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香蕉、大豆和鲜牛奶为主要原料,经过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香蕉大豆酸奶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香蕉浆添加量20%,大豆浆添加量25%,白砂糖添加量7%,接种量3%,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5 h。  相似文献   

2.
在大豆酸奶中加入水果、可食用花卉、蔬菜等制作出来的花样大豆酸奶,兼具大豆、牛奶和添加的水果、蔬菜等的营养功能成效,而且带来独特的口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在花样大豆酸奶的制作中,加入的水果或蔬菜等的添加量直接影响到酸奶的品质,发酵剂多选用1∶1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发酵剂,接种量为3%~5%,发酵温度在40℃~43℃,发酵时间4~8 h,后发酵条件为0℃~5℃,12~16 h左右。  相似文献   

3.
刘艳霞 《饮料工业》2009,12(12):29-31,34
以大豆和牛奶为原料,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进行发酵,生产出一种大豆酸奶。根据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豆乳与牛奶配比6∶4、糖6%、接种量5%,在43℃下发酵4h。以此条件生产的酸奶颜色均一,组织细腻,酸甜爽口,香味协调。  相似文献   

4.
甜玉米汁大豆发酵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酸奶工艺设计的实验结果表明,豆乳与牛乳的质量比为3 ∶ 4,果葡糖浆与蔗糖混合添加量为9%,以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菌(1 ∶ 1)种作为发酵剂,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为43℃,发酵3h后,再配以甜玉米汁,能够生产玉米香味的营养保健型大豆酸奶.  相似文献   

5.
以紫薯和黄豆为主要原料,选用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es 6038)和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以1∶1混合作为发酵剂进行发酵,以感官评价为参考指标,确定紫薯大豆酸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紫薯大豆酸奶最佳工艺参数为:紫薯浆添加量8%、蔗糖添加量9%、接种量3%、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8 h。在此条件下发酵的紫薯大豆酸奶,色泽呈均匀香芋色,口感细腻,酸奶特殊香气及紫薯味浓郁,酸甜适中,可溶性固形物≥10%,蛋白质含量≥2.9%,p H 4.6,酸度59°T,菌落总数3.1×107 cfu/m L,乳酸菌数2.8×107cfu/m L,未检测出大肠杆菌和致病菌,其质量达到GB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对酸奶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均匀设计法改良双歧杆菌大豆酸奶发酵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变温发酵工艺提高利用乳酸菌系和双歧杆菌发酵大豆所制备的酸奶中的活菌数量。采用平行试验法确定大豆干粉和果葡糖浆的用量,利用计算机分析,考察程序变温和发酵时间对大豆酸奶活菌数的影响,并用均匀设计法,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大豆干粉5.3%,果葡糖浆4%,乳酸菌系(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接种量0.03%(以菌种干粉/总固形物计),双歧杆菌接种量0.15%(以菌种干粉/总固形物计),第1阶段发酵为温度42℃,发酵2.5 h,第2阶段为温度36℃,发酵3 h,终产品中活菌数达到6.5×106个/mL以上。  相似文献   

7.
大豆酸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以鲜乳和大豆为原料生产大豆酸奶的最适宜配方及生产条件。结果表明,将豆乳与鲜乳以3:2的质量比混合,加入8%的白砂糖、0.2%的乳化稳定剂,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1:1的接种量,在45℃下发酵4h,可得到优质的大豆酸奶。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经过瞬时高温热处理,用1∶1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r.themophilus)混合作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用实验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4%,发酵温度43℃,发酵时间8 h;在此条件下研制出具有浓郁风味的乳酸菌发酵大豆酸奶。  相似文献   

9.
李笑梅 《食品科学》2011,32(2):328-332
以萌发至第4 天的发芽大豆和脱脂无糖乳粉为原料,制备发芽大豆酸奶。采用感官评价方法对产品风味进行评分,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发芽大豆与水的配比为1:4.5,以此配制豆芽浆;再以乳粉与水1:5.0 的配比制备乳液;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乳液在豆芽浆的质量分数60%、以100mL 豆芽乳计混合菌接种量为5mL、蔗糖添加量6g、发酵时间7h。最后对后熟时间对产品风味的影响进行实验,结果表明4℃条件下放置16h 以上风味最好。以本实验方法制备的发芽大豆酸奶具有滋味清香、凝固型酸奶固有的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10.
对在牛奶中添加小米和大豆成分后发酵酸奶凝乳特性和风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XC-11直投式菌种对牛奶/小米浆/豆浆(6/3/1)混合体系有良好发酵特性,在接种量4%,发酵温度42℃,添加8%蔗糖,发酵时间5小时条件下,获得风味良好、组织细腻发酵产品,乳酸菌数>10~6cfu/mL,是一种营养平衡新型混合发酵酸奶产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将酸乳与有机硒两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保健功能,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富硒乳酸菌制作酸奶生产用发酵剂的最佳发酵条件:发酵温度为42℃,加硒量为7μg.mL-1,接种量为4%。测得发酵剂的活菌数为:9.45×10^8cfu.mL-1,硒的转化率达到84.15%,活力为0.65,符合酸奶发酵剂质量要求。用此发酵剂生产富硒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富硒发酵剂接种量为7%,加糖量为6%,培养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4.5 h。该酸乳硒含量达0.49μg.mL-1,转化硒为0.4815μg.mL-1,转化率为98.25%。与普通乳酸菌发酵酸乳相比,硒含量提高了约480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充分利用黑豆,同时增加酸奶的品种,以黑豆和牛奶为主要原料,经灭酶、浸泡、磨浆、调配、杀菌和发酵制成黑豆酸奶。经实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接种量为3%、黑豆乳与牛乳配比为3:1、发酵时间为8h、发酵温度为42℃。产品不仅既有普通酸奶特有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双重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豆浆为培养基 ,接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工作发酵剂 ,混合发酵 ,再将富含活性菌的发酵豆乳按比例替代冰淇淋中的乳制品 ,经老化、凝冻、速冻的方法制成冷冻型发酵豆奶。  相似文献   

14.
黑豆纳豆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进一步开发利用黑豆纳豆提供一定的理论和依据,以黑豆为原料、以纳豆芽孢杆菌为菌种,对影响黑豆纳豆的发酵工艺如浸泡时间、蒸煮时间、接种量、发酵时间和纳豆产品制作最佳工艺条件等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和产品感官评定,得到的黑豆纳豆发酵的最佳条件为:黑豆浸泡时间为20 h,添加NaC l 0.5%,葡萄糖2%,蒸煮时间为35 m in(121℃),接种量为2.5%,发酵温度为37℃,最佳发酵时间为24 h,在4℃下后熟24 h。  相似文献   

15.
吕玉珍  韦林洪  王静  郑新 《中国酿造》2012,31(7):182-185
以圣女果、百合和鲜牛奶(或奶粉)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稳定剂等辅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菌为混合发酵剂,通过L3(33)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研究生产圣女果百合酸奶的加工工艺及其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并对百合浆料液化和脱苦工艺及圣女果的护色条件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圣女果浆∶百合汁=5∶5,80%的鲜牛奶,7%的白砂糖,0.3%的果胶或复合稳定剂(0.15%的耐酸CMC、0.15%的果胶),发酵温度为41℃,发酵时间约4h,接种量2%时,酸奶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从益生菌乳制品中自行分离选育出的生长繁殖力强、发酵活力高的干酪乳杆菌(05-20)为试验菌株,研究了牛乳和蔗糖在大豆乳中的添加量对干酪乳杆菌在大豆乳中发酵的凝乳时间、凝乳时活菌数、pH值、滴定酸度及产品感官风味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发酵培养基中牛乳和蔗糖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20%和7%,完成了以大豆乳作为干酪乳杆菌最佳载体的初步探索,为进一步研制开发益生菌发酵大豆乳制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菠萝汁酶解大豆多肽发酵酸豆乳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菠萝汁中所含蛋白水解酶将豆乳中的蛋白质部分水解成为功能性多肽,再添加乳酸菌发酵剂制成酸豆乳。酶解条件的优选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蛋白质水解度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菠萝汁用量15%;pH=7.0;温度45℃;时间70 min。发酵豆乳产品的配方设计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感官品评分数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的产品配方为:蔗糖含量4%;乳粉含量3%;豆水比1∶4;稳定剂0.5%。  相似文献   

18.
猴头汁酸乳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猴头汁酸乳制作工艺及配方进行了研究,试验主要从猴头汁添加量、加糖量和发酵剂接种量等方面,经正交组合确定猴头汁酸乳的发酵最优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猴头汁添加量为10%,加糖量为7%,奶粉添加量为4%,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乳酸链球菌1:1)接种量为3%,可制得质地细腻、风味优良的猴头汁酸乳。  相似文献   

19.
双歧活性菠萝酸豆乳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书国  陈辉  李雪梅 《食品科学》2000,21(10):36-39
研究了以大豆、鲜牛奶为主要原料,配以蔗糖、异麦芽低聚糖、葡萄糖、蜂蜜及菠萝果浆等,通过两歧双歧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制备新双歧活性酸豆乳的加工工艺,并探讨了基料的配制及主辅发酵剂接种比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向酒精发酵醪中添加不同量的大豆粉和脂肪酸,探讨大豆脂肪酸对酵母形态及酒精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大豆粉可维持酵母细胞形态不变,降低残糖和提高酒精发酵的浓度,说明大豆粉可有效提高酵母菌的酒精耐性。大豆中的油酸、亚油酸可提高酵母菌的耐酒精性能,但不起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模拟大豆中主要脂肪酸含量,添加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随添加量的增加,酒精浓度升高,但其作用小于添加脂肪酸含量相同的大豆粉的作用,且不能维持细胞形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