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酶法制备豆皮低聚木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木聚糖酶酶解豆皮制备低聚木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解温度、pH 值、时间、料液比以及酶添加量对酶解液中低聚木糖含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立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酶添加量0.3%、pH4.3、料液比1:15(g/mL)、温度40℃、酶解时间2h。该最佳工艺条件下,总还原还原糖含量为5.74mg/mL。通过离子色谱检测酶解液中的糖分组成,发现酶解液中的单糖以木糖为主,相对含量达到54.99%。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棉籽壳为原料制备低聚木糖。以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和Na OH浓度为单因素,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超声波预处理提取木聚糖的最优条件,即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为1∶15,Na OH浓度为8%,此时木聚糖得率为33.66%。在单因素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的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以低聚木糖含量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料液比1∶20,加酶量4%,酶解时间3.5 h,酶解温度64℃,此时低聚木糖含量为3.35 mg/m L。  相似文献   

3.
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脱脂麦胚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时间对脱脂麦胚酸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脱脂麦胚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相同发酵条件下制备的原味酸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脱脂麦胚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脂麦胚添加量4%、发酵剂接种量1.5%、发酵时间4.5 h。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脱脂麦胚酸奶在口感、气味和组织状态等方面达到最佳,感官评分最高,为95.75分。该脱脂麦胚酸奶的蛋白质含量、多肽含量、抗氧化活性、酸度、质构等明显高于原味酸奶,说明酸奶添加脱脂麦胚发酵,不仅能够增加酸奶的口感和风味,而且能够提高酸奶的理化指标并提升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优化酶解处理油茶籽壳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条件。以油茶籽壳为原料,经碱法制备木聚糖粗提液。以所得的木聚糖粗提液为原料,低聚木糖浓度为考核指标,酶解温度、木聚糖酶使用量、酶解时间和木聚糖底物浓度为变量因子,进行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酶法制备低聚木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工艺为:酶添加量5%、酶解时间10 h、酶解温度49℃、底物浓度2%。在此优化酶解工艺条件下,测得低聚木糖浓度为11.63 g/L,比未优化前提高4.63 g/L。试验所得到的酶解处理油茶籽壳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条件具有实用价值,能为提高利用油料加工副产物油茶籽壳的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胚芽是小麦加工的副产物,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文章旨在获得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的麦胚发酵工艺,为麦胚加工技术的开发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发酵小麦胚芽,以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接种量、发酵时间和料液比)和响应面优化麦胚发酵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发酵条件为料液比1∶11.7、发酵时间48.3h、菌种接种量3.2%。在此条件下发酵麦胚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9.54%。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14.44%、18.72%、68.74%。  相似文献   

6.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大蒜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以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以发酵温度、料液比、浸泡时间、蒸馏时间为研究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影响大蒜挥发油提取的最主要因素为蒸馏时间,其次为加水量、发酵温度、浸泡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5℃,料液比1:3.5(m/V),浸泡4h,提取2h。此提取工艺简便易行,在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0.35%。  相似文献   

7.
姚玥 《中国油脂》2022,47(2):104-108
以脱脂亚麻籽粕为原料,采用酶法联合超声波提取其中的亚麻籽胶。以亚麻籽胶得率为指标,筛选提取亚麻籽胶的最适酶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酶添加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进行优化,并对提取的亚麻籽胶中单糖组成及含量进行测定,对其结构进行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最佳酶制剂为果胶酶;亚麻籽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25%、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脱脂亚麻籽粕与水的质量体积比)1∶30、超声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亚麻籽胶得率为33.41%;亚麻籽胶中单糖的组成及含量分别为甘露糖0.97%、鼠李糖14.05%、葡萄糖醛酸0.16%、半乳糖醛酸22.17%、葡萄糖3.76%、半乳糖17.44%、木糖23.53%、阿拉伯糖10.30%、岩藻糖7.62%。  相似文献   

8.
以雪莲果为原料,用超声辅助提取低聚果糖,由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85℃、超声时间5min、料液比1:10(g/g)。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为4.257%。由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脱色工艺参数为活性炭添加量2%,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50min,脱色pH3.5。在此条件下所得脱色液的透光率为97.86%。  相似文献   

9.
小麦胚紫薯复合馒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馒头中添加麦胚、紫薯,有利于提高馒头的营养价值,并改善馒头的口感、风味,同时也使麦胚和紫薯得到了更好的开发及利用。针对麦胚紫薯复合馒头的最佳工艺参数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得出麦胚紫薯馒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麦胚的添加量为6 g,紫薯的添加量为4 g,面粉的量为100 g,加水量为50 m L,发酵的温度为40℃,发酵的时间为60 min。  相似文献   

10.
单因素法考察酸浓度、提取时间、温度和料液比对低聚木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设计对低聚木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优化的工艺为:磷酸浓度0.8mol/L,提取时间60min,温度160 ℃,料液比1:10.在此工艺条件下低聚木糖的提取率为48.97%,平均聚合度为2.89.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以红阳猕猴桃为原料,羟基自由基清除率(50%)和感官评价(50%)为综合指标,采用双正交试验优化红阳猕猴桃酵素发酵工艺。首先在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乳酸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添加量,并确定酵母、乳酸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添加量分别为2.0%、2.0%、0.5%和2.0%。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初始糖添加量、料液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单因素实验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红阳猕猴桃酵素最优发酵工艺条件分别为:初始糖添加量20%,料液比1:1.3,36℃持续发酵35 d。最后,在最优发酵条件下制备红阳猕猴桃发酵产品并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感官最佳和综合指标分别为94.33%,76.33和85.33。试验表明通过正交试验可以优化红阳猕猴桃酵素发酵工艺以及提高产品品质。抗氧化测定发现优化的红阳猕猴桃发酵产品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自然发酵(p<0.05),其羟基自由基清除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增加了8.69%、11.89%和36.57%。本研究为推动本地特色红阳猕猴桃深加工产品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皮为基本碳源,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产朊假丝酵母、啤酒酵母和白地霉联合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进行了研究。以提高真蛋白含量为主要目的,优化得到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菌液接种量7%,固态发酵培养基料水比1:1.8(g:mL),发酵温度31 ℃,发酵时间80 h。在此条件下,真蛋白含量可达15.6%,是发酵前的1.94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发酵工艺,该文以保加利亚乳酸杆菌与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种为发酵剂,在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pH和料液比5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对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该法制备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2%、pH6.0、发酵时间48 h、料液比1:25、发酵温度40℃。在此条件下明显提高了刺梨果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其得率为16.81%,经发酵法制备的刺梨果渣膳食纤维持水力和膨胀力均高于刺梨果渣。  相似文献   

14.
薛桂新 《中国酿造》2015,34(10):151
以干燥的养心草为原料,开发养心草发酵茶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养心草发酵茶饮料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0(g∶mL)、白砂糖添加量5%、冲茶水温度70 ℃、发酵时间2 d,在此工艺条件下,养心草发酵茶饮料具有养心草天然的茶香味、呈淡黄色、口感浓郁,感官评分为98.9分。  相似文献   

15.
以玉米芯与麸皮为主要原料,对影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JD-1固态发酵的因素如玉米芯与麸皮的比例、氮源浓度、发酵温度、时间、料水比等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取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固体发酵条件为即玉米芯与麸皮质量比为7∶3,培养温度30 ℃,料液比1∶2.0(g∶mL),培养时间96 h,接种量为10%。在此优化条件下,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达8.95 IU/g,滤纸酶酶活力达2.00 IU/g。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固体发酵培养,经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康氏木霉发酵产木聚糖酶最优条件组合为:麸皮与玉米芯质量比为2∶8,硫酸铵2.5%,MnSO4 0.50%,料水比1∶1.5(g∶mL),培养基初始pH自然,培养温度30 ℃,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康氏木霉固体发酵木聚糖酶活力达11.98 IU/g。该木聚糖酶水解产物富含2~5个木糖分子的低聚木糖。  相似文献   

17.
韩冰  李辉 《饮料工业》2011,14(11):32-36
探究了以菠萝、枸杞为原料生产一种保健饮料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菠萝枸杞保健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为:料水比1∶5、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0h、接种量0.8%,此工艺条件下,菠萝枸杞保健饮料的感观质量评分达到92且为最大值。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7.0%、柠檬酸0.15%、β-环糊精0.12%,在此添加量下,菠萝枸杞保健饮料感观评分达到94,清亮透明,具有特殊的菠萝枸杞的混合香味。  相似文献   

18.
邓楷  张楷正  王蓉  张文学 《中国酿造》2012,31(3):143-145
为了优化咂酒半固态发酵工艺,该试验以青稞为原料,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以黄曲麸曲用量、发酵用水量、前发酵温度和后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设计了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咂酒半固态发酵工艺最佳条件为:麸曲用量10%、料液比1∶2.0(w/v)、前发酵温度27℃、后发酵时间为7d。在此条件下所产咂酒口感好、酒体醇厚、质量优异。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研究了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溶剂种类、料液比对野生桃种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野生桃种仁油的影响次序为:溶剂种类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最佳工艺条件参数是:提取剂为正己烷,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15 min,料液比1∶11,野生桃种仁油的提取率为45.97%。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野生桃种仁油的油脂组成主要是油酸(65.21%)、亚油酸(19.08%)、棕榈酸(11.06%)、硬脂酸(3.39%)。  相似文献   

20.
以燕麦为基质,利用冠突散囊菌进行燕麦固态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阿魏酸提取工艺及燕麦发酵条件,采用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燕麦的阿魏酸含量。 结果表明,阿魏酸提取最佳工艺是采用固液比为1∶10(g∶mL)的体积分数60%的乙 醇在50 ℃条件下浸提发酵燕麦6 h; 燕麦发酵最佳条件为裸燕麦在pH 5的水溶液中浸泡12 h,121 ℃灭菌后接种1%的冠突散囊菌, 26 ℃恒温发酵;在此条件下发酵燕麦阿魏酸含量在发酵第4 d时达到最高835.89 μg/g,是未发酵燕麦的4.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