立模态控制以达到有效地抑制结构的主要振动。而对其它非主控模态则实行耦合模态控制。这样,可使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减少作动器/传感器的数量、降低控制能耗,并能在不同的激励下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叠层板状结构是新型核反应堆设计中所采用的一种堆芯元件,具有结构合理、比功率高和传热性能好等显著特点。提出了单梁与多梁对接的力学模型,以干模态振型函数序列作为试函数对复模态振型方程进行变分求解,研究了叠层板状元件在湿模态下的固有频率与振型,发现叠层板状结构的流致振动具有复模态特性,文中初步找到一些规律性的结果,为设计和安全分析提供一些有用的方法和数据。  相似文献   

8.
王明斌  李术才赵峰 《功能材料》2007,38(A10):4132-4136
研究了无穷远均匀拉伸条件下,含界面层圆形弹性夹杂的平面热弹性问题。运用Muskhelishvili复势理论的级数展开技术,将各区应力函数展开为合适的Taylor和Laurent级数,考虑边界上的力和位移连续性条件,将问题转化为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数值分析表明:总体上,软界面层可以有效的减小夹杂和基体的界面应力集中;硬界面层可以减小夹杂内的界面应力集中,但却增加了基体内的界面应力集中;此外,总体上,界面相热膨胀系数较基体相和夹杂相过高,不利于降低界面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9.
复杂弹性耦合隔振系统振动建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一种子结构建模方法建立了复杂弹性耦合隔振系统的振动方程 ,解决了以往复杂弹性耦合隔振系统中弹性筏体及非刚性基础的振动建模的问题。首先 ,详细介绍了复杂弹性耦合系统子结构建模的步骤 ;然后通过对一个具体算例的计算 ,比较了本文方法计算的结果和 ANSYS建模得到结果 ,可以看出两种计算结果的各阶固有频率结果都非常接近 ,从而证明了本文的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最后 ,用实验模态分析的方法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子结构方法对复杂弹性耦合隔振系统建模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流体固体动力耦合分析的有限元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有限元法探讨了流体、固体接触界面由无限接触点对组成,并以接触点对的瞬态接触内力作为待定变量的流体固体动力耦合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分析了流体、固体域插值函数的特点,用二维八节点等参元及流固接触面上的接触点对单元,对流固耦合系统进行了离散化处理;并采用变分原理推导了反映流体固体动力相互作用机理的接触约束矩阵(或称动力耦合矩阵),建立了有限元控制方程,给出了完整的数值计算方法, 研编了动力耦合系统的分析程序.数值计算结果与经典理论解误差很小,验证了动力耦合模型和有限元求解方法的正确性及其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