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纯铁材料精密切削时刀具刃口磨损特征演化规律,以涂层硬质合金刀具为研究对象进行纯铁材料精密切削试验。结果表明: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精密切削纯铁材料的磨损特征有后刀面均匀磨损带、主沟槽磨损、副沟槽磨损、刀尖磨损;主、副沟槽磨损长度都随着切削时间增加而增大且大于后刀面磨损量,沟槽磨损深度与沟槽磨损长度大致呈线性正相关;刀尖退化与后刀面磨损变化规律相互对应,切削初期磨损率大,随后磨损缓慢。  相似文献   

2.
以单因素试验及考虑交互作用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为基础,对YG6X、YW1、YT15刀具超声振动车削1Cr18Ni9Ti不锈钢工件后刀面磨损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阮世勋  肖继世 《电加工》1995,(4):20-22,43
以单因素试验及考虑交互作用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为基础,对YG6X,YW1,YT15刀具超声振动车削1Cr18Ni9Ti不锈钢工件后刀面磨损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铝和无氧铜超精密金刚石车削中刀具的温度分布以及切削条件对温升的影响,讨论了由于刀具热膨胀引起的加工误差.利用红外线摄象机测量了温度分布,根据图象,借助图象处理装置分析了刀具任意点的温升变化.利用电容式位移计测量了加工误差-加工表面和进给工作台之间的相对位移.在本实验条件下,烧结金刚石刀尖的温升达15℃;而单晶金刚石刀尖的温升约为5℃.加工误差的产生对应于刀具温升模式,幅度约为1μm.  相似文献   

5.
本文引入了一种新型超精密镜面磨削方法——在线电解连续修整磨削(ELID磨削),介绍了该方法的机理和实现条件,并运用在线电解修整的金属结合剂超细磨粒超硬磨料砂轮,进行了硬质合金刀具材料YT14的超精密镜面磨削,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工件表面粗糙度直接可达十几个纳米。  相似文献   

6.
为更精确地研究刀具磨损,建立刀具磨损模型至关重要。目前刀具磨损的模型主要是经典的刀具磨损模型和刀具磨损预测模型,刀具磨损预测模型主要为人工神经网络、隐马尔可夫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分析铝合金切削过程中的刀具磨损机制,总结经典的刀具磨损模型,梳理刀具磨损预测模型。铝合金切削过程中刀具主要的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扩散磨损和磨粒磨损。结果表明:在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的基础上考虑扩散磨损的刀具磨损理论模型最接近实际加工。  相似文献   

7.
金属陶瓷刀具切削铸铁的磨损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纳米复合Ti(C,N)基金属陶瓷刀片。进行铸铁的单因素切削试验,并利用SEM、EPMA对金属陶瓷刀具的磨损失效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复合Ti(C,N)基金属陶瓷刀片只适宜小切削用量下铸铁的切削加工,切削铸铁时主要以磨损的形式失效,其主要的磨损失效机理是冲击磨损和崩碎切屑的研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采用加切削液的湿式振动方式,可明显提高刀具寿命。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研究了PCBN刀具切削淬硬高速钢的刀具磨损形态、耐磨性能、考察了PCBN刀具的“自锐”行为及其对刀具切削机理和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分析了PCBN刀具的破损问题,PCBN刀具在较低的速度下切削淬硬高速钢时有副切屑形成,本文认为副切屑的形成和消失与积屑瘤无关而与切屑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在微细铣削加工中,刀具易发生磨损失去切削能力,这严重影响了工件加工质量和效率。文章研究了微细铣削黄铜H59时,4种不同的切削条件(干切削、浇灌润滑、微量润滑MQL、-5℃低温气体冷却)对刀具磨损、切削力和表面粗糙度Ra的影响规律,并分析评价出了能够减少刀具磨损,保证加工质量的最佳切削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评判指标下,4种切削条件的优劣次序不完全相同;微细铣削中借助切削力与表面粗糙度Ra的变化趋势可以辅助判断刀具磨损情况;所用4种切削条件中,微量润滑条件特别适合高质量的黄铜材料微细铣削加工。该研究对于微细铣削不同材料时切削条件的选择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铝合金高速切削过程中切削温度高,导致刀具严重磨损,降低了刀具寿命和零件加工精度,因此准确预测刀具磨损和分析刀具磨损规律至关重要。分别从刀具寿命模型和刀具磨损速率模型概述刀具磨损理论模型研究进展,基于切削用量、刀具性质和冷却方式分析刀具磨损规律。从已有研究来看,在铝合金高速切削过程中刀具磨损随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增大而增大,切削深度无明显规律;常见刀具磨损有黏结磨损、磨粒磨损和扩散磨损,其中黏结磨损为主要刀具磨损机制。  相似文献   

13.
超硬织构化刀具高速切削钛合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永生  李亮  王建彬  王刚 《表面技术》2018,47(2):249-254
目的研究高速切削钛合金过程中表面织构对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开展常规(无织构)和织构化聚晶金刚石(PCD)刀具高速切削钛合金试验,分析不同条件下切削力、摩擦系数、切削粘结的变化。结果增加切削速度能够有效降低PCD刀具的切削力和摩擦系数。当切削速度为16.485~175.84 m/min时,相对于无织构刀具,织构化刀具的干切削性能在总体上表现最佳,且织构化刀具在干切削时的进给抗力、主切削力和摩擦系数最大分别降低了约71.75 N、39.95 N、0.13。结论高速切削可以显著降低刀-屑界面的切削力、摩擦系数。织构化PCD刀具在低速下的干切削性能明显优于常规刀具,且优于低温润滑条件时的减摩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金属陶瓷刀具切削淬火钢的磨损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真空烧结工艺制备了纳米复合TI(C,N)基金属陶瓷刀片.进行淬火态45#钢的单因素切削试验,并利用SEM,EPMA对金属陶瓷刀具的磨损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复合TI(C,N)基金属陶瓷刀片在切削淬火态45#钢时表现出较高的耐磨性和切削性能,其主要的磨损失效机理是压应力下的挤压变形和粘附磨损,同时伴随一定的氧化磨损和扩散磨损.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切削参数对PVD涂层刀具磨损面积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进行切削试验,采用网格划分方法计算刀具磨损面积,分析刀具磨损面积与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之间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得到:提高主轴转速能够降低刀具磨损面积,增加进给速度与切削深度将使刀具磨损面积增大。根据经验公式,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刀具磨损面积预测模型,通过F检验可知模型具有较高的显著性,并得到切削参数中影响刀具磨损面积的主次关系为切削深度、主轴转速、进给速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PCD刀具切削天然大理石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加工参数条件下对PCD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以及刀具的磨损机理。试验结果表明:PCD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磨粒的磨损、剥落,聚晶层的破损与结合剂破坏等;刀具主轴转速为12 000 r/min、进给速度为1 000 mm/min、切削深度为0.5 mm时,刀具的磨损量最小;且磨损量随刀具主轴转速的增加而降低,随刀具的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使用PCD刀具对锡青铜合金材料进行高速干式切削试验,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对刀具的磨损形貌进行观察和磨损区域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以此研究了PCD刀具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高速干式切削条件下,PCD刀具主要表现为前刀面的片状剥落和后刀面的轻微破损;同时还伴随着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冲击下的脆性破损,出现崩刃、切削刃整体断裂以及前后刀面的大面积剥落。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是高温作用下的氧化磨损和扩散磨损。   相似文献   

18.
从不同类基体材料的未涂层、涂层刀具2个方面,综述了CFRP切削加工用刀具的磨损部位及形式。现有研究均以宏、微观实验观测为主,宏观上,磨损位置以后刀面磨损及切削刃钝化最为常见;微观上表现为纤维硬质点与刀具间摩擦所致的磨粒磨损,随着切削温度、速度的提高,同时伴有粘着、氧化磨损。整体来说,金刚石类刀具耐磨性表现最佳,尤其适用于连续切削加工的场合。高强、高硬纤维高频刮擦作用下的磨粒、疲劳磨损仍是该类刀具磨损的主要威胁。当前所采用的辅助工艺(冷却气体、微量润滑、超声振动等)、涂层材料改性、微结构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摩擦条件,抑制了刀具磨损,但仍难以满足CFRP连续高质高效加工需求。可见,如何从微纳观多尺度方向深入研究金刚石类刀具的磨损机理及抑制策略,是CFRP高质高效加工的亟需。  相似文献   

19.
20.
金刚石刀具的磨损情况决定其使用寿命。用金刚石PCD刀具切削6061-T6镁铝合金工件,通过不同切削速度、切削深度、振动频率、刀具后角时的切削力及切削温度变化,研究不同刀具前后角、进给量、切削转速时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及刀具磨损面积。结果表明:金刚石刀具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随切削速度、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振动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刀具后角增大,金刚石刀具的切削力呈先下降而后缓缓上升趋势,但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很小。当刀具前角为10°,刀具后角为8°,切削速度为0.46?m/s,切削深度为28?μm,进给量为0.10?mm/r,切削转速为4100?r/min,振动频率为22?kHz,切削振幅为9?μm时,金刚石刀具的磨损面积最小,磨损程度最低,使用寿命最长,但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