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的新途径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接地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新型接地方式,说明了该接地方式对可控消弧线圈(CASC)和选线装置的要求;介绍了一种新型配电网智能型快速消弧线圈和另一种配电网接地故障智能检测装置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运行情况,以及拟实现新型接地方式的试用情况.最后论述了该接地方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对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接地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新型接地方式与传统技术进行对比,并说明该接地方式对可控消弧线圈和选线装置的要求;介绍了KD-XH快速可控消弧线圈接地加快速选线跳闸的新型接地方式在电力系统的运用方案,以及在110kV变电站的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配电网中性点接地现状,简要介绍了KD-XH配电网智能化快速消弧系统的技术优势与运行性能,详细阐述了本公司独创的选线原理-"扰动原理"。通过应用KD-XH快速消弧系统和基于"扰动原理"的选线装置,能大大提高补偿网络选线准确度,并有望实现一种新型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配电网中性点接地现状,简要介绍了KD-XH配电网智能化快速消弧系统的技术优势与运行性能,详细阐述了本公司独创的选线原理-"扰动原理".通过应用KD-XH快速消弧系统和基于"扰动原理"的选线装置,能大大提高补偿网络选线准确度,并有望实现一种新型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以及经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的特点和选线方法以及适用范围。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方式的工作原理、选线电阻的选取原则以及闭锁保护的配置原则进行了详细论述,该接地方式既可提高单相接地故障自恢复概率,又可实现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是城市配电网一种较为理想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配电网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接地方式——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分析其运行原理和选线电阻选择的依据,利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the 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ATP)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的接地方式能较好地避开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适于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混杂的配电网。  相似文献   

7.
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并联中电阻及其接地选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蓉 《上海电力》2005,18(6):633-636
随着近几年城市电网的快速发展及扩容,配电网大量采用电缆、绝缘线和中压环网设备,导致系统的电容电流迅速增长。分析了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特点及目前常用的接地选线方式。介绍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并联中电阻的单相接地选线方法,并阐述了采用该方法选线的准确性及在实际运行中获得的良好效果,证明它是确保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的一种值得尝试的接地选线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正确率低的原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即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方案,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高压电器》2017,(3):178-184
随着配电网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固体绝缘的电缆线路,传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灭弧措施暴露出诸多问题,已不能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文中研究了一种快速开关型消除弧光接地故障(简称消弧)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相对于传统消弧线圈的优点,对其消弧原理以及相应的故障判别、故障选相、故障选线等环节进行研究,提出了快速开关型消弧装置的动作流程,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快速开关型消弧技术原理的可行性和动作流程的合理性。结果说明快速开关型消弧技术在理论上可以达到快速消除电弧接地故障的目的,有助于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高电阻与消弧线圈并联的接地方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中性点经高电阻与消弧线圈并联的接地方式,比较目前系统中常用的几种接地方式存在的缺点,针对高电阻与消弧线圈各自具有的特点建议采用高电阻与消弧线圈并联的接地方式,充分利用电阻消谐及选线的功能和消弧线圈具有补偿电容电流的功能来达到补偿、选线、消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技术形态和设备形态不同于传统变电站的智能变电站实现消弧线圈的自动调谐控制和小电流接地选线功能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从智能变电站建设的要求出发,提出了消弧线圈及接地选线智能化实施方案.该方法借助智能变电站现有架构体系,增加就地智能单元并依靠IEC 61850标准实现智能测量和网络控制,满足消弧线圈和小电流接地选线的...  相似文献   

12.
胡言文 《广东电力》2005,18(4):69-71
针对原6kV厂用电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处理方法存在的弊端,简要介绍了KD-XH型智能化快速消弧选线系统的结构原理及使用特点,通过在韶关发电厂9号机组的试验情况,证明了该系统为查找、处理6kV厂用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提供了更安全、更迅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配电网中性点典型接地方式和复合接地消弧方式的接线形式。围绕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在广泛调研和梳理10 kV配电网典型网络结构及接入设备基础上,遵循现有电力设计标准规范,建立了反映配电网工程实际的精准仿真模型。分别阐述了转移接地方式和智能接地方式的工作原理,仿真分析了其故障处理过程,并提出一种利用本线路故障接地和操作接地的暂态信号首半波接地故障进行选线的方法,同时分析了过渡电阻对智能多模接地方式下零序电流保护的影响,为复合接地消弧方式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老型、新型消弧线圈性能特点的分析,结合当阳110 kV锦屏、岩屋庙变电站35kV消弧线圈设备选型及实际应用情况,论述了选用智能型消弧系统的必要性及高短路阻抗变压器式自动快速消弧装置结构简单、补偿精确、先进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消弧线圈智能化程度和动作速度的提高对选线难度的增加,以及现有小电流接地选线本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暂态零序电流识别故障线路的选线原理,用作经快速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接地的选线方案。该选线方案首先选出零序电流突变量最大的三条线路,然后在零序电流突变量积分取得极大或极小值时比较极性,从而选出故障线路。由于只用到暂态零序电流量,该选线判据不受PT异常情况的影响,可以适用于任意方式的不直接接地系统。理论分析和现场故障录波数据验证了新选线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多种形式的新能源、大量电力电子用户等越来越多的接入配电网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可能会导致接地故障电流中的无功分量、有功分量及谐波含量越来越大。采用消弧线圈的无源消弧技术依旧存在单相接地故障残流的无功分量、有功分量和谐波分量较大等问题。采用外加注入主动干预方式的有源消弧技术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有源消弧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综述,主要阐述了有源消弧装置结构和控制算法两部分内容。首先,从成本、优缺点、连接方式等方面对消弧装置硬件结构进行分析。其次,将电压消弧算法、电流消弧算法、综合消弧算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研究。最后从有源消弧技术的硬件结构和控制算法两个方面进行了展望,并给出了后续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基于模块化结构的消弧接地一体化装置,将消弧线圈和接地选线做成完全独立的两个模块,以提高应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模块之间无需相互通信,以零序电压作为同步信号,消弧线圈配合接地选线协调动作,使选线的准确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验室模拟电网接地试验和现场挂网运行情况表明,一体化装置电容电流测量、补偿准确,选线结果正确,应用灵活,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智能消弧系统及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在攀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分析,结合现场运行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变阻尼调匝式消弧线圈及接地选线综合控制器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17  
通过消弧线圈二次辅助绕组接入阻尼电阻的方法解决了阻尼电阻易损坏的问题。但是,当消弧线圈工作于不同的抽头时,其等效阻尼电阻将发生变化。对这种变阻尼消弧线圈的控制和阻尼电阻的选取要有新的原理和方法,文中给出了二次侧阻尼电阻值的选取方法,并提出变阻尼条件下通过测量中性点电流检测电网电容电流的方法。进而提出了消弧线圈单机控制和多机控制原理以及零序电流增量函数法接地选线原理,开发出变阻尼消弧线圈及接地选线综合控制器。成套装置已投入工业运行多年,装置运行稳定,补偿效果令人满意,接地选线准确。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配电网中存在的单相接地故障消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注入的配电网接地故障有源电压消弧方法。该方法通过向配电网中性点注入工频电流来达到单相接地故障消弧目的,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注入电流的参考值由二次注入特定电流的方法得到,将注入电流偏差信号通过比例谐振控制器,驱动逆变器开关管产生逆变电流,经滤波电路后注入电网中性点,抑制故障点电压和电流到零。仿真及10kV接地故障实验表明,该方法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能补偿配电网接地故障电流的无功电流分量、有功电流分量及谐波分量,实现瞬时接地故障快速可靠灭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