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实验测量的地基反力与地基梁沉降关系数据,分别将地基和梁之间的作用力与梁的挠度拟合成线性关系和三次多项式关系,推导出非线性弹性地基梁的有限差分法基本理论方程式,并用MATLAB软件编程解出数值解。算例计算对非线性弹性地基梁和经典线弹性Winkler地基梁的挠度、转角、剪力和弯矩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相对误差可达到10%~30%,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尽量考虑地基反力与沉降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地基沉降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喜斌 《山西建筑》2010,36(9):118-119
简述了地基沉降量的含义,分析了地基沉降计算的三种方法,即分层总和法、弹性力学公式、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的方法,指出在学习地基沉降计算时,重要的是要掌握地基产生沉降的原理、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及计算参数的测定和选用。  相似文献   

3.
姜婉青  魏纲  王霄 《市政技术》2018,(2):169-172
结合弹性地基梁原理与经验公式法,将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转化成沉降反力,并利用MIDAS-GEN软件计算沉降反力引起的建筑物附加沉降值。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对影响建筑物沉降值的3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得到与实测值比较吻合的计算结果;基坑与建筑物间的距离越大,则远离基坑一端的建筑物沉降越小;基床系数k的取值对建筑物沉降影响很大,随着k值的增大,建筑物沉降减小,首尾沉降差和倾斜角度也减小;在一定刚度范围内,建筑物刚度越大,建筑物最大沉降越小,且曲线形状趋于直线变化。  相似文献   

4.
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山西建筑》2010,36(13):84-87
分析了现行国家规范法计算地基沉降与弹性理论解在理论上的差异以及与工程实测沉降产生偏差的根本原因,阐明了基础宽度、基础埋深、土的泊松比等因素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并提出程序计算方法和修正的计算公式,以期指导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5.
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长距离建筑物移位时,地基加固设计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和工程造价。如何获得既满足沉降控制标准又能达到经济效益最优的地基加固方案,成为该类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依托龙溪塔移位工程,分析了软土地基上移位工程的控制标准,并采用E.Winkler弹性地基梁法对复合地基加固后的轨道梁的沉降变形进行验算。从控制地基及轨道梁沉降变形的技术经济角度考虑,通过调整桩间距和桩长两个参数对原复合地基加固方案进行了优化。龙溪塔的成功移位表明,在按承载力设计的基础上,采用沉降控制的优化设计可行,优化后的加固方案较原方案节约了42%的经济成本。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同类工程地基加固设计及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某高层住宅地基沉降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际工程的地基沉降变形计算和建筑物沉降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得出了地基压缩层厚度、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并推算了施工期和竣工后一定时期内的地基沉降速率和固结度。  相似文献   

7.
黄广军 《岩土工程界》2007,10(7):43-46,51
在沉降差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恒载阶段的沉降差法的简化形式,用于预测地基的沉降.理论推导、误差分析和工程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结果与浅冈法、三点法比较接近,而预测结果比浅冈法、三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郭建  岳涛  王军 《住宅产业》2013,(6):52-53
复合桩地基的沉降计算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采用等效天然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和加权模量沉降计算方法分别对CFG桩和素混凝土夯扩桩组合的复合桩地基沉降量进行计算,并与工程沉降的实际测量结果比较。结果表明:等效天然地基沉降计算方法计算值误差小,适合复合桩地基沉降计算.  相似文献   

9.
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影响的弹性支承分析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畅  郑刚 《建筑结构学报》2004,25(4):124-128
为了研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钢结构框架上部结构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将地基(或桩基础)模拟为弹性支座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将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进行整体分析。本模型的支座不均匀沉降将导致内力重分布,而内力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其支座的沉降值,需反复迭代计算,直至这种动态调整的过程达到稳定。针对某钢结构住宅试点工程,将本文提出的模型与常用的固定支座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固定支座模型与弹性支承模型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区别,不同弹性支承刚度下,不均匀沉降对结构的影响是不同的,且柱距本身是影响沉降差引起内力重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高速铁路试验段搅拌桩复合地基和真空预压软土地基路堤,在预压期及轨道结构荷载作用下的实测沉降数据,探讨了路堤荷载的实用简化方法、预压荷载及轨道结构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下卧层不同沉降计算方法以及真空预压地基再加载条件下模量的取值范围。分析结果表明:路堤荷载按高度进行等效,与实际情况更接近;利用实测数据反算了真空预压处理过的软土地基再加载条件下,沉降计算中模量的取值为原压缩模量的2.5~3.2倍;在预压荷载作用下采用Boussinesq法计算的下卧层沉降较采用应力扩散角法计算的下卧层沉降小,采用后者计算的复合地基总沉降与实测数据更接近;在计算轨道结构荷载引起的沉降时,分别采用附加应力从路基面和地基面扩散两种方式进行计算时,所得结果差异较大,前者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更接近。  相似文献   

11.
对工后沉降法确定卸载时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经常将剩余沉降用于卸载时机确定的现象,在分析剩余沉降与工后沉降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两者之间的换算公式。工后沉降法中最终沉降应是设计荷载——等载预压下所对应的最终沉降,对于超载预压、欠载预压,应根据监测资料确定沉降与填土高度的关系,从而根据超载预压、欠载预压监测资料推算得到等载预压对应的最终沉降量。对多土层地基,目前预测工后沉降的方法易导致提前卸载和实际工后沉降偏大,因此应分层确定工后沉降,然后累加得到总的工后沉降。  相似文献   

12.
对沉降速率法确定卸载时机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确定卸载时机的沉降速率法存在的缺点,推导得到沉降速率与工后沉降的关系式,论证成层地基也可采用沉降速率法,提出可以考虑超载、欠载、次固结等因素并适用于复合地基的确定沉降速率卸载标准的方法,试验结果和工程实践表明所推导的关系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某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后,地基发生了不均匀沉降。针对该结构的不均匀沉降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沉降差达到7%,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并指出相邻水池的影响是引起该水池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由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为该水池的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沉降速率法确定卸载时机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确定卸载时机的沉降速率法存在的缺点,推导得到沉降速率与工后沉降的关系式,论证成层地基也可采用沉降速率法,提出可以考虑超载、欠载、次固结等因素并适用于复合地基的确定沉降速率卸载标准的方法,试验结果和工程实践表明所推导的关系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地基沉降预测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射洪  袁聚云  赵昕 《工业建筑》2014,(Z1):738-741,681
地基沉降包括初始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对于软黏土地区,地基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占很大比例。目前,计算沉降量与时间关系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为依据固结理论并结合各种土本构模型计算沉降量的有限元法;第二类为根据实测资料推算沉降量与时间关系的预测方法。综述已有的各种地基沉降预测模型,将其分为六大类,同时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并提出将地基沉降预测模型应用于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概念,这对于研究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的时间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沉降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张仪萍  张土乔  龚晓南 《工业建筑》1999,29(4):45-48,57
阐述了灰色理论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并指出沉降灰色模型预测法与Asaoka法是一致的,从而为灰色理论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相邻建筑物对地基会产生附加沉降,附加沉降会导致既有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和开裂.但现有规范只能计算基础范围内的沉降,不能计算基础对相邻基础产生的附加沉降.本文依据弹性力学理论,运用MATLAB程序及ANSYS计算了一个实例,分析相邻基础对基础沉降的影响,并验算了预估是否考虑附加沉降的经验公式,最后总结了一些如何减少附加沉降...  相似文献   

18.
建筑物沉降量的灰色非等间距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灰色等间距GM(1,1)模型对恩施州电力总调度中心大楼的沉降量进行预测,其发展系数a=-0.023〉-0.3可用于中长期预测。从预测值与观测值残差的大小来看,拟合结果比较理想,说明该预测是可行的;相对累计预测、观测沉降量除两次观测外,其余均小于标准0.04mm/d,说明沉降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轨道交通6#线东山口站左线站台隧道采用盾构先行过站后扩挖方案修建,地面环境复杂,且建筑物桩基所处地层含水量高、孔隙比大,盾构隧道扩挖施工易引起较大地面沉降。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扩挖施工诱发地层失水引起的地表沉降以及现场扩挖施工变形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预测,并且运用叠加原理将得到的最终地表沉降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地层失水沉降及扩挖施工沉降比例为2∶3;盾构隧道台阶法扩挖上台阶施工地表沉降量较大,两台阶两部与两台阶四部扩挖法地表沉降差别不大,盾构扩挖法修建左线站台隧道最大地表沉降为右线CRD法站台隧道的65%;拱部大管棚、袖阀管注浆复合超前预支护增加了地表沉降槽宽度,减小了地表沉降量及倾斜;盾构轴线偏移方案减小了围岩塑形区范围,更好地发挥拱部超前预支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是确定其垂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以达到预防主体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危害建筑物安全、避免为工程建设带来浪费的目的,也为以后的工程建设,提供了类似工程控制沉降的建筑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