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笔者曾根据台湾投资者提供的台湾乌豆酱油酿造及品质要求,指导乌豆酱油的的投产工作。认为台湾乌豆酱油的酿造工艺,以陶缸为制醪发酵容器,按不同的原料重量和不同比例的食盐量分层下料,人为地塑造了一个有利于分解发酵的制醪系统。既保证了制醪发酵过程的安全;也有利于分解产物的溶解,有效成份的渗出,自然地形成一个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的制醪体系。从而,使传统的“前致油”工艺更趋合理完善。它的成功对我们在考虑;日工艺的改革和完善工艺措施方面都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上述,本文就台湾岛豆酱油工艺流程、制醒管理作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2.
膨化原料酿造酱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膨化原料在酱油种曲中的应用”(本刊1989,No.3)的续篇。前文指出,膨化原料应用于酱油种曲中,能提高种曲的蛋白酶活力。本文研究了应用膨化种曲酿造酱油,全部主料用膨化原料,添加膨化玉米,全制曲与半制曲对酱油出品率、全氮利用率及酱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膨化原料酿造酱油具有出品率高,节省能源,简化工序,风味独特,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廉价谷壳用于酱油的酿造闵光才(成都军区后勤部副食品加工厂611530)0引言谷壳是黄稻谷在加工大米过程中所获得的副产物,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近年来,黄豆、麸皮、小麦、食盐等酿造酱油原料上涨,致使酱油成本大幅度提高,这对酱油生产商来说,是机遇和困难同...  相似文献   

4.
赵德安 《食品科学》1992,13(9):56-60
酱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酱油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酱油中水分含量在70%以上,以就地生产为宜。我国幅员广大,人口分布密度很不均匀,酱油的每人每年平均消费量各地差  相似文献   

5.
史美权 《食品科学》1984,5(8):48-49
<正>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自实行各式各样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生活水平亦大有改善;因此,在农村中酱油供应的问题,亦较突出.有的公社,甚至生产大队也希望生产酱油,以应急需。但其中除生产技术和设备问题外,还牵涉到原料,尤其是蛋白质原料的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6.
多菌种酿造酱油的特点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多菌种酿造酱油是我国酿造调味品行业的一项先进技术。早在1980年上海市酿造科学研究所就应用沪酿3.042米曲霉和As3.350黑曲霉进行多菌种酿制酱油的试验,效果十分显著,故于1981年上半年陆续向全国同行业推广,受到不少单位的重视。十多年来酿造调味品刊物经常刊登多菌种应用于酿造产品生产的文章,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起到了很大作用。我厂于1996年下半年开始应用多菌种进行酿造酱油的试验,参考同行业的经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沪酿3.042米曲霉As3.350黑曲霉和As3.324甘薯曲霉三菌种混合制曲,低盐固态发酵工艺进行试…  相似文献   

7.
8.
酱油酿造菌种的筛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酱油生产中选育优良的菌种尤为重要,它关系到酱油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应用菌种选育技术,不断改良现有菌种和发掘新的菌种,而符合高产要求的优良菌种分离选育出来后,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环境中的某些  相似文献   

9.
10.
朱史齐5 固体曲酿造酱油二次发酵提高酱油风味试验  试验日期1979年11月。二次发酵是指淋出的酱油,未经灭菌即投入酵母等发酵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第二次发酵,也可调整到预期的氯化物含量后进行。结束后,再进行灭菌、沉清,以求提高酱油的风味。5 1 第一次试验出发酱油是经过10d酿造的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经调整氯化物为16%,样品各700mL。酱油原样封存。表1 试验内容试号加酱醪酵母加K氏酵母辅助因子备  注15%—糖液3%百分比对酱油而言。2—5%糖液3%  条件:品温30℃;周期15d。  试验结果:两个试号酱油的风味,均未见改善。5 2 …  相似文献   

11.
酿造酱油生产过程中应注重原料配比、应用复合多菌种制曲发酵、调控微生物发酵代谢过程、二次加工开发酱油新产品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方面,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酱油是东方国家特有的调味食品,为我国及日本等地人民生活必需品之一。我国酱油酿造的历史悠久,酱油厂遍及全国各地。现时全国县以上酱油厂有5000家,酱油年产量约250万吨,平均每人每年消费2.5公斤。而日本的  相似文献   

13.
在酱油酿造过程中,提高氨基酸生成率的同时也会增加铵盐的生成量,容易造成铵盐含量的超标而使酱油风味不佳。为酱油酿造企业研究了酱油中铵盐合理超标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将酱油pH值调至9.0置于65~75℃水浴中加热20min,或于80℃水浴中加热10min,再用乳酸将酱油的pH值调至4.7左右,可以去除过量铵盐,恢复酱油风味,且氨基酸受损率小。此方法可为铵协含量超标酱油的处理再利用提供了有效的依据,避免了可利用原料的大量浪费。  相似文献   

14.
酱油酿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原料、曲、醅、醪等几个方面出发,比较研究了酱油酿造的传统工艺和现行工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浅谈低盐固态发酵酱油酿造工艺规程张国春(青岛调味食品厂266001)采用低盐固态发酵工艺酿造的酱油,颜色深而鲜艳,浓度大,成本低,价格低廉,是众多消费者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进入九十年代,城市居民生活知识水平显著提高,认识到酱油色素对人体是无益的;再...  相似文献   

16.
酿造酱油原料最佳利用率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酿造酱油原料最佳利用率与其工艺条件有一定关系,如蒸煮压力、蒸料时间、发酵温度、冷却速度等。实验结果表明,蒸煮压力在0.15MPa、温度130℃、蒸煮时间30min、发酵温度45℃、加水量93%时原料利用率达85%以上。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通过控制工艺条件,可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消耗和成本。  相似文献   

17.
《食品工业科技》2004,(07):104-105
酿造酱油原料最佳利用率与其工艺条件有一定关系,如蒸煮压力、蒸料时间、发酵温度、冷却速度等。实验结果表明,蒸煮压力在0.15MPa、温度130℃、蒸煮时间30min、发酵温度45℃、加水量93%时原料利用率达85%以上。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通过控制工艺条件,可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消耗和成本。   相似文献   

18.
多功能发酵酿造酱油,是集固态、低盐、厚层发酵、原池浸出法于一体的发酵方法,也是由天然晒露法、保温速酿法、固稀状态发酵法、有盐无盐状态发酵法,以及浅层与厚层、移醅淋油和原池浸出法发展而来,是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装备相结合的一种酿造方法.多功能发酵法,一般市销酱油发酵  相似文献   

19.
酿造酱油呈色机制及色泽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酱油是中国的传统食品,近年来人们对酱油的着色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上色要快,还要求色泽红亮,故酱油色泽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文中对酿造酱油色泽的形成机理、酿造原料及条件控制对酱油色泽的影响、酱油色泽评价方法做一综述,以期为清晰了解酿造酱油的色泽形成过程及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提高酱醪质量生产高档本酿造酱油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通过改变和调整高盐稀发酵酱油工艺的发酵条件、管理方法、生产菌种以及拌曲盐水量、浓度等达到提高酱醪捏及生酱油出品率的目的,从而生产出高档本酿造酱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