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毛江  宋中仓  宗伟林 《煤矿机械》2013,34(1):230-232
随着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电力载波通信在煤矿井下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载波的煤矿井下移动变电站监控系统,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可以降低矿井通信链路的铺设成本,增大通信范围,提高监测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因通信链路故障而导致的通信中断。在系统中上位机采用工业组态软件iFIX开发相应的监控系统,提高了煤矿的整体自动化水平,实现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2.
矿井巷道时频编码协作MC-CDMA无线传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琳园  杨维 《煤炭学报》2014,39(6):1177-1183
相比于地面无线信道,矿井巷道无线信道多径衰落更加严重,严重影响了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高效综合地利用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空间、时间和频率等各种资源,可以使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覆盖性能、容量和速率等得到显著地提高。在煤矿井下无线传输信道与带状受限空间结构的条件下,提出了在上行链路中采用协作分集的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无线传输方案。设计了方案的时频编码协作协议,推导了方案的信道容量公式,并对误比特率进行了蒙特卡洛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矿井巷道时频编码协作MC-CDMA无线传输方案和时频编码协作协议,通过信道状况较好与较差用户间的协作,显著提高了系统中信道状况较差用户的信道容量和误码率性能,从而增强了井下无线通信系统信道容量的鲁棒性和通信的可靠性,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小灵通无线通信系统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燕 《煤矿机械》2006,27(1):154-155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通讯基本上是有线装置,依靠电缆传输信息,一旦发生事故,通信马上中断。讨论了煤矿井下通信现状,提出了井下安装无线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并给出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及组成。  相似文献   

4.
针对矿山开采过程网络受损等意外情况发生时的通信网络拥塞,导致视频、语音、指令等信息传输链路容易中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矿山应急通信的的无线Mesh网络,从传输层研究网络的接入节点(Access Point,AP)选择算法。首先,以无线Mesh网络的端对端整体回传延时作为优化目标,通过传输层延时情况判断当前的传输链路是否中断或带宽严重下降的紧急情况。其次,引入临近AP广播选择机制(Broadcast Selection Mechanism of Adjacent AP,BSM-AP),使设备通信终端不需要预先关联AP即可计算不同AP的回传信息延时,降低系统测量与算法选择的开销。最后,使用模糊逻辑方法选择接入一个综合性能最优的AP迅速重传信息。通过高通样机平台上植入算法测试井下通信信息的传输成功率,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大幅降低关键救援信息的网络时延,并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煤矿井下开采作业环境条件恶劣,为了保证煤矿安全开采,不断的加强通信设备和技术的提升,通过将无线以太网技术应用在煤矿通信系统中,不断的完善煤矿通信系统,为煤矿企业的生产和作业提供可靠、稳定的通信服务,保证煤矿开采质量和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进一步推动煤矿开采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煤矿环境中,从井口到井底或井下部分巷道,一般不适合或不需要铺设漏泄电缆,传统的漏泄通信系统不能有效地实现矿井实时通信、生产调度以及现场的畅通指挥。为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唐口煤矿采用光纤/漏泄通信系统,即漏泄通信系统与光纤通信系统的无缝衔接,能够拓展漏泄通信系统使用环境,有效解决煤矿井下高效、稳定的通信。该通信系统经矿井实际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井下应急通信系统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和研究了如何建立井下无线应急通信系统,通过快速建立一套应急通信链路,实现井下被困人员位置和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测,防止事故的二次发生和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为井下救援工作的调度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于喜双 《煤炭技术》2013,(8):190-191
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井下应急通信系统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和研究了如何建立井下无线应急通信系统,通过快速建立一套应急通信链路,实现井下被困人员位置和环境状况的实时监测,防止事故的二次发生和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为井下救援工作的调度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通信系统传输信息的效率,介绍OFDM和自适应OFDM技术,讨论OFDM的系统结构和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在信道状况完全已知的假设下,设计了能根据信道特征动态改变其比特和功率分配的自适应OFDM算法。通过对煤矿井下无线信道特征的分析,建立了信道模型,并通过仿真检验了将自适应OFDM技术应用到煤矿井下进行无线数据传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现代通信的综合理论,分析了限定空间无限信道的特点和井下无线通信的现状,提出了矿井数字中频感应通信系统的新方案。该方案以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和体积小价格低等显著优点,更适合于煤矿井下恶劣环境的保安通信,是井下移动通信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