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卢永红 《铝加工》2009,(4):30-34
对三层4004/3003/4004铝合金钎焊板进行热轧复合,研究不同轧制阶段包覆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钎焊板在热轧复合后其包覆层的厚度在板带宽度方向上存在不均匀性,且这种不均匀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遗传性。并利用回归方程推导出包覆率(%)与总变形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轧复合工艺生产4343/3003/7072铝合金钎焊板,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拉伸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研究了铝合金钎焊板的包覆率、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铝合金钎焊板的包覆层合金厚度均匀、复合界面平整,铝合金钎焊板中4343和7072铝合金包覆层的包覆率分别为9.0%和8.1%,铝合金钎焊板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18.62 MPa、56.21 MPa和32.48%。  相似文献   

3.
《铝加工》2015,(5)
对4104/3003/4104铝合金复合钎焊板热轧卷裂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了更为合理的热轧工艺。通过控制4104包覆层铸锭均热温度和时间,增加滚边次数以及对包覆层板材进行高精度锯切精整,解决了铝合金复合钎焊板热轧卷裂边问题。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钎焊板(箔)热轧复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晓辉  陈新民 《铝加工》2005,(3):22-26,29
揭示基体金属和焊层金属在热轧时的复合机理及成形规律,根据金属轧制过程中的变形规律,研究了热轧过程中及冷轧过程中包覆层的厚比变化规律,研究了铝合金钎焊板(箔)热轧复合工艺,开发出满足使用要求的铝合金钎焊板(箔)。  相似文献   

5.
以油冷器法兰板用3003/6063/3003三层铝合金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真空钎焊后形成的溢料缺陷进行宏观形貌、显微组织观察,并和正常区域进行对比.通过优化材料的生产工艺,对溢料问题进行改善,并对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油冷器法兰板真空钎焊后产生溢料主要是因为钎焊过程中熔化后的焊料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铝合金包覆铸造装置制备出4045/3003铝合金包覆铸锭,经均匀化退火后,再进行反向热挤压、冷拉拔,加工成铝合金复合管,并对包覆铸锭和复合管材界面组织和性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铸锭表面质量良好,界面清晰,无气孔、夹杂;两种合金通过合金元素互扩散结合,并形成15μm的扩散层,实现了冶金结合。界面处显微硬度为56.4 HV,界面抗剪切强度为80.2 MPa,界面结合强度高于3003合金。在挤压与拉拔过程中,复合管材保持了原始的层状结构,界面两侧合金结合良好,没有熔合或相对滑动现象。  相似文献   

7.
孙鹏 《有色金属加工》2014,(3):39-40,27
文章针对4343/3003/4343铝合金钎焊复合板,介绍了其冷轧复合的工艺方法及冷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本公司与某铝业公司合作开发的Φ850×1500mm铝合金钎焊复合板冷复合机组的轧制力参数计算。  相似文献   

8.
钎焊箔芯材与包覆层变形速度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辉  毛素华 《铝加工》1998,21(6):18-20
从钎焊复合铝箔热轧及冷轧过程中芯材与包覆层变形速度差异方面分析、探讨钎焊箔与包覆层厚度均匀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铝合金钎焊箔的生产工艺,介绍了生产过程中主要工艺要素、生产要点,分析了影响铝合金复合钎焊箔性能的三个关键因素:基体和包覆材料化学成分的设计、热轧复合包覆率的制定、抗下垂性能的控制,并对其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铝加工》2017,(5)
<正>中国专利CN105666052A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冷凝器翅片用铝合金钎焊复合箔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芯层Al-Mn合金的制备;钎焊包覆层AlSi合金的制备;按Al-Si/Al-Mn/Al-Si组合进行复合轧制。通过低温热轧的工艺技术、不添加晶粒细化剂,使复合箔芯材Al-Mn合金的原始晶粒粗大化,经过轧制变形后可形成粗大长条形状的晶粒组织。由于大角度晶界的存在,可减少焊接后钎焊包覆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包覆铸造装置成功制备出尺寸为Φ140 mm/Φ110 mm的4045/3003铝合金包覆铸锭,通过反向热挤压将包覆铸锭制备成铝合金复合管材.通过OM、SEM、拉伸实验、剪切实验对界面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利用该装置制备的铝合金包覆铸锭表面质量良好,界面清晰,无气孔、夹杂,界面处元素发生互扩散,并形成约20μm的过渡层,平均抗拉强度为103.3 MPa,抗剪切强度为80.2 MPa,两种合金实现冶金结合.反向热挤压后得到的复合管材,界面处保持了铸态时的层状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利用4004、3003铝合金熔点差对434复合板废料进行合金分离,对普通工艺和配入4004铝合金废料两种工艺生产4032铝合金圆铸锭在外观质量、化学成分、低倍组织、显微组织和铸态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铝加工》2020,(1)
正中国专利CN105666052A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冷凝器翅片用铝合金钎焊复合箔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芯层Al-Mn合金的制备;钎焊包覆层Al-Si合金的制备;按Al-Si/Al-Mn/Al-Si组合进行复合轧制。通过低温热轧工艺、不添加晶粒细化剂使复合箔芯材Al-Mn合金的原始晶粒粗大化,经过轧制变形后可形成粗大长条形状的晶粒组织。由于大角度晶界的存在,可减少焊接后钎焊包覆层合金主要元素向芯材合金扩散渗透的介质通道,进而减少合金元素的互相扩散,提高复合箔钎焊后强度,降低材料的塌陷性。同时铸锭加热温度低,加热时间短,降低了能源消耗,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对434复合板芯材3003铝合金的化学成分进行优化,并采用盐雾腐蚀试验、光学显微镜等方法对工业化阶段生产的新型3×××系铝合金复合板与434复合板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34复合板的腐蚀特征表现为点蚀和晶间腐蚀,腐蚀速度较快。新型3×××系铝合金复合板的腐蚀特征表现为点蚀和均匀的层状腐蚀,腐蚀速度较慢,使其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姚勇  林顺岩  田士 《铝加工》2014,(3):23-27
研究了均匀化和非均匀化处理状态下的不同中间退火工艺对钎焊带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钎焊带芯材3003铝合金铸锭没有均匀化处理时,采用低温再结晶退火,合金的晶粒较大且大小不一;高温快速加热退火,可获得相对细小、均匀的合金晶粒组织。热轧复合前对3003铝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可获得均匀的合金组织和稳定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SuperForm建立了三层复合铝箔有限元模型,对包覆板的厚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导出了热轧复合铝箔边部、中部包覆板厚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汽车蒸发器用铝合金五层钎焊板热轧发明工艺,并和传统工艺进行分析比对;发明工艺是提前将中间层与钎焊层热轧复合,最终热轧时以三层模式复合,减少结合界面、提高复合效果。通过两种不同工艺的实际生产结果比对分析,最终成品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和晶粒度无明显差异,发明工艺复合率分布明显优于传统工艺,发明工艺气泡和复合层脱落也明显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立式连铸直接复合的方法制备了直径为20 mm,铜包覆层厚度为2 mm的纯铜包覆铝合金(铜包铝合金)复合棒材,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探针(EPMA)、能谱仪(ED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研究了Cu/Al界面的结构与相组成规律,提出了连铸复合铜包铝合金的界面模型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铜包铝合金复合材料界面层从铜包覆一侧到铝芯一侧主要由3个亚层构成,即靠近铜侧的Cu9Al4层(亚层I),厚度较为均匀,约3μm;中间层为CuAl2层(亚层Ⅱ),呈胞状,厚度不均匀,在10~40μm之间;靠近铝芯一侧为α-Al+CuAl2伪共晶组织(亚层Ⅲ),呈片层状分布,厚度较大,约为200μm,而且α-Al+CuAl2伪共晶组织(亚层Ⅲ)中有铝合金中合金元素形成的复杂析出相和残存未转变的高温Cu3Al2+x相。纳米压痕实验结果表明,亚层I的显微硬度最高,平均值为7.26 GPa;亚层Ⅱ的硬度次之,平均值为5.77 GPa;亚层Ⅲ...  相似文献   

19.
由表1、表2显示:原始复合板材1#、2#两个试样芯层3003、皮层4004合金化学成分均合格,符合GB/T3190—2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4004变形铝合金大规格扁锭特点用途、熔铸工艺,特殊的变质工艺,熔铸过程中关键技术操作,4004铸造工艺参数控制,切片制取及铸锭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