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耀玉 《水泥》1997,(12):6-8
众所周知,水泥比表面积对水泥强度及水泥磨台时产量影响较大,在合适的范围内水泥比表面积越高,强度也越高,但比表面积控制得越高,水泥磨台时产量越低。因此,如何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在保证水泥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地控制水泥比表面积,对提高水泥磨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在3.0m×11m一级闭路水泥磨上进行跟踪性生产试验,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磨机管理经验,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供同行们参考。1试验系统磨机及配套设备规格、型号见表1。表1磨机及配套设备规格、型号2试验方法(1)控制出磨水泥比表面积分别为290…  相似文献   

2.
我公司7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于1994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1995年底基本建成,并开始单机试车和空负荷联动试车。1996年5月31日一次点火投料成功。在一年多的试生产过程中,针对煤磨电收尘器系统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积灰、着火、燃爆等回问题,从工艺、设备、管理诸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造和改进。目前,电收尘器系统运行基本正常,除尘效果良好。本文就其改进措施及效果谈一些认识和建议。1.700t/d生产线煤磨收尘系统该生产线煤粉制备系统采用闭路细磨工艺流程。煤磨选用由2.Zmx4.4m风扫式烘干磨,烘干热源引用单筒冷却机的热风,设计人磨…  相似文献   

3.
仉振民 《水泥》2020,(5):61-65
水泥粉磨过程是水泥生产中重点耗能环节,目前国内水泥磨生产基本上处于手工操作状态,造成水泥磨设备故障率高、质量不稳定,产量低、能耗高,大多数情况下水泥磨机系统均在比较保守的工况下运行,很大程度降低了水泥磨机的工作效率.如何将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应用于水泥粉磨过程,降低生产能耗,均质稳定,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水泥磨的生产工艺和操作特点,以盘景水泥有限公司5000 t/d的水泥磨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水泥磨的粉磨过程,在ABB DCS服务器上,基于模糊PID算法,开发了一套水泥磨优化控制系统,有效控制辊压机称重仓仓重、磨机负荷、水泥细度、助磨剂添加,实现了对磨机的整体协调控制.  相似文献   

4.
煤粉制备是我国绝大多数水泥企业必备的生产配套工艺。煤磨产出的煤粉质量对分解炉燃烧及回转窑正常运转都有着关键影响。以CAM(Cement's Auto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即水泥自动化与管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为平台,创建神经网络模型,开发出煤粉制备控制模块:通过稳定磨机出口压力来稳定磨机负荷,并保持磨机的出口风温、入口风温、电流、吐渣量等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磨机在稳定运行的同时产量最大化。实践表明,煤粉制备控制器控制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地控制煤磨出口温度,提高煤磨产量,节约热风,减少电耗。  相似文献   

5.
马秋新 《水泥工程》2013,(1):2-3,41
考察了HBYD水泥有限公司、SDCX水泥有限公司和JSLS水泥集团、GXHR水泥有限公司5000和6000t/d熟料线用立磨、辊压机作原料终粉磨的使用情况,对比了他们的电耗、运行稳定性及其它方面情况。粉磨兼烘干的大型辊压机原料终粉磨系统,其电耗要比立磨终粉磨系统低4~5kWh/t,且系统运行稳定,安全性高,正逐步被推广。  相似文献   

6.
彭延松  郑乾里  张睿 《水泥》2023,(8):26-29
针对1#线水泥半终粉磨系统存在的流程复杂、系统电耗高、操作难度大等问题,新建2#线采用水泥联合粉磨系统,同时应用一套高效智能控制系统,无须远程调节阀门,只需要调整辊压机进料挡板、动态选粉机双转子转速以及风机转速,利用在线粒度仪、在线磨内负荷仪等设备,实现全系统智能调节控制,从而使粉磨系统实现节能降耗、低碳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出磨水泥温度是水泥制成系统的重要控制指标,其技术措施主要有风冷和水冷二类。文章简要介绍了磨内喷水的意义和目的,详细分析了开流磨和圈流磨采用磨内喷水的效果,及其相关参数间的控制和热平衡计算;同时就喷水方案及自动控制,喷水操作和应用情况等,也进行了概括介绍。分析表明:磨内喷水在降低水泥成品温度的同时,还能获得增产8%的效果,是最佳的降温措施;磨内喷水量随入磨熟料温度升高而增大;大型磨机在风速和磨内喷水量控制合理的情况下,可使成品水泥温度〈75℃。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国产大型水泥辊磨TRMK5041粉磨水泥的运行情况,在不使用助磨剂、没有磨内喷水的情况下,辊磨设备运行稳定,产量达到设计值,水泥以及混凝土的各项指标性能均符合国家标准,与同等熟料及混合材配比条件下使用其他粉磨工艺生产的水泥性能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水泥立磨终粉磨已经被实践证明了是工艺系统简单、电耗低、水泥质量稳定以及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多地得到水泥行业的认可.本文详细介绍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首台国产大型水泥立磨TRMK4541粉磨水泥的运行情况.在不使用助磨剂,没有磨内喷水的情况下.产量达到设计值,系统电耗比圈流球磨降低30%,水泥成品的颗粒分布和标准稠度需水量与球磨系统相当.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优良,立磨及系统运行十分稳定,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高长明 《水泥》2013,(1):30
从上世纪50~60年代生料立磨在国际水泥工业问世开始,之后经历了近20年的改进与创新,终于在1980年左右完成了立磨本身在机械设计、材质研发、制造工艺及液压件配套等方面的一系列完善与优化以后,立磨的运行可靠性得到大幅提高,衬板磨蚀寿命明显延长,粉磨电耗显著降低。直到1990年前后才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立磨在水泥工业生料粉磨领域获得了全面推广和普遍采用。到2000年,立磨在国际成套水泥装备市场的选用率在各种形式的粉磨装置中已占有1/3左右的份额,即生料粉磨占35%,煤粉磨占60%,水泥粉磨占15%,矿渣粉磨则处于起步阶段。实际上,立磨在国际水泥市场上全面推广时期是2000~2005年间,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