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样  于东玖  赵乘 《包装工程》2020,41(14):73-84
目的基于双钻石模型,探析服务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的具体应用,以改善中国民宿服务体验为例,详细地讲解如何通过探索、定义、发展和交付四个阶段,展开服务设计实践。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深入剖析服务设计与双钻石模型的概念、设计流程、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在探索与定义阶段,采用移情画布、顾客旅程图、人物角色和服务蓝图等方法,深入洞察用户需求,确定服务痛点。在开发与交付阶段,采用HMW、原型设计、满意度调查、商业模式画布与故事板等工具,构建并检验服务优化方案。结论基于双钻石模型的服务设计流程与方法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能够提升中国民宿服务的信息交互和文化交流体验,为今后的服务设计通过双钻石模式展开设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与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2.
胡南  赵江洪  赵丹华 《包装工程》2023,44(2):197-206
目的 提出基于大数据的价值聚焦分析和设计方法,帮助设计师与企业解决有效处理和应用大数据,通过基于大数据的价值聚焦(商业价值、产品价值与用户价值)分析,锚定设计价值和产品定义,开发出市场热销与用户喜爱的“爆品”产品。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方法,研究大数据清洗获得价值聚焦及价值传受过程,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价值聚焦的前设计周期与设计周期产品设计方法。结果 以大数据的价值聚焦为理论基础,实现产品设计从大数据分析到价值聚焦再到设计方案的可行和实操流程,即大数据清洗、大数据分拣和大数据决策,挖掘商业价值、产品价值和用户价值以及相应的价值区间,提出从大数据清洗到价值聚焦(价值与价值区间),以及生成产品定义与概念样机的设计流程模型。结论 通过大数据价值聚焦生成设计价值和产品定义,回归设计问题与价值问题的本质,是完全面向市场,实现爆款产品设计的途径和设计方法。基于大数据价值聚焦的产品设计,是一种结构清晰、可操作性强的全设计周期的设计方法,可以透过有效的设计流程实现完整的价值传受。  相似文献   

3.
丁熊  任宇杰 《包装工程》2023,44(16):154-167
目的 基于定性与定量研究范式,探究中小学研学差异化服务策略及设计方法。方法 针对我国研学产品同质化问题,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用户深度访谈和三级译码步骤,在主题、课程、过程、方式4个要素的基础上,建立“服务策略差异化”与“服务设计差异化”2类差异范畴,从而构建“研学服务系统化差异”设计模型。基于问卷调查与统计学方法验证模型中四要素的认同度和准确性,并运用该模型设计出“蓝的实验室”非遗蓝染研学服务,通过二次问卷调查,将该概念方案与其他方案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研学服务系统化差异的可能性。结论 在定性研究和扎根理论指导下构建的“研学服务系统化差异”设计模型,能够有效帮助服务设计师设计出有较大差异化特征的研学服务方案。对设计模型和概念设计方案中四要素的两次定量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能为我国研学旅游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品牌标志再设计作业流程的创新方法;方法:首先论证品牌标志再设计业务属于服务设计定义下的服务范畴,再以荣威的汽车品牌再设计项目过程为例,研究服务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如何应用于复杂利益相关人背景下的品牌再设计流程优化。结论:运用服务设计的方法和理论对品牌再设计项目作业流程的创新有显著优势。服务设计的介入不仅能实现更彻底的品牌形象升级,而且能够在新的品牌标志与品牌受众之间建立更强的品牌凝聚力,其创新之处是首创地将品牌再设计业务作为一项服务来分析,指出了服务设计方法的介入能够提高品牌标志再设计作业流程的效率,提高品牌再设计服务的附加价值,同时也推动了服务设计应用范围向品牌标志案例范围的延展。  相似文献   

5.
丁熊 《包装工程》2023,44(6):25-32
目的 在服务设计与整合创新语境下,讨论如何实现服务价值共创的过程,以及如何评价共创的结果。方法 从顾客融入视角,根据卷入度的不同,将服务共创行为划分为“共同完成任务”的参与式共创、“建立长期关系”的融入式共创以及“获得短暂友谊”的其他类型共创;同时指出服务价值共创行为是多元的、复杂的,可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展开;建议从强度和时间两个维度来评估共创的效果。结论 服务价值共创“类型-维度-效果”研究框架的构建,完善了服务设计中传递阶段的理论基础,为服务设计师通过合理的流程和触点设计降低“服务体验不确定性”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吴剑锋  姚吉  卢晴淑  黄薇 《包装工程》2022,43(10):169-176
目的 对现有代年检服务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相关服务流程与服务内容进行优化。方法 引入过程链网络分析法(PCN)对现有代年检服务进行分解,梳理目标用户的核心痛点和价值主张,结合服务流程再造法(BPR),提出代年检服务设计策略。结果 流程烦琐、流程进度透明度低、代年检服务平台确定性弱、服务易中止等是现有代年检业务的主要问题,对代年检服务链路进行再造,提出减少用户独立处理步骤、增强用户的服务过程感知、强化平台服务确定性、减少服务中断等设计策略,以增加用户黏性。结论 在服务创新设计中,引入过程链网络分析法和服务流程再造法,通过对当前服务流程进行模块化的分解与重构,有助于聚焦业务痛点,洞察用户需求,制定有效的优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开放式设计在数字化形态下的服务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卓  李雪 《包装工程》2018,39(18):191-195
目的探寻数据信息时代开放式设计新的特点与内涵,分析其设计形态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以及新设计形态下的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以开放式设计数字化为研究基础,探究适用于现今阶段发展的设计思维、方法与框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实例研究法、系统分析法等分析开放式设计现阶段的新特点与新问题,以"数据库本体"思想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开放式设计服务模型。结论构建开放式设计服务模型,实则是在创造一种开发设计方法的创新工具,而设计师在此模型中的角色转换为"数据设计师",该服务模型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用于平衡输入要素、工序要素、输出要素之间结构组织关系的动态调节系统,能够为设计不断探究出新的方法、流程与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人工智能对齐的视角,探讨在人智共创中生成式AI模型如何对齐设计师的意图。方法 通过要素分析,以人工智能对齐问题中的可解释性与可控性为研究视角,探讨生成式AI技术作为辅助设计工具如何对齐设计求解过程中“探索-创新-评估”三个设计阶段的具体意图与需求,并分析对齐阶段中需要解决的对齐问题。结果 根据对齐阶段的任务构建基于人智设计概念表征交互式对齐方法、表征拓展方法与表征评估方法。结论 在三个对齐阶段中分别构建意图对齐、设计空间拓展和设计规则匹配这三种方法,帮助设计师构建可控、可解释的人智共创方法,从而构建可控、可信的人智共创。  相似文献   

9.
面向问题的产品设计创意过程探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对设计师创意设计过程及设计行为的研究,提出面向问题的产品创意设计策略,并依据这一策略将创意过程将分解成多个问题认知与动态行为片段,总结出问题-方案驱动模型,以期可以帮助设计师通过问题与方案的互相驱动不断地修正设计的方向,从而保障设计方案的创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医疗服务中的情境关系与接触点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曦 《包装工程》2018,39(20):133-139
目的 围绕一项医疗护理服务设计课题,探讨服务流程中不同情境之间关系及其关系相互影响下的设计解决路径。方法 借助广义交互理念与服务设计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输液护理服务后的问题聚焦,界定适度的设计原则,阐释全流程不同情境和连贯情境的多重交互关系及接触点设计考量。结论 服务设计实践需要反复聚焦于具象的微观事物和抽象的宏观系统,关注和理解整个服务特定情境下和情境间的行为、活动和关系,亦借由情境关系再定义下的接触点细节设计真正影响和改善服务参与者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刘琪  王超  支锦亦 《包装工程》2024,(10):412-419, 449
目的 遵照“以事实为依据”的设计原则,明确对列车样本展开设计分析的内容与标准,获得准确的体验需求。方法 首先基于哈森扎尔在情感体验方面的研究,提出正性品质理论模型及其需求洞察路径,用于分析、提取列车乘客的情感体验需求;其次利用Kano模型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最后以享誉世界的儿童列车“阿苏男孩号”对方法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 获得了22项需求及其优先级排序,总结得出儿童列车体验设计的策略:空间设计优先考虑提供就餐场所,以及针对用户分层做空间分割;设施设计优先考虑亲子互动性;涂装设计优先考虑“列车外壳”;服务设计优先考虑为家长陪伴提供条件。结论 该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洞察样本列车的体验需求及其优先级排序,能够为优化列车自身体验与指导同类列车设计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李僮  曹汝平 《包装工程》2019,40(10):18-21
目的探讨扁平化UI设计中的"诚实"性以及这一属性的视觉表达原则。方法从问题和概念梳理出发,首先探讨UI设计师的两个价值导向,即以用户为中心以及聚焦有价值的产品功能。前者的核心是诚实地与用户沟通,以便为他们带来更优化的服务方案和良好的体验;后者有益于设计师尽可能用简练的界面设计元素将产品的价值体现出来。随后探究了扁平化UI设计的五个表达原则。结论成本评估、去装饰化是UI设计的依据和理念,这一点显示出相应的"诚实"性。"诚实的设计"对于净化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等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彬羽 《包装工程》2019,40(14):7-10
目的 针对3DP技术融合文创产品设计的实践与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以作为表达和驱动创意的3DP技术智力,作用于设计思维,形成设计方法,3DP技术具有的快速成型功能,充分适应了设计师应用媒材思考的特点,在文创设计中自有其别具一格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重点分析了3DP技术融合文创设计的4个设计思维方式,即“命题与定义、直观呈现、体验式情境、优化与澄清”。结论 随着软件和计算技术的进步,3DP制造和材料成本的降低,3DP技术融合设计思维的设计方法,更好地帮助设计师进行正确的研究,创建原型,测试产品,发现并服务于用户需求,从而为文创产品设计的创客运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刘珊 《包装工程》2017,38(24):188-192
目的探讨过程链网络(PCN)分析法在餐饮服务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完整流程、步骤及效果。方法通过研究若干使用PCN法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模拟案例,指出该方法在应用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适用性、流程严谨及雇员角度,并以一个中式餐饮服务设计的实际案例来说明应用步骤。结论过程链网络分析法是一个强有力的服务设计工具,合理地运用它能够帮助设计师洞察机遇、激发创意及制定策略,并可获得不同程度的创新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逐渐形成一个老年人、外国人和正常人群融合一体的共生社会系统,借助科技手段,使导视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老年人感官相对应的知觉经验,引导正确的寻路行为。方法构建可预测未来趋势的模型研究,该模型由确立问题领域、焦点小组、PEST卡片制作与分析、聚类分析、用户体验地图构建、评价的步骤组成,探讨了老年个人专属导视系统的服务设计思路。结果基于现有地铁的数字化设施进行改造,通过硬件面做到定点投放,产生热点交互并提供自适应功能,构建交互式数字导视系统的设计假设。结论为老年人提供快捷且直观的导视信息,能够节约寻路过程中所消耗的脑力与体力,针对"未备先老"的地铁导视系统现状,具有现实指导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满儒  邓晓霞 《包装工程》2007,28(5):115-117
主要运用符号学原理来研究产品设计,把各种设计元素看作符号,研究产品符号的价值构成,产品设计的传达过程和编码规则,帮助设计者树立正确的设计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处理产品设计中各种设计元素的关系,指导设计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李昂 《包装工程》2012,33(10):147-150
针对当前设计类活动外延宽泛,而内涵模糊的现状,选定其价值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在对于设计概念演进的分析中,明确了设计活动"转化性"的行为本质和"引导性"的行为目的。将其价值组成进一步解构至由原型和传达形态综合生成与放大的过程,并在结尾部分浅谈了提升设计价值的路径。希望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能够将设计实践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The goal of the empirical study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styles of problem solving on the design process. Subjects worked on an adaptive design problem, as well as on two, complex nondesign problems. In analysing the design processes, the main focus was on the marks-on-paper which are created and used by the designer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urse of the design process in general and the use of marks-on-paper in particular depend on an individual designer's style of problem solving. Implications ;for design education and design suppor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