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陈飞  王永全 《中氮肥》2004,(5):35-37
山东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有两套尿素水溶液全循环法生产装置,原设计生产能力分别为40kt/a和60kt/a。经过近年来的节能技术改造,目前两套尿素装置生产能力均达到120kt/a。系统改造后,由于解吸负荷的增加,使解吸废液中氨含量高达0.08%左右,尿素含量在1.15%  相似文献   

2.
采用尿素深度水解技术对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解吸装置进行了改造,分析和论述了改造方案、工艺流程和主要工艺指标,介绍了装置投运后的改进措施;从环保达标和经济效益方面总结了改造效果。结果表明,改造后解吸废液中氨含量从0.1%降低到30mg/L,尿素含量从1.2%降低到60mg/L,经济效益每年增加12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年。  相似文献   

3.
项文裕  王献 《小氮肥》2006,34(4):13-14
我国中、小尿素装置工艺冷凝液原设计经解吸塔处理后排放,解吸残液含氨0.07%、尿素1.1%~1.5%。目前绝大多数尿素装置的生产能力已大大超过设计值,而工艺冷凝液处理设备基本没有改造,因此经解吸塔处理后排放的解吸残液中的氨及尿素含量超标,不仅不利于环境保护,而且增加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我厂有2套尿素装置,1#、2#装置原设计能力分别4万t/a、6万t/a。随着近几年不断挖潜改造,2套装置的实际生产能力已达到25万t/a,但是两系统的造粒塔直径均为9m,造粒塔的生产能力小,尿素成品颗粒温度高,导致粘塔严重,装袋后易结块,并且粉末尿素多,从而严重影响产品  相似文献   

5.
项文裕  王献 《中氮肥》2006,(1):29-31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环保治理也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投资内容,必须在扩能降耗的同时,使污染减小到最低程度。我国中、小化肥厂的尿素装置经过不断的改造,其生产能力已远远超过原设计能力,但绝大多数尿素装置的工艺冷凝液处理设备基本没有改造,经解吸塔处理后排放的解吸残液中氨及尿素含量均高于原设计值(解吸残液含氨0.07%,含尿素1.1%~1.5%),不仅对本地区的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增加了产品消耗,提高了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6.
李建新 《小氮肥》2004,32(4):11-13
鲁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化肥厂现有2套脱碳装置,一、二系统设计能力分别为4.0万t/a、8,0万t/a合成氨。我厂自1998年起先后对2套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使合成氨生产能力翻了一番(2002年全年生产合成氨25.8万t),其中一系统脱碳技术改造动作大,生产能力增长了2倍,达到  相似文献   

7.
何洪波  苏华  王献 《中氮肥》2007,(5):33-34
1 概述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扩产改造,尿素产量已达到16×100t/a,合成氨产量也达到了12×100t/a。随着尿素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排放废水中各种污染物特别是氨氮含量也同样增加,原有废水处理设施已不能满足要求。解吸系统虽在原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1套解吸液回收装置,但排放液中氨和尿素仍得不到充分回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山西丰喜华瑞煤化工有限公司1 000 t/d CO2汽提法尿素装置于2006年7月建成投产,其解吸水解系统解吸废液量约35 m3/h,长期以来,解吸废液中氨含量20~30 mg/L、尿素含量70~80 mg/L,远达不到环保排放要求;将此高氨氮含量的废液补入尿素循环水系统,不利于循环水系统的优质运行。经调研考察与对标分析等,找到了症结所在,2022年8—9月尿素装置停车大修期间实施了加高解吸塔塔体、更换解吸塔与水解塔塔盘、增设卧式水解器及板式换热器等优化改造。改造后,解吸水解系统运行正常,解吸废液氨含量、尿素含量均小于5 mg/L,水解塔(含新增的卧式水解器)中压蒸汽用量大幅减少,助力了尿素装置的优质运行。  相似文献   

9.
许建锋 《化肥设计》2007,45(3):49-50
石家庄正元化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装置生产能力为合成氨6万t//a,尿素10万t//a。2004年通过技术改造,装置生产能力扩大到合成氨20万t//a和尿素30万t//a。脱盐水系统也需要由原来60t//h增加到150t//h。公司原有2套60万t//a的离子交换水处理系统,新增80t//h离子交换水处理系统1套,正常生产时2开1备。  相似文献   

10.
<正>1改造目的陕西陕化煤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扩能、优化措施将1套110 kt/a尿素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改造为300 kt/a尿素装置,各项消耗大幅度降低,全系统实现先进的DCS控制。原尿素装置有1套设计处理能力18 m3/h的低压解吸、水解系统,由于整个尿素装置总生产能力扩大后,相应尿素工艺冷凝液量也成倍增加,原有解吸、水解系统  相似文献   

11.
《医药化工》2007,(3):40-40
去年国内苯胺生产能力、产量乖需求量都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06年底,苯胺产能约为96.2万t/a(不包括吉化装置),同比增长了62.5%;产量约为60万t,同比增长22.4%,2007年仍有多套苯胺装置将建成投产。预计2007年苯胺生产能力将达到107.2万t/a(不包括兰化、吉化装置),若金浦集团苯胺计划如期建成,生产能力将达到117.2万t/a.去年国内苯胺需求量为67万t左右,同比增长37.6%,由于国内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苯胺净进口量为77237t。  相似文献   

12.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0 kt/a CO2汽提法尿素装置每生产1 t尿素产生约0.60 t的氨水,需在解吸水解系统中处理成NH3含量<5×10-6、尿素含量<5×10-6的合格废液排出。传统尿素装置氨水处理采用外来加热蒸汽直接加入解吸塔底部的方法,加热蒸汽冷凝液与解吸废液混合在一起造成解吸废液排放量大、蒸汽冷凝液难以回收利用等弊端。为此,六国化工对尿素解吸水解系统进行了解吸废液减排技改——在第二解吸塔底部外置蒸汽发生器,部分解吸废液经蒸汽发生器壳侧中压蒸汽间接加热产生二次蒸汽以加热第二解吸塔塔底解吸废液,中压蒸汽冷凝液则回收至蒸汽冷凝液系统循环利用,由此实现了降低解吸废液排放量、减轻企业环保压力、无污染高品质蒸汽冷凝液回收利用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尿素装置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3.
0前言河南灵宝鑫农公司尿素装置目前生产能力已达130kt/a。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尿素工艺冷凝液量也大幅增加,虽然解吸系统在原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但仍存在以下问题:解吸能力偏小,不能充分回收工艺冷凝液中的氨和尿素,造成废液排放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解吸塔能力小、负荷重,造成系统带水量增大,导致低压系统负荷加重、操作弹性减小,直接影响尿素生产稳定运行。经过考察和论证,决定由宁波远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并制造1套低压气提深度水解装置,装置设计处理工艺冷凝液能力为20m^3/h。该装置于2007年11月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14.
谢群力  刘辉 《中氮肥》2011,(4):25-26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分公司尿素车间有2套160 kt/a CO2汽提法尿素装置。第1套尿素装置2007年5月建成投产,随着产能的提升,配套的15 m3/h深度水解装置能力略显偏小。第2套尿素装置2010年1月建成投产,吸取第1套装置的经验,与之配套的深  相似文献   

15.
郑海胜  周红梅 《小氮肥》2013,(12):17-18
0前言 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猗分公司(以下简称临猗分公司)现有4套尿素装置,其中3套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1套采用CO2汽提法,尿素总产量达1000kt/a。经过历年来改造,3套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尿素总产量已达600kt/a,其工艺冷凝液处理只有解吸系统而没有深度水解系统,解吸后的废液送往尿素循环水系统,使工艺冷凝液中的尿素无法回收。  相似文献   

16.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公司合成氨生产能力已达8.5万t/a。尿素系统原为4万t/a中压联尿改6万t/a水溶液全循环工艺,通过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达9万t/a,但仍不能适合合成氨生产能力的要求,尿素系统还有诸如尿素合成转化率低,中、低压系统负荷重,解吸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氨耗以及蒸汽消耗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公司利用2001年4月以及6月2次小修机会,对尿素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并通过优化操作提高产量、降低消耗。改造后,尿素生产能力达13万t/a,生产稳定,各项消耗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四川美丰公司原有的3套尿素装置中均配套设置了尿素的水解解吸装置减少环境污染,从运行情况看.排放废水虽比国家规定的标准低,但在降低消耗方面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德阳分公司于2005年9月新建成投产1000t/d气提尿素装置的设计中,设计院所提供碳铵液的解吸水解方案基本上仍沿用以前设计,鉴予总公司原3套尿素水解解吸运行经验,为提高装置操作弹性,进一步降低消耗,在工程建设阶段,对解吸水解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自2005年9月投产运行以来,效果相当明显,含氨及尿素的废水经处理后,氨氮及尿素质量分数均在10×10^-6左右,大大低于国家排放标准,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及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李明华 《小氮肥》2001,29(4):8-9
我厂原设计为4万t小尿素装置,投产于1992年,系原化四院一版设计,尿塔为17m^3,经过“4改6”、“6改10”二次扩能技术改造,目前已达到日产320t、年产10万t尿素的生产能力。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蒸发系统的原有设备已远远超负荷运行,造成一、二段蒸发冷凝液中的尿素含量超标,由原设计的0.99%上升于3.00%,而解吸系统仅回收其中大部分的NH3和CO2,其中所含的尿素只能随解吸废液排往地沟,一方面造成尿素白白损失,氨耗增高;另一方面外排污染了环境,造成环保不能达标。经过多方面分析和调查,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厂选用宁波市远东塔器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GZX尿素清洗塔,对蒸发气进行尿素回收。该回收装置2000年11月投入运行,目前运行正常,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屈秀兰 《小氮肥》2007,35(10):12-14
0前言 兖矿鲁南化肥厂原一版和二版设计的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随着合成氨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尿素的生产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目前尿素产鼍已分别达到了300t/d和350t/d以上(原设计值分别为145t/d和180t/d)。随之而来,尿素解吸系统负荷也相应加大,必须对现有的解吸系统进行改造,使其既能满足生产要求,又能符合环保要求。现仅针对一版设计解吸系统的改造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20.
程绘军 《中氮肥》2013,(2):31-33
1情况简介 我公司尿素一分公司尿素解吸系统原采用解吸塔处理尿素系统产生的氨水(碳铵液槽氨水主要成分为NH34%-6%、CO21%-2%、尿素0.1%)及合成氨系统送来的过剩氨水,处理量为1416m^3/h,解吸后的废液氨氮含量≤0.05%,经换热器换热后送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处理后的废水送造气作为锅炉夹套给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