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 compounds,BPs)是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目前,常见的双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双酚A、双酚B、双酚F以及双酚AF等。现如今,双酚类化合物主要应用于塑料制品、食品包装、饮用水添加剂、海鲜等方面。大量的研究发现,双酚类化合物通过物理迁移、化学迁移、生物迁移途径侵入人类和动物体内,甚至在深海哺乳动物体内也检测到了该物质,从而影响了机体的生殖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行为、发育和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双酚类化合物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因此,本文主要从BPs的分类、侵入机体的途径以及对机体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BPs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安全性和毒理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双酚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然而,毒理学研究显示,该类化合物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几种双酚类化合物的生产技术、毒理学效应以及在食品包装材料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王胜利  钟国炜 《食品科学》2018,39(4):325-330
建立QuEChERS-固相萃取(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safe-solid phase extraction,QuEChERS-SPE)样品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婴幼儿配方奶中8 种双酚类化合物残留的方法。样品中的双酚类化合物残留经乙腈提取,QuEChERS-SPE净化样品,基质匹配标准校正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样品经净化和校正后8 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基质因子为0.80~1.20;在线性范围内,8 种双酚类化合物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方法回收率为50.2%~116%(n=6),相对标准偏差为0.5%~14%(n=6),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固体奶粉为0.017~0.78μg/kg及0.055~2.6μg/kg,液体奶为0.0011~0.055μg/L及0.0035~0.18μg/L。采用本方法对中国和加拿大市场购买的婴幼儿配方奶进行检测,根据测定的含量和婴幼儿每天摄入奶量,可分别计算出婴幼儿可能最多摄入双酚A、双酚S、双酚F的量分别为0.065、0.050、0.0059μg/(kg·d),但均未超过欧洲食品安全协会对双酚类化合物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中限量的规定(4μg/(kg·d))。  相似文献   

4.
双酚A及双酚类环氧衍生物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易从金属罐头涂层迁移到食品内容物中。本文建立了一个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同时检测罐头模拟物中14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在10~1000ng/mL质量浓度范围,双酚A和各双酚类环氧衍生物的响应峰面积与其相应浓度呈良好相关性,最低检出限在1.41~3.66ng/mL之间;在10~250ng/mL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72.55%~102.79%之间,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之后将此方法应用于测定食品罐头中该双酚类化合物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情况。  相似文献   

5.
双酚A作为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增塑剂,常用于食品的各类包装中。然而,食物和水源中双酚A的浸出以及在制造过程中双酚A的排放会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碳基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双酚A检测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基于碳基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快速检测双酚A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双酚A以及碳基材料修饰电化学传感器在双酚A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双酚A电化学检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鲍洋  汪何雅  李竹青  姚卫蓉 《食品科学》2011,32(21):261-267
鉴于双酚A及其他双酚类物质作为食品罐内涂层材料有潜在的毒性与危害,中国、欧盟、美国等国家均已严格限制它们在金属食品罐内涂料中的使用。本文介绍双酚A、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双酚F、双酚F二缩水甘油醚的结构、应用、危害、检测方法及迁移结果,并简述固相萃取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昌市市售罐装食品中双酚类化合物污染状况,进一步完善了江西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方法在南昌市范围内采集5类共65份样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进行分析。结果 65份样品总检出率为69.2%,蔬菜类罐头和肉类罐头尤为突出,检出率高达100%,在所有样品均未发现双酚F及其衍生物。但BADGE·2H2O、BADGE·H2O·HCl检出率较高,最大检出值高达761、110μg/kg。结论南昌市罐装食品中双酚类化合物存在一定程度污染。  相似文献   

8.
双酚A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生产制造业中应用广泛,因其具有典型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对人体健康相关的安全性问题引发社会密切关注,各种双酚A检测方法也纷纷建立.荧光检测由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样品用量少、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备受青睐,在众多检测方法中脱颖而出得以迅速发展.该文介绍双酚A荧光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  相似文献   

9.
双酚A是广泛使用的工业原料,也是常见的内分泌干扰激素,其污染事件颇受关注。文章详细探讨了双酚A的应用、毒害及检测限量问题,并全面介绍了双酚系化合物的结构、用途及危害。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技术和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ID-UPLC-MS/MS),建立了一种快速测定食用油中7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方法。优化了萃取剂种类及体积、涡旋分散时间等影响萃取的关键因素;优化了UPLC分离条件和质谱定性定量参数。优化条件为:400μL甲醇/乙腈(1∶1,v/v)混合溶液作为萃取剂,涡旋分散萃取1 min;以C18色谱柱和甲醇-0.05%氨水梯度洗脱分离,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结果表明,7种双酚类化合物在0.5μg/L~5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在大于0.998,方法定量限(S/N=10)在0.2μg/L~3.0μg/kg之间,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0.1%~93.7%,相对标准偏差(n=6)为4.4%~9.1%。本方法前处理简单,节省溶剂和时间,准确灵敏,适用于食用油中7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食品及其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酚A(BPA)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人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和使用该化合物及其制品。由于其具有类雌激素特性,引起人们对其影响身体健康可能性的关注,特别是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危害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综述了双酚A的残留现状,以及食品及其包装材料中双酚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免疫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传感器法等检测方法的应用情况,并对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双酚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接触材料的制造中。长期暴露于双酚A环境中会导致人体免疫、生殖等系统的异常。综述了双酚A毒性、双酚A国内外检测标准与法规、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迁移规律与影响因素及其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双酚A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会导致人和动物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的异常。文章综述双酚A的毒性、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食品及食品包装中双酚A检测的提取、分离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双酚A(bisphenol A, BPA)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agnet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MIPs)并研究其吸附性能和在奶粉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以双酚A为模板分子,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功能单体,采用反向微乳法和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核壳型SiO2包裹Fe3O4 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3O4@SiO2 MMIPs),并对其进行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并研究Fe3O4@SiO2 MMIPs的吸附性能和在奶粉检测中的应用。结果 制备出的双酚A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选择性好,吸附性能好,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应用于奶粉中双酚A的检测。双酚A在5~200 μg/kg 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定量限为1.67 μg/kg,回收率为89.9%~92.3%,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4.0%。结论 Fe3O4@SiO2 MMIPs是一种较好的双酚A富集材料,可用于奶粉中双酚A检测的前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双酚A(Bisphenol A,BPA)是由丙酮和苯酚缩合而成,曾被广泛用于奶瓶、食品包装材料等产品的生产.人体可通过空气吸入、皮肤接触和膳食摄入等多种途径暴露于BPA类化合物,而膳食摄入是最主要的暴露途径.实现对食品中BPA的快速检测,是保障人们避免暴露于BPA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基于适配体识别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河北省市售食品(小麦粉、大米、肉类、淡水鱼、海水鱼、饮料及桶装水、肉罐头、鱼罐头和谷物罐头)中双酚A和双酚S残留状况。方法参考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技术手册方法,乙腈提取, GC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在检测的356份样品中,双酚A共检出314份,检出率为88.2%,检测结果为小于检出限到514.8μg/kg,罐头食品是双酚A检出最高的食品类别,检出率为100%,检测结果为3.7~514.8μg/kg;双酚S共检出137份,检出率为38.5%,检测结果为小于检出限到93.8μg/kg,肉类食品(畜禽肉和鱼肉)是双酚S检出最高的食品类别,检测结果为小于检出限到268.9μg/kg。结论双酚A和双酚S在河北省不同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留,其污染情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IAC-HPLC-FL)检测豆奶及橙汁饮料中的双酚A含量。采用甲醇提取、离心、磷酸缓冲溶液稀释后,经免疫亲和柱纯化,用1 mL甲醇-水(80:20,体积/体积)洗脱,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以C18柱为分离色谱柱,甲醇-水(60:40,v/v)溶液为流动相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 μL,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28 nm,发射波长310 nm。结果表明:在1.0~30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双酚A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8),检出限定为1 ng/mL。平均回收率为82.5%~104.6%,相对标准差为2.3%~6.4%。分别选取玻璃瓶装和塑料瓶装的豆奶和橙汁饮料进行双酚A含量检测,玻璃瓶装的豆奶和橙汁饮料中双酚A含量均小于检出限1 ng/mL,而某款塑料瓶装的豆奶和橙汁饮料检测出极其微量的双酚A,其双酚A含量分别为1.44、1.57 ng/mL,处于可接受水平。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够有效地分离和检测饮料中的双酚A,适用于豆奶和橙汁等饮料中的双酚A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双酚E(BPE)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快速评价方法,为双酚类化合物毒理效应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使用毛细管电泳仪,应用外标Hummel-Dreyer(HD)法,测定了体外环境中BPE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电泳图。采用非线性方程、Scatchard方程和Klotz方程三种函数形式分析实验数据,获得体系的相互作用参数。结果 三种不同函数形式所得到的拟合参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BPE与血清白蛋白结合比约为2,相互作用参数表明牛血清白蛋白及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存在相似的结合位点数,且结合稳定。不同白蛋白与BPE的相互作用相似,均为非共价相互作用。结论 外标HD法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可以快速评价蛋白质-污染物相互作用相关问题。BPE与不同血清白蛋白具有相似的温和相互作用,这提示双酚类化合物在人体中和牛中可能具有类似的污染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针对纺织服装中双酚 A(BPA)分子量小,直接采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难以精准检测的问题,采用传感器表面预处理方法和溶液竞争原理来扩大响应信号,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为更好地使双酚A?牛血清白蛋白抗原(BPA?BSA)和传感芯片进行氨基偶联,从传感芯片的选择、修饰溶液的pH 值、离子浓度、BPA?BSA 抗原的最佳浓度4 个因素出发,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索双酚A 检测中传感芯片的最佳修饰条件。结果表明:当采用羧甲基葡聚糖组装(CM5) 芯片、修饰液pH 值为4.5、离子浓度为10 mmol/L、BPA?BSA 质量浓度为50 μg/mL 时,BPA?BSA 的氨基偶联修饰效果最佳,且预处理方法简便快捷,BPA 无需精度提纯,特异性识别度高,可应用在纺织品双酚 A 检测中。  相似文献   

20.
肖湾  马红青  赵霞 《皮革与化工》2024,(1):15-17+22
建立了一种测定皮革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含量的分析方法。皮革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旋转蒸发仪浓缩后,在277 nm波长条件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经二极管阵列器检测,甲醇-水溶液洗脱后,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显示,双酚A、双酚F和双酚S在1 mg·L-1~30 mg·L-1的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检出限均小于0.64 mg·kg-1,高、中、低三个水平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5.8%~97.1%,相对标准偏差为0.11%~2.22%,满足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