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粮食与油脂》2017,(12):39-42
测定了不同产地压榨山茶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及矿物质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山茶油酸价为海南湖南江西和广西(P0.008),江西、广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过氧化值为湖南江西、广西和海南(P0.008),江西、广西、海南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各产地山茶油折光指数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不同产地山茶油中均含有6种脂肪酸,其中海南山茶油中油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最低,但亚油酸含量最高(P0.05)。不同产地山茶油中均含有钙、镁、铁、锌元素,其中海南山茶油钙、锌含量最高,广西山茶油镁、铁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核桃仁维生素E含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核桃材料10份,黑核桃2份,小果黑核桃和野核桃各1份,共14份样品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连续2 a测定了供试材料坚果仁中α、β、γ、δ-生育酚含量,分析了生育酚含量及其与坚果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4个核桃属树种中,各类生育酚含量在树种间具有极显著差异,而且在不同年份间也有差别。在4个核桃属树种中,生育酚总含量变幅在(8.51±0.09)35.28±1.23mg/100 g之间。γ-生育酚是核桃维生素E的主要组分,其次是δ-生育酚和α-生育酚,β-生育酚含量极低。γ-生育酚和生育酚总含量有极显著正相关(r=0.981,P(0.01),出仁率与β-生育酚有显著正相关(r=0.553,P(0.05)。对供试的10个普通核桃样本生育酚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各类生育酚含量在供试个体间也具有极显著差异,生育酚总含量变幅在(5.57±0.20)18.99±0.45mg/100 g之间,γ-生育酚含量在(3.83±0.13)14.88±0.40mg/100 g之间,δ-生育酚含量(0.67±0.15)3.59±0.26mg/100 g之间,α-生育酚含量变幅在(0.09±0.01)0.95±0.05mg/100 g之间,β-生育酚含量较低,在(0.00±0.00)0.33±0.01mg/100 g之间。t测验显示,不同年份中供试普通核桃的生育酚总含量和各组分含量也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年份中供试普通核桃材料间差异的排序不尽一致。在供试元林×青林杂交组合6个F1单株中,生育酚总含量和各组分含量都具有超亲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不同产地油茶籽油的差异性,通过系统聚类分析(systematic cluster analysis,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8种不同产地油茶籽含油率、脂肪酸组成、甾醇、角鲨烯和生育酚等特征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含油率在41.38%~54.71%之间。共检出12种脂肪酸、角鲨烯、8种甾醇和生育酚。江西九江油茶籽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133.79 mg/g),湖北随州油茶籽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659.40 mg/g);浙江衢州油茶籽油的总甾醇含量最高(316.14 mg/100 g);湖南邵阳油茶籽油的角鲨烯(29.27 mg/100 g)、总生育酚(338.74 mg/kg)含量最高。SCA结果显示,浙江衢州、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安徽金寨、湖北随州和广西河池5个产地能够分为一类,其余产地各自分为一类。PCA综合得分表明湖南邵阳、湖北随州与江西九江的油茶籽油得分较高。综上所述,各产地油茶籽油特征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邵阳油茶籽油特征组分含量较高,且综合排名最高。  相似文献   

4.
凉山州4个引进品种初榨橄榄油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凉山州4个引进品种(佛奥、奥托卡、豆果、城固32)初榨橄榄油的酸值、过氧化值、α-生育酚含量、豆甾醇含量和β-谷甾醇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了凉山州4个引进品种初榨橄榄油的品质。结果表明: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较低;城固32的α-生育酚含量和β-谷甾醇含量最高,分别为164.48 mg/kg和1 149.59 mg/kg,除奥托卡的豆甾醇含量较低外,其余3个品种差异较小;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7.34%~82.17%,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7.09%~18.87%。综合评价表明4个品种初榨橄榄油中奥托卡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运用超临界色谱串接质谱法同时测定橄榄油中4种生育酚和4种生育三烯酚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的特级初榨橄榄油中8种生育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方法运用超临界色谱将橄榄油中多种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分离,用三重四极杆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线性范围、回归系数、加标回收率等指标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运用两个独立样本间的t检验的方法计算西班牙产和意大利产的特级初榨橄榄油中8种生育酚类化合物浓度的差异。结果 4种生育酚和4种生育三烯酚的浓度在0.10~10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r2)均大于0.99,加标回收率81.0%~108.3%之间。西班牙产和意大利产的特级初榨橄榄油中,未检出β-生育三烯酚、γ-生育三烯酚和δ-生育三烯酚;两地产橄榄油的α-生育酚、β-生育酚和δ-生育酚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地产橄榄油中γ-生育酚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超临界色谱串联质谱法可将橄榄油中4种生育酚和4种生育三烯酚完全分离,方法准确、可靠。意大利产和西班牙产特级初榨橄榄油中γ-生育酚含量不同,可作为鉴定原产地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利用液质联用技术系统研究了叶黄素、α-生育酚、γ-生育酚、高根二醇、麦角固醇、岩藻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9种营养物质在橄榄油常温储存过程中的含量衰减规律。评估了光照、氧气等因素对9种营养物质含量衰减规律的影响,对比了9种营养物质的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光照比氧气对橄榄油中各营养物质的稳定性影响更大,其中α-生育酚对光照极为敏感;高根二醇、岩藻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5种营养物质的稳定性较好,而γ-生育酚、α-生育酚、叶黄素、麦角固醇则相对不稳定。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类型和水平VE在肉鸡肌肉、皮肤和腹脂中沉积的差异.结果表明:(1)同类型VE组相比,高水平组肉鸡的肌肉、皮肤和腹脂中的VE总量均显著高于低水平组(P<0.05);(2)天然α-生育酚组肌肉和皮肤中的VE总量显著高于同水平的合成α-生育酚组和天然混合 VE 组(P<0.05);(3)天然混合 VE 组肉鸡肌肉、皮肤和腹脂中的α-生育酚的沉积率低于同水平的合成α-生育酚组和天然α-生育酚组,而γ-生育酚的沉积率均高于同水平的其他两组;(4)天然混合 VE 或天然α-生育酚水平的提高会增加α-生育酚在皮肤中的沉积率;(5)肌肉中α-生育酚的沉积率高于γ-生育酚.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香榧果实生长后期油脂及脂溶性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以20年生香榧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香榧果实生长后期种仁中油脂含量、香榧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及脂溶性活性物质(角鲨烯、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α-生育酚、β-生育酚)的动态变化规律,构建了香榧果实生长后期香榧籽油中脂溶性活性物质的动态积累模型。结果表明:在香榧果实生长后期种仁中油脂含量由(35.65±0.02)%增长为(54.50±0.01)%,脂肪酸组成比例变化显著,其中油酸增幅最大;角鲨烯和植物甾醇含量呈下降趋势,生育酚呈增长趋势,完熟前变化趋势均变缓;香榧果实生长过程中香榧籽油中角鲨烯、豆甾醇、β-谷甾醇含量的动态积累模型符合倒数函数方程,菜油甾醇及生育酚含量的动态积累模型符合多项式函数方程。综上,香榧果实生长后期,种仁中油脂含量增加,脂溶性活性成分均处于动态变化中。  相似文献   

9.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好食脉孢霉(Neurospora sitophila)固态发酵生产的类胡萝卜素进行初步鉴定,研究了类胡萝卜素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N.sitophila来源的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成分之一为β-胡萝卜素;当质量浓度为6μg/mL时,类胡萝卜素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α-生育酚、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lanisole,BHA)和β-胡萝卜素(P <0.05),羟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α-生育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 hydroquinone,TBHQ)和β-胡萝卜素(P <0.05),总还原力显著高于α-生育酚和β-胡萝卜素(P <0.05);类胡萝卜素在避光、低温及不含K+、Na+、Mg2+、Ca2+、Ba2+、Cu2+、Fe3+的条件下较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好食脉孢霉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在比较酸酯化和碱酯化预处理方法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湖南、广东、江西、云南、广西、海南6个地区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种类、相对含量和比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除油酸、芥酸、二十三碳酸和二十四碳烯酸外,酸酯化和碱酯化法处理后检测出的其他脂肪酸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酸酯化法更适合茶油脂肪酸检测。茶油中肉豆蔻酸、十七酸、亚麻酸、花生酸、芥酸和二十四碳烯酸的最高含量均来自于湖南茶油样品,分别为0.10%、0.11%、0.20%、0.09%、0.17%和0.07%;棕榈烯酸含量最高的是广东茶油样品,为0.12%;棕榈酸含量最高的是广西茶油样品,为12.97%;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样品产自江西,达15.58%;硬脂酸和油酸含量最高的样品均源自于海南,分别为3.74%和73.70%。油茶籽油在不同的产地其营养特性各不相同,广东和江西茶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5.33%和15.67%;云南茶油脂肪酸总不饱和程度最高,达85.74%;湖南和海南茶油稳定性较好,易于保存。该研究为了解我国油茶各主产区的茶油营养价值差异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山茶油中4种功能性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检测市售山茶油成品中的几种功能性成分含量并与其他成品油作对比。方法采用比色法、气相色谱法分别对4种植物油中茶多酚、茶皂素、维生素E和角鲨烯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橄榄油中的茶皂素和角鲨烯含量最高,分别为12.26 mg/g和540.03 mg/100 g;山茶油中的茶多酚含量最高,为4.12 mg/100g,油茶籽油中维生素E最高,为23.93 mg/100 g。结论与其他三种食用油相比,山茶油中茶多酚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10个地区不同单粒质量野生油茶籽油及其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不同地区和不同单粒质量的野生油茶籽营养成分的差异,寻找油茶籽的合适产地,为油茶籽引种驯化提供参考,本研究将黄山汤口、霍山县大岭村、融水元宝山、咸丰横口村等10 个地区的野生油茶籽样品按地区和单粒质量分类,比较不同地区单粒质量0.35 g以下(≤0.35 g)、单粒质量0.35~0.8 g、单粒质量0.8 g以上(≥0.8 g)的油茶籽的营养成分含量。用溶剂法测得所有样品含油率在29.9%~46.11%之间;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出26 种脂肪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所有样品α-生育酚含量在0.031~0.149 mg/g之间,角鲨烯含量在0.056~0.256 mg/g之间;用香草醛-硫酸法测得所有样品茶皂素含量在0.166~0.351 g/g之间。从地区看,峨眉山的油茶籽含油率最高,达43.74%,大岭村油茶籽含油率最低,为32.86%。从单粒质量的角度,0.35~0.8 g的油茶籽平均含油率最高,单粒质量0.35 g以下和0.8 g以上的油茶籽含油率相近,分别为36.28%、36.74%。检测出26 种脂肪酸中,主要为油酸(71.156%~78.515%),其次是棕榈酸(8.091%~12.096%)和亚油酸(2.621%~10.618%)。α-生育酚含量从地区看峨眉山最高,元宝山最低;从单粒质量角度,0.35 g以下油茶籽α-生育酚含量最高,0.35~0.8 g的油茶籽次之,0.8 g以上的油茶籽含量最低。角鲨烯含量从地区看大岭村最高,般若寺最低;从单粒质量角度,0.35 g以下油茶籽角鲨烯含量最高,0.35~0.8 g的油茶籽次之,0.8 g以上的油茶籽含量最低。茶皂素含量从地区看,峨眉山最高,黄连台最低;从单粒质量角度,0.8 g以上的油茶籽茶皂素含量最高,0.35 g以下的油茶籽次之,0.35~0.8 g的油茶籽含量最低。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和不同单粒质量的油茶籽品质存在差异,峨眉山、般若寺、猫儿山的油茶籽含油率较高,峨眉山、般若寺、汤口地区的油茶籽α-生育酚和茶皂素含量较高,大岭村、黄连台、峨眉山的油茶籽角鲨烯含量较高。单粒质量小的油茶籽含α-生育酚和角鲨烯较高。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炒籽温度对茶油关键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并比较海南和湖南两地产热榨茶油的香气成分与感官品质间的相关性和差异,通过HS-SPME-GC-MS分析海南茶油及不同炒籽温度处理的湖南茶油的香气成分组成,计算ROAV值确定其关键香气成分,并进行感官分析,建立PLS模型。结果表明,海南茶油和湖南炒籽茶油中最主要的香气成分为(E)-2-癸烯醛、壬醛、苯乙醛、2,5-二甲基吡嗪和3-乙基-2,5-二甲基吡嗪;随着炒籽温度升高,炒籽茶油的黄色评分降低,红色、褐色显著升高,茶油清香味逐渐减少,烤香味逐渐增加;海南茶油均具有较强的茶油清香味和烤香味,湖南炒籽茶油在较高温度处理下会产生相似的烤香味,但茶油清香味普遍低于海南茶油,因此湖南产茶籽通过海南传统高温炒籽方法制得的茶油,其香气与海南茶油仍有一定的区别。此外,对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建立PLS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901,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热榨茶油香气品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没食子酸丙酯、槲皮素等5种外源多酚为试验对象,通过Rancimat法和烘箱法测定油茶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了在180℃高温条件下外源多酚对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外源多酚浓度的增加油茶籽油的诱导时间延长,其中添加没食子酸丙酯的抗氧化效果最佳。在180℃加热条件下,5种外源多酚对酸值的升高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多酚间的差异不明显;对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羰基价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多酚间的差异明显。说明在高温条件下外源多酚对油茶籽油的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油茶籽油加工过程中理化性质和营养品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龙  邓泽元  胡蒋宁  李静  范亚苇 《食品科学》2015,36(23):111-115
本研究通过测定精炼过程不同阶段油茶籽油的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研究精炼工艺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毛茶油的酸值最高,为0.746 mg/g,碱炼油的酸值最低,仅为0.037 mg/g,碱炼过程酸值降低最多达95.04%。水洗脱水油的过氧化值最高,达5.81 meq/kg,脱臭油的过氧化值最低,仅2.22 meq/kg,整个过程过氧化值降低率为61.79%。从毛茶油到精炼油的加工过程中,茶多酚、α-生育酚和角鲨烯含量变化均呈递减趋势。毛茶油茶多酚、α-生育酚和角鲨烯的含量分别为54.698 5 μg/g、251.337 0、136.680 0 mg/kg,而脱臭油含量分别为25.134 1 μg/g、101.301 0、89.140 0 mg/kg。在精炼过程中脂肪酸种类和比例都有一定的变化,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降低0.188%,而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比例分别增加0.029%和0.089%。精炼可降低酸值和过氧化值使油茶籽油达到食用油国家标准,但同时也造成茶多酚、α-生育酚和角鲨烯等活性成分的损失。因此应该提倡适度精炼以达到安全与营养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利用蒸汽爆破预处理油茶籽饼粕,探究蒸汽爆破对油茶籽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率、理化性质以及内部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汽爆预处理最适条件为:1.2 MPa,60 s。汽爆处理茶皂素的表面张力为47.63 m/Nm,低于对照组的48.07 m/Nm,起泡性差异不显著(P<0.05),汽爆处理对茶皂素乳化能力影响较小。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汽爆处理后的油茶籽饼粕表面粗糙蓬松,原有结构被破坏,有利于茶皂素的释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茶皂素特征吸收峰的峰型和基本位置未发生变化,而部分峰的强度增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结果表明所茶皂素主要由茶皂素E13、油茶皂苷D5、茶皂素B5或茶皂素C1三种单体组成。因此,汽爆预处理结合醇提法可实现茶皂素的高效提取。  相似文献   

17.
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质量安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6种制油工艺所得的普通油茶籽油进行了质量安全指标及活性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的品质和活性成分有明显的影响:油茶籽剥壳后液压榨所得油茶籽油的品质最好,其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最低,分别为2 mgKOH/g和0.01 g/100 g,且油色较浅,色值R 3.0,Y 33.9,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从活性成分来看,油茶籽全籽液压所得的油茶籽油中α-生育酚含量和角鲨烯含量均为最高,为17.8mg/100 g,油茶籽剥壳后液压所得油茶籽油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压榨方式所得的油茶籽油苯并(a)芘超标的风险很小,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制油方式;与螺旋榨相比,液压榨温度较低,较好保持了油茶籽油中固有的成分,保留了原有的生物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油茶种植面积广,年产油茶籽60余万t。该文详细介绍了利用油茶籽制备膳食纤维,活性炭,木糖醇,保健食用油,茶籽油化妆品,茶籽油微胶囊,茶皂素与茶籽多糖等产品的可行性与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山茶油稳定性、减少化学合成乳化剂使用量,本研究主要采用微射流高压均质技术,利用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与茶皂素(Tea Saponin,TS)作为复合乳化剂制备山茶油纳米乳液。研究了茶皂素与大豆分离蛋白比例、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山茶油质量分数、均质压力对山茶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多分散性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ζ-电位、浊度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茶油纳米乳液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茶皂素与大豆分离蛋白比例为2:1,复合乳化剂质量分数为3%,山茶油质量分数为10%,均质压力为100 MPa,得到山茶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98.800±1.558) nm,PDI为(0.140±0.017),ζ-电位为(-53.600±0.497) mV,浊度为(3661.224±45.996) cm-1。透射电镜观测结果表明,山茶油被包埋于复合乳化剂中且均匀分布在乳液体系中。流变特性研究表明,山茶油纳米乳液具有良好的动力学稳定性。储存稳定性表明,复合乳化剂稳定的山茶油纳米乳液在4、25、50 ℃下具有良好的储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