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准确高效地掌握配电网运行情况,发现薄弱环节,并制定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精准运维策略,提出了配电网运行情况分析及智能运维决策生成框架与系统。该框架基于现有配电网运行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PMS)等,集成配电网设备台账、运行、故障统计等多方面数据,通过对各级单位的设备、线路等运行情况进行横向、纵向统计分析,直观地展现各单位目前的薄弱环节以及需要重视的环节,清楚地呈现了配电网实际情况与健康程度。同时,基于所分析的数据,生成配电网差异化运维策略预案,并通过预案落实及实践反馈不断优化策略,为今后配电网精准运维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中压配电网网格化规划的思路、主要原则及具体步骤。通过网格化规划将配电网供电区域按区块合理划分为供电网格,将复杂无序的中压配电网化繁为简,以供电网格为基本单元开展规划并构建目标网架,提出了各类网格的过渡改造原则和网格管理思路。结果表明:利用网格化规划方法开展中压配电网规划切实可行,具有较强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3.
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改善我国配电网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一种新的配电网全寿命资产管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首先,通过深入分析我国配网发展特点和用户需求的差异性,以用户和配电网为分界面,构建了涵盖经济性、服务效能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决策者偏好对极差变换的指标标准化方法进行改进;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和各指标数据特点,运用兼顾主客观因素的最优组合赋权法,对服务效能和社会效益指标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建立配电网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最后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某市级电力公司14个区县配电网的年度资产管理绩效评价,通过企业间横向对比、企业内纵向收益/成本分析,识别出管理的薄弱点,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国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研究了石家庄市配电网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主要信息来源,提出了搭建遵循IEC61970/61968国际标准的信息交互总线的设计思路。通过该信息交互总线的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从能量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System,EMS)、生产管理系统(ProductionManagementSystem,PMS)、客服系统、用电采集系统获取各类实时数据、静态数据、图形数据等,从而提高了配电网的集中监控、故障诊断、快速恢复供电等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IS)的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PMS)存在无法完全反映电网真实状态的问题,在应用中需要予以修复。针对上海PMS以及安全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基于智能规则的数据校验与修复方法,以及对配电网拓扑结构、设备电气参数一致性的校验与修复规则。通过对上海实际配电网数据的校验与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实际配电网评估规划工作的要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配电网数据缺乏统一信息模型、基础数据质量不高、图模需求差异大、实用化应用支撑不足等问题,湖南电网以配电网统一信息模型为基础,以“源端维护、全局共享”为目标,为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在配电领域落地,开展了标准化建模、配电网图模校验与治理、专题图自动成图优化、PMS2.0系统与配电自动化系统交互应用等工作,实现配电网图模数据质量显著提升和设备新投异动流程在线闭环管理,逐步推进“全网一张图”,为湖南电网各专业提供了逻辑统一、主干清晰、层次分明的配电网全景模型,全面支撑综合故障研判、供电服务指挥等核心业务建设及实用化应用,有效提升配电网故障处理效率和优质供电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配电网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配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管控指标的数据也变得更加繁多和复杂,同时,当下多数配电网工程项目在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有限,对偏差指标的识别能力较弱,因此导致配电网工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些偏差指标难以被识别和定位。基于模糊Petri网理论设计了配电网工程项目偏差指标的诊断模型,分析了配电网工程进行过程中各指标实时数据的确定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诊断定位出了配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偏差指标,为后续管理者对配电网工程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考虑将有关碳排放的指标用于配电网规划评估,将评估体系与环保指标挂钩,符合电网企业的发展理念。以提升配电网供电能力为规划目标,考虑低碳性指标,提出了从协调兼容性、供电质量、经济效益性和低碳性等4个方面评估配电网规划方案的评估体系,并通过改进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以某市中压配电网实际数据为算例,进行了配电网的改造规划,对产生的规划方案进行了评估。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评估城市中压配电网的规划方案,评估过程中,改进的权重处理过程减小了主观偏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配电网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配电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管控指标的数据也变得更加繁多和复杂,同时,当下多数配电网工程项目在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有限,对偏差指标的识别能力较弱,因此导致配电网工程中长期存在的一些偏差指标难以被识别和定位。基于模糊Petri网理论设计了配电网工程项目偏差指标的诊断模型,分析了配电网工程进行过程中各指标实时数据的确定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诊断定位出了配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偏差指标,为后续管理者对配电网工程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彬  倪明  周霞  郁琛  吴涵  杨洲  林沪生 《中国电力》2019,52(11):77-84
极端灾害会对配电网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时甚至破坏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灾害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配电网设备及运行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信息量大且波动性强。为及时掌握极端灾害情况下对配电网设备的影响或破坏等信息,有效地协助配电网灾后指挥及修复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地理网格的配电网多源数据融合方法。首先根据时空网格划分方法对配电网所在区域进行时间、空间上的划分并建立配电网时空网格编码数据库;然后对极端灾害下配电网的多源数据进行特征分析,提取关键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通过计算时空特征关联度,关联匹配时空网格和配电网多源数据并储存于时空网格编码数据库中;进而根据融合后的配电网多源数据构建配电网灾情网格化视图;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配电网的精细化管理与评价,提出了网格化中低压智能配电网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定义了中低压智能配电网网格以及台区单元的划分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电力用户和电网企业2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各自的需求及其关注的指标类型,构建了对配电台区单元和10 k V主干网格的配电网精细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可实现多目标决策的基于最小二乘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的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应用最小二乘模型优化了由环比评分法确定的主观权重和由熵权法确定的客观权重,兼顾了评价指标的主客观信息。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运用于区域配电网算例,得出被评价区域配电网各网格的优劣排序及各网格内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可以为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和改善运行提供依据,从而服务于智能配电网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利用北京供电公司营配贯通的工作成果,基于对PMS、GIS、CIS、EMS、DA和配网通信管理等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综合集成,依托于用采的一发双收、EMS、DA、通信网管等系统提供的实时、准实时信息,构建配电网的设备和拓扑模型,实现对配网运行状态的研判分析,重点分析配电网的故障区域及影响用户,同时分析用采终端、ONU通信终端的故障原因,并将分析结果输出到PMS系统,作为PMS系统配网运行和故障抢修应用的支撑分析服务模块。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及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张,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改造投资也急剧增加。为了提升城市配电网的投资效益,提出一种基于网格化规划的城市配电网精准化投资模型。首先对各网格的分类投资方案进行优选,基于改进的NSGA-Ⅱ算法优化得到各网格的最优投资曲线。然后以每个网格的总投资额作为变量,建立城市配电网投资分配模型,将结果映射到对应网格的最优投资曲线,得到城市配电网的精准化投资方案。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城市电网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NSGA-Ⅱ算法可以改善Pareto解集的分布特性,所提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各网格的改造建设需求,在满足各网格及整体的投资效益约束下,实现城市配电网的精准有效投资。  相似文献   

14.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及其他有关数据进行信息合成 ,对配电网的运行、控制、监测、保护、管理等功能的自动化系统。介绍了配网自动化的组成、功能配置及指标 ;根据成都电网实际情况 ,提出了实现自动化的步骤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低压配电网无功运行补偿方式多样,且补偿设备相对分散,无功运行的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低压配电网的无功运行缺乏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亟需完整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针对上述问题和需求,文章提出了基于电力大数据的包含数据层、指标层和应用层的完整的低压配电网无功运行评价体系。该体系充分发掘了大数据技术在无功运行评价的应用价值,并通过对评价对象的网格划分和评价指标的完整构建,最终实现了对低压配电网格单元的横向比较,将低压配电网的无功运行管理工作推向科学化与精细化。将该评价体系应用于某区域低压配电网算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并可以结合电力大数据的优势,为低压配电网的无功运行管理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评价和科学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侯雪波  詹扬  张学敏  张阳  周胜瑜 《湖南电力》2020,40(1):41-45,50
为解决常规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中网格(单元)划分比较粗放、在一定投资约束下难以合理选取建设项目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配电网网格化优化规划方法。首先构建诊断分析指标体系,对现状配电网进行评分,通过与一流配电网指标对比来诊断出配电网的薄弱环节;然后研究细化、可操作、闭环化管理的配电网供电网格(单元)划分方法,对供电网格(单元)进行差异化划分;然后研究配电网目标网架构建流程,根据典型接线模式、现状问题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确定目标网架和过渡网架,并对目标网架、供电网格(单元)合理性进行校验;最后,研究项目优选计算方法,实现配电网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及其他有关数据进行信息合成,对配电网的运行、控制、监测、保护、管理等功能的自动化系统。介绍了配网自动化的组成、功能配置及指标;根据成都电网实际情况,提出了实现自动化的步骤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利用传统方法进行主动式配电网规划时,受小截面线路的影响,无法进行负荷聚类分块,在负荷增长率为32.98%~47.98%的范围内,存在供电网格负荷较高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三维视频编码的主动式配电网网格化规划方法。以元胞历史数据为配电网负荷密度指标,进行配电网负荷预测,并通过冗余网格负荷聚类动态减少算法来划分配电网的供电区块,实现迅速、合理的负荷聚类分块;基于三维视频编码控制对配电网网格进行深度图编码控制,以实现配电网网格的分类,并结合配电网的设备选型、电网结构、通信系统、配电自动化等要求设计标准化网格,实现配电网网格化规划。为测试该方法在上述负荷增长率范围内的供电网格负荷,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供电网格负荷始终较低,实现了配电网负荷性能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中低压配电网线损治理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多、基础数据量大、异常诊断分析复杂、排查效率低等问题,结合多年线损管理经验,构建了中低压配电网线损智能诊断模型。通过融合PMS2.0系统、用电采集系统、营销业务系统的设备档案、用户档案、用电负荷等多源数据,采用多维度的分析视角叠加,实现低压配电网线损异常的智能诊断,精准定位导致线损异常的关键节点,极大提高了线损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配电网规范化不足、无序发展等弊端,结合工程实践研究了网格化供电模式,建立了分析计算平台,通过配置上级变电站供电区域及供区网格规模大小,解决了网格之间及网格内部的联络问题。提出了网格之间以变电站定向联络为主干,网格内部以线路分段之间联络为依托的"联络组合"理念,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复杂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中。实践证明,"联络组合"不仅优化了变电站联络和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提高了设备利用效率,还增强了配电网对上级电网的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