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浩辉 《中国水利》2006,(20):1-2,16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中部地区崛起最基本的条件和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水利任务更加繁重。需要从战略的角度高度审视中部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和水利工作,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中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搞好西部地区的水利开发,一定要有新思路。要用全局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研究西部地区水利发展问题。工作重点:一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制定水利规划。经济建设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确定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布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发展重点,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三方面统筹  相似文献   

3.
搞好西部地区的水利开发,一定要有新思路。要用全局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研究西部地区水利发展问题。工作重点:一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制定水利规划。经济建设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确定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布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发展重点,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三方面统筹规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4.
为给相关部门推动黄河流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选取2010—2020年面板数据,从增长质量、资源消耗、环境治理、社会生活、科研创新5个维度(一级指标)构建了黄河上游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评黄河上游及其四省(区)绿色发展水平,解析绿色发展水平的时序特征与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从时序变化看,2010年以来黄河上游绿色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到2020年绿色发展一级指标评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社会生活、资源消耗、科研创新、增长质量、环境治理;从区域差异看,2010—2020年黄河上游四省(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值呈稳定增大趋势,但仍存在上升空间,内蒙古的均值最大(为0.538),青海的均值最小(为0.346);从区域内部差异看,内蒙古绿色发展的短板是资源消耗较多,宁夏的社会生活水平较低、资源消耗较多,甘肃的增长质量水平低是绿色发展的最大障碍,青海的社会生活、科研创新、环境治理水平偏低。因此,黄河上游地区应提高增长质量和环境治理水平,实施差异化绿色发展提升措施,促进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物质资源和战略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辽宁省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除东部地区以外的区域都属于严重贫水区。水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极不匹配,已经成为制约辽宁省经济社会协调、  相似文献   

6.
我就水利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个话题,简要谈三个观点。第一,水利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水利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可以用非常密切、紧密相连来概括。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讲了三句话:"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它高度概括了水与水利的重要性,从多方面阐述了水利同经济  相似文献   

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和安全性的现状评价,从规划、实施、考核三方面提出了推进该区域水资源高效安全利用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对于统筹长江流域和全国国土开发、促进中部崛起、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紧抓国家宏观战略要求,基于武汉与区域城市之间联系强度的实证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对地区经济增长、环境变迁及社会发展存在深远影响,对工程与中部地区产业经济联系进行研究现实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以南水北调工程概况切入,从衣食住行、建筑行业、治污行业、机械制造、产业结构这几方面出发,研究南水北调对中部地区产业经济的促进作用,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中部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向朝晖  董必胜 《人民长江》2011,42(18):50-53
为了直观反映同一流域不同区域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程度,根据南方湿润地区水资源特点和缺水性质,选择与经济社会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密切关联的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典型区域,提出了定量划分湿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受水资源制约程度的判别标准、模型与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进行验证,为湿润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和水资源配置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肖素君  崔荃  张霞 《人民黄河》2001,23(8):32-33
我国西北内陆河地区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呈典型的荒漠生态环境特征,加之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挤占了生态用水,使生态环境趋于恶化。针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特点与水资源、水利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十五”期间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水利建设规划中环境保护的目标和措施,以使内陆河片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山西沿黄区域作为山西省重要的生态安全区域,是黄河文化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域,通过分析沿黄19个县(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充分认识沿黄区域在山西省的重要地位,进而明确沿黄区域生态保护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一是要持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二是要推进区域相关资源要素向文旅业集聚。最后提出沿黄区域生态保护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应从建立区域协同工作机制、打造沿黄生态文化康养旅游目的地、聚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升区域核心景区品质、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红色旅游品牌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山仑  邓西平  康绍忠 《水利学报》2002,33(9):0027-0031
通过对国外旱地农业成功经验和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回顾与现状分析,认为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作物生产力为目标,在协调、优化和永续利用农业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实施以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基因资源的潜力开发为中心的旱地农业科学技术体系,服务于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食物、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的特点,提出了培育节水品种、实施有限灌溉、推广生物节水和抗旱化学调控等若干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4.
《四川水力发电》2011,(1):82-82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于2010年12月13日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工作会议上透露,过去5年,我国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首次全面超过东部地区经济增速,长期以来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相似文献   

15.
夏青  马志尊 《中国水利》2014,(14):41-42
<正>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水资源极度短缺、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危害明显、湿地萎缩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要保障其顺利实施,必须加强这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选择,也是全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利》2009,(9):23-26
人类对河口的开发利用由来已久,河口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淡水供给充足,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这些有利的资源环境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昌盛。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河口地区已成为世界上人类经济最活跃、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长江河口是长江流域的终端,也是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战略地位的区域,其城市化程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相似文献   

17.
从正反两方面综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对中部地区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发展的措施:加强节水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消除建设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完善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李翊 《四川水利》2015,(1):32-37
本文通过对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水资源安全度量的意义和作用的初步研究,提出了水资源安全度量对于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在对基本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某煤化工园区规划方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说明水资源安全度量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支撑作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2013年在陕北定靖中部地区采集的62组地下水水样的全分析测试结果为数据基础,分别用单指标评价法、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层级阶梯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加权平均,以期得到更加可靠的质量评价结果,旨在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评价结果显示,Ⅰ、Ⅱ、Ⅲ、Ⅳ、Ⅴ类水所占比例分别为3.23%、11.29%、9.68%、24.19%、51.61%,约75%的地下水不适合直接饮用;该区地下水质量较差。水质整体分布规律为:东北部沙漠—平原地区水质较好,西南部黄土丘陵地区水质差;在局部,油气井开采较密集和芦河周围地区水质较差,说明原生环境和人类活动是造成该区地下水质量差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无锡市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和水环境变坏的问题日益加重,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近年来,无锡市大力实施以水环境治理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在水环境综合整治中,无锡市水利部门主动介入,努力开拓,积极实践,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