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几个问题,给出了快速配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标准电极电势表中的电极反应和标准电极电势,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以及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重要依据。文章对标准电极电势表在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还原滴定等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离子-电子-电荷法是一种配平氧化还原方程的新方法,它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加H+或OH-来配平电荷数.具有简单、好理解、易学等优点,是值得教学上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离子-电子-电荷法是一种配平氧化还原方程的新方法,它它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加H^ 或OH^-来配平电荷数。具有简单、好理解、易学等优点,是值得教学上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Mn(Ⅱ)进入地表和水体后被氧化成种类繁多的锰矿物,锰还原反应将固态锰盐及锰的氧化物(MnOx,x≤2)中的Mn3+、Mn4+氧化态转变为还原态的Mn2+。介绍了微生物参与的锰氧化反应和锰还原反应的过程,以及微生物在锰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探讨了对锰的微生物氧化还原的自然现象和规律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G~°—N图出发,讨论了周期系Ⅴ~Ⅶ类主、付族元素无机含氧酸的氧化还原性。并以自由焓为基础,结合氧化值的变化,分析了几种无机含氧酸氧化还原性的递变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流态化预还原产物再氧化速度规律的研究,分析了温度,湿度,时间及氧浓度等因素对再氧化速度的影响,指出了环境中浓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再氧化产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地籍单元拼接的方法,推证了拼接的误差方程式及改化法方程式,总结出了改化法方程式的组成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流态化预还原产物再氧化速度规律的研究,分析了温度、湿度、时间及氧浓度等因素对再氧化速度的影响,指出了环境中氧浓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预防再氧化产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矿相分析方法,阐述了鞍山赤铁矿粉流态化还原焙砂,经不同条件和大气环境下的再氧化试验后,其焙砂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特征。从而分析再氧化前后的物相变化情况,以探索再氧化因素和再氧化规律。为贮送还原焙砂,提供防止再氧化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维柱实验模拟方法,研究了地下水受BTEX污染过程初期,含水层中顺序氧化还原环境的空间变化规律,并对模拟柱不同高度出水中BTEX各组分的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模拟柱中各氧化还原灵敏性指标的浓度分布呈现以下规律:距离污染源80~98 cm处的氧还原环境较强;60~80 cm之间硝酸盐还原环境较强;35~60 cm之间以铁还原环境为主;24~50 cm之间形成硫酸盐还原环境;0~30 cm处HCO3-的浓度最低则产甲烷作用较明显.BTEX各组分从模拟柱底部至顶部呈急剧减少规律,其中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和间邻二甲苯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4%、99.96%、99.94%、99.49%和98.3%.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一个油脂自动氧化机理表述模型,并求出了与之相关的速度方程式,阐明了氧在油脂自动氧化中的作用机理和油脂的自动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二步熔融还原中,为探索提高大别山区磁铁矿还原反应速度,研究了流态化预氧化处理问题。实验证明预氧化工艺能极大提高还原速度。当25%低氧化度的试样经1小时还原即可达到熔融还原对流态化预还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S_(107)钒催化剂是一种低温型的催化剂,目前尚缺乏在低温段(360~450℃)的SO2氧化动力学方程式,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S107型钒催化剂上低温段SO2氧化动力学方程式,可供设计和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考察亚油酸甲酯的热氧化衰变特性, 采用自制氧化模拟装置将样品加速氧化, 定时取样, 利用气 相色谱测定亚油酸甲酯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曲线; 通过 R a n c i m a t法加速氧化实验, 测定了亚油酸甲酯的氧化诱导 期; 同时采用一个简单连串反应模型, 求出了反应速度方程的积分形式, 并且分别利用微分方程法和积分法对反应 速度方程式的参数进行了计算, 进而确定了反映亚油酸甲酯热氧化降解历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方程式, 为进一步建 立生物柴油高温热氧化衰变模型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以攀枝花钒钛磁铁精矿为对象,系统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固态还原行为及预氧化对其还原过程的强化行为,考察了预氧化温度以及预氧化时间对球团金属化率、物相变化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氧化的还原球团相比,在900℃下氧化6min后的还原球团金属化率提高了12.86%;延长预氧化时间可以有效提高还原球团的金属化率,900℃下预氧化15min后的还原球团金属化率较氧化6min后的还原球团提高了8.08%.经过预氧化处理后,钒钛磁铁精矿的物相变化表明球团中磁铁矿氧化形成赤铁矿,且钛铁矿被氧化为TiO2和赤铁矿,随后铁板钛矿形成.钒钛磁铁精矿球团的显微结构变化表明,预氧化处理后的球团颗粒具有较多的内部空隙以及不规则的颗粒边界,从而使还原煤与铁矿颗粒的接触增强,还原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中性厌氧的富铁环境中,微生物驱动硝酸盐还原–亚铁氧化(NRFO)过程和异化铁还原过程,然而异化铁还原菌能否介导NRFO仍未知。选取异化铁还原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L17、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Shewanella putrefaciens strain CN32)、亚铁和硝酸盐,构建厌氧NRFO体系。结果表明:亚铁氧化、硝酸盐还原同步发生,主要是因为硝酸盐还原产物亚硝酸盐可以直接氧化亚铁;亚铁抑制了硝酸盐还原,且该抑制作用随亚铁浓度升高而增强;亚铁对亚硝酸盐的竞争性还原导致了铵根大量减少;亚铁氧化的次生矿物沉淀在细胞表面,阻碍硝酸盐进入细胞进行还原。在低浓度亚铁条件下,亚铁的毒害和氧化成矿作用抑制L17还原硝酸盐;亚铁氧化成矿作用是抑制CN32还原硝酸盐的主要原因;而亚铁的毒害是抑制MR-1还原硝酸盐的主要原因。在高浓度亚铁条件下,亚铁氧化导致细胞结壳是抑制微生物硝酸盐还原的主要原因。强调了厌氧富铁环境中非模式菌介导的硝酸盐还原–亚铁氧化过程,拓展了硝酸盐还原亚铁氧化过程的微生物范畴,有助于深入理解厌氧环境中硝酸盐还原亚铁氧化过程中微生物的功能和相对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优异性能的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电极,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为原料、聚乙烯亚胺为粘结剂,采用气液界面自组装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薄膜,利用氢碘酸还原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薄膜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具有良好的表面形貌、均匀的厚度且还原后的碳氧比达到了10.2。当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浓度为1.5 mg/mL时,还原氧化石墨烯薄膜电极的电导率达到495.44 S/cm。为石墨烯薄膜在微纳电子器件电极材料的应用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氧化还原介体催化强化偶氮染料脱色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偶氮染料废水是公认的难处理废水之一,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缩短厌氧生物脱色时间。大量研究表明具有氧化还原性能的不同有机分子对于厌氧(生物)脱色催化作用是明显的。氧化还原介体通过自身不断的氧化和还原来传递电子,明显加速电子传递速率,可使偶氮染料氧化/还原速率提高1到几个数量级,大幅缩短降解时间。讨论了不同微生物作用的偶氮染料脱色机理,总结了氧化还原介体对偶氮染料还原(生物)转化过程的催化效果,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提高氧化还原介体(生物)催化降解偶氮染料的实际应用性。  相似文献   

20.
误差方程式的列立是间接平差的关键环节。但现行“测量平差”教材等文献,对误差方程式的列立规律阐述地不具体、不明确,甚至易发生错误。通过探索研究,本文总结出一套简明、易记、使用方便的规律,这是对三角网坐标平差误差方程式列立规律的重要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