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艳琳  欧伟松 《广东化工》2014,41(21):156-157
剩余污泥处理处置费用是构成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好污泥脱水最佳投药量对于节省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通过烧杯试验探究了适合小榄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泥质的最佳PAM药剂型号,并对选定的药品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投加型号"5"药剂污泥成团持续次数最高,为最佳型号;脱水后污泥含水率随着药耗增加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当绝干污泥药耗为4 kg/tds时,剩余污泥含水率可由98.71%降低至79.55%,该工况下污泥处理处置成本最优。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泉州市中心市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以及如何优化选择处置方式,选用适宜污水处理厂污泥焚烧处置的蒸汽间接干化法和循环流化床焚烧工艺,对泉州市中心市区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先干化至含水率40%~45%,再进入焚烧炉与生活垃圾进行掺烧处置.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白龙港污泥深度脱水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1500 t/d(按含水率80%计),其中一半为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另一半为上海市区6座污水厂运来的脱水污泥,采用FeCl_3和石灰复合化学调理进行深度脱水。对主要构筑物进行了详细设计,设计出料泥饼含水率达到满足填埋处置泥质要求。结合工程调试和运行情况,对污泥深度脱水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及总结,为类似污泥深度脱水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阜新市某污水处理厂原污泥处理系统采用带式脱水机机械脱水,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80%左右,无法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3485—2009)的要求。为使污泥含水率达标需对原有污泥处理系统进行提标改造,改造工程中采用重力浓缩/化学调理/高压隔膜压滤机进行污泥深度处理。经调试运行,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达到60%以下的设计要求。该文对工程设计及运行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石灰稳定干化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污泥石灰稳定干化技术是近年来研究应用较多的一项城市污水污泥处理技术,该技术在方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成功应用实现了方庄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石灰稳定干化后,污泥含水率迅速降低到40%,污泥堆置8d后,含水率降低到5%;干化污泥有机物含量由45.58%降低到8.27%;堆置5d后,大肠杆菌和粪大肠杆菌未检出。  相似文献   

6.
按照IPCC提供的计算方法,选取符合我国国情的排放因子,以污水厂浓缩污泥为起点,比较了3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深度脱水+填埋、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从碳减排的角度提出了最优选污泥处理处置的全流程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浓缩污泥VS含量在50%~65%时,从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看,深度脱水+填埋路线是高碳排放处理处置方式,且会产生二次污染,应尽量避免;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和厌氧消化+脱水+干化焚烧+填埋/建材利用路线的碳排放强度仅为深度脱水+填埋碳排放的约20%,且后者略低。研究认为,浓缩污泥经过厌氧消化后干化焚烧,残留的焚烧飞灰建材利用是最佳的碳减排处理处置技术路线,且当浓缩污泥VS含量和污泥脱水后含水率达到一定要求时,可以实现污泥处理处置全流程碳中和,应加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炼油废水生化污泥含水率高、脱水困难等问题,进行了污泥絮凝处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是炼油废水生化污泥处理的理想絮凝剂。生化污泥经絮凝处理后,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和脱水性能,过滤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可从94%~99.8%降低到70%~85%,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和体积,便于运输和最终处置。  相似文献   

8.
不同泥质污泥脱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宇 《广东化工》2014,(11):80-81
文章通过小试和中试研究了调理压榨工艺处理不同泥质的污泥时的调理效果及脱水性能的差异。结果发现,使用相同调理剂进行调理时,不同泥质的污泥脱水性能差别较大。从平均过滤速度上来看,陕西地区的污泥(S3)最慢,广东地区的污泥次之(S2),江苏地区的污泥(S1)最快。小试和中试实验中,干基处理效率排序为:S1S2S3,调整调理剂配方至三氯化铁∶生石灰=4∶7(质量比)时,能使陕西地区的污泥(S3)干基处理效率提高至于S1、S2相当的水平。中试过程中,三种污泥的中试工作周期均在3 h以内,泥饼含水率均在60%以下,满足后续填埋处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水厂污泥避免了其他方式处置不彻底、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是一种高效的污泥处置手段.污泥入窑前的干化脱水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和电能,导致成本偏高.采用化学调质及机械压滤的深度脱水方式,先将污泥含水率降到55%以下,避开污泥的粘滞区,再采用废烟气余热进行干化,则可显著降低污泥脱水的成本.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污泥化学调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污泥深度脱水和普通脱水的区别,以期为污泥化学调质和深度脱水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英柱  钟长文 《广东化工》2016,(13):43-44
制革工业飞速发展,制革污泥处置是行业内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含水率高,铬含量高,脱水性能差,成分复杂,是制革污泥无法直接进行处理。如何改进制革污泥的脱水性能,成为污泥处置与再利用的技术关键。本实验使用超声耦对制革污泥进行处理,研究经过处理后制革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当使用频率为53 k Hz、声能密度为0.08 W/m L的超声波对制革污泥持续作用5 s,使制革污泥破解1.79%,制革污泥的脱水性能达到最优化,CST从46.6 s降为40.6 s。  相似文献   

11.
邹博源 《净水技术》2021,40(11):110-114
我国市政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的主要处置方式为填埋,垃圾填埋场接受市政脱水污泥时,会设置污泥暂存坑存放市政污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暂存场中长期存有污泥,大量雨水渗入致使污泥填埋的稳定性大幅降低.取出稳定化的污泥进行脱水,可进一步减量污泥,又可腾出大量污泥填埋空间.对暂存库区污泥进行脱水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氨氮压滤液.为消除污泥储坑中污泥及其产生渗滤液对周围环境的危害,需同步处理污泥和渗滤液,以消除污泥储坑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危害.文中对白龙港污泥暂存场中所产生的污泥压滤液进行试验处理,经混凝沉淀、吹脱和氧化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可达到下水道纳管标准.通过开展填埋污泥暂存库区污泥处置成套技术研究与示范,为白龙港污泥暂存库区污泥消纳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丹丹  窦昱昊  卢平  黄亚继  周军 《化工进展》2019,38(10):4722-474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污水污泥的排放量逐年增加,环境问题愈发严重,污泥的处理处置成为焦点问题,污泥脱水是制约污泥处置处理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针对目前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开展,首先简述了不同来源污泥的分类及其基本特性,然后重点阐述了不同污泥预处理技术,分析了各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作用机理,并对各自脱水效果及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物理法中水热预处理对污泥的可脱水程度提升最大。较低声强、短时间的超声波处理对污泥脱水性能有着明显的改善。化学法在污泥过滤性能以及脱水速率方面有很大优势,酸碱处理后污泥zeta电位上升,污泥过滤性能及脱水速率得到改善。高级氧化法处理后污泥脱水效果高于酸碱处理,微生物细胞被溶解释放出有机物,可脱水程度改善。生物法处理污泥除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外,还有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但耗时较长。最后对污泥的后续脱水工艺进行综述,介绍了现存的主流脱水工艺,包括机械脱水、热干化技术、水热脱水工艺等;并针对不同的污泥后续利用方法,选取合适的预处理技术,提出相应优化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3.
王艳 《广东化工》2022,(17):144-145+129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无处理量逐年增加,污水处理厂每年的污泥总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大量的污泥需要妥善的处理处置。污泥深度脱水技术是通过物理、化学等技术手段将含水污泥中的水分去除,将其转化为固态或半固态的一种重要处理技术。围绕化学调理脱水、高压隔膜板框深度脱水、电渗透板框污泥深度脱水、生物沥浸深度脱水、超声波深度脱水等深度脱水技术介绍了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原理,总结了不同脱水方式研究进展情况。结合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对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与展望,以期促进城市污水污泥深度脱水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油田及炼厂产生的含油污泥均含有较高的水分,这些水分将会降低含油污泥的资源利用价值并增加后续的处理费用。本论文以辽河油田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车用废润滑油置换脱水技术对含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含油污泥的废油置换脱水实验结果表明:废油温度160℃,脱水时间15min,圆柱形含油污泥样品的直径为2cm是较为适宜的废油置换脱水条件。经废油置换脱水处理后的含油污泥,其含水量可从原来的32.51%降至痕迹,热值由原来的7,787k J/kg升至17,083k J/kg,热值增加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直接液化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泥、浮渣、盐泥、煤粉等混合污泥,采用污泥浓缩、离心脱水、污泥干化等技术,将污泥含水率从99%处理至15%,后进行无害化处置。详细介绍了污泥干化系统的工艺设备,并对污泥干化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改进。整套污泥处置工艺在煤直接液化污水处理场应用非常成功,显示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具有污染和资源的双重性,长期以来的重水轻泥思想致使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成为了我国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的短板。对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详细介绍了厌氧消化、好氧堆肥、干化焚烧和深度脱水等4条主流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及其应用情况,分析了干式炭化(热解炭化)、湿式炭化(水热炭化)、碳排放、区域污泥处理处置路线等研究热点。“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了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应通过碳排放指标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碳排放水平进行量化评估,以推动污泥处理处置朝着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污水污泥成分,综合考虑匹配、衔接、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污泥处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污泥产量的与日俱增,污泥处置问题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连续深度脱水+低温干化”污泥处理工艺具有能耗适中、运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单元为例,详细介绍其系统组成、工艺流程、系统设计以及运行性能与运行成本等,探讨该工艺在污泥处置项目上应用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将污泥含水率由98%直接降低至30%以下,且运行成本低,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就地分散处理处置。该工艺将为污泥处理行业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周成才 《广东化工》2011,38(7):102-103
在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东莞市污泥处理处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比较了多种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分析了多种污泥处置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建议采用污泥高干深度脱水+生物干化+烧制水泥工艺和污泥脱水制粉工艺做为东莞市污泥处置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许太明 《净水技术》2020,39(z1):143-146
介绍基于低温真空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装备的污泥脱水干化减量系统解决方案。与传统的污泥脱水+干化"两段式"工艺相比,该技术方案进行了全面创新,攻克了污泥等物料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难题,可将污泥含水率由90%~99%一次性降至30%以下,具有技术领先、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环境友好、智慧高效等特点与优势,符合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含油污泥的特点以及除油脱水方法的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油污泥主要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以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文章综述了含油污泥的产生方式以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含油污泥的常规处理方式和机理,分析和探讨了现状含油污泥除油脱水的常规工艺效果。通过分析表明,各种处理方法对含油污泥的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因此,在选择工艺时,必须从污泥的特性、有无废热可利用以及整个处理、处置系统的关系等方面综合考虑合适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