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茁  邵蓊  李鑫  佟晓宇 《辽宁化工》2013,42(4):374-375,385
通过先进的环氧树脂内衬技术在二次供水储水池应用,解决二次供水储水池混凝土材质在水中长期浸泡造成污染问题,实现二次供水水质提升,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社会效益显著。同时解决储水池渗漏,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安全是上海城市安全的最重要基础之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十一五”以来,上海市供水安全保障在水源、水厂、管网、二次供水以及龙头水等全链条各个环节积累了大量的关键技术、示范应用等科研以及管理运行成果。在水源地原水改善、水处理工艺提升、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二供改造和运维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很多突破,不断提高了居民供水水质和保障能力。在政府、企业以及行业的共同努力下,饮用水综合合格率由2010年的91.77%提升到2020年的99.79%,臭和味合格率由84.19%提高到98.37%,显著提升了上海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和饮用水品质,保障了2 400万人口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3.
城市二次供水系统水质管理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怡  周文琪  陶诚 《净水技术》2012,31(4):24-26,108
国内典型城市开展了二次供水水质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并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二次供水水质管理模式。上海市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加以保障,在水量供应和水质保障方面实行了专业化的操作流程,并制定了相关规范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4.
二次供水是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供水的重要环节之一。二次供水污染问题会威胁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可从改善二次供水贮存环境、消毒技术和使用无负压技术这三个方面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斌 《净水技术》2022,41(2):40-46,173
自来水末端用户小区水质和居民龙头水息息相关,为了提升小区供水水质的精细化管理,以上海市饮用水地方标准为基础,构建评价上海市居民小区饮用水水质评价指数.该指数基于上海市二次供水行业检测要求和与实际影响居民水质的因素,综合选取了在线、实验室检测数据及小区平均水龄等多参数来构建上海市居民小区饮用水水质评价指数.基于小区实际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二次供水水质投诉情况的调查,找到困扰居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水质问题是黄水、红虫和异嗅异味三类,分别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源头到龙头全面加强的二次供水水质安全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上海2040年规划提出,要将上海建成国家经济中心和卓越的全球城市,要成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而饮用水水质安全与质量是卓越"全球城市"定位的重要衡量指标。本文针对上海市城市规划定位、上海供水水质现状,提出上海城市供水进一步改善水质、实施市政优质饮用水的必要性和技术途径,特别针对地方水质标准制定和实施市政直饮水的技术保障措施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和水厂集约化发展,供水管网规模逐步扩大,输配距离增加,停留时间延长,水质在管网输配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恶化。面对高品质饮用水的供水目标和要求,亟需加强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能力。在"十二五"水专项供水管网水质安全多级保障与漏损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协同管网多级消毒、冲洗、修复,集成供水管网水质调控技术,有效保障供水管网运行安全,为供水企业提供管网运行维护和管理的措施及依据。  相似文献   

9.
太湖流域是我国典型的水质缺水型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面临较大挑战。"十三五"水专项"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技术与综合管理技术集成研究"课题梳理了太湖流域饮用水专项实施以来的课题及关键技术,针对太湖流域水源水质特征和区域供水特征,通过水源水质评估、关键技术遴选、工艺协同优化和示范工程验证,形成了针对太湖流域三类典型水源水质特征的分类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了典型和新型污染物的协同控制,以期为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为国家饮用水安全保障战略实施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蒋增辉  李青松 《净水技术》2011,30(5):130-133
构建科学合理的水质安全管理检查方法,不断完善和发展供水水质督查体系是安全饮用水保障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净水关键环节、水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水质标准执行、水质突发事件、净水材料和药剂、水质投诉处理等的研究,提出了水质安全管理检查的流程和具体内容,认为水质安全管理检查应列入供水水质督察体系中,为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管理提...  相似文献   

11.
于海涛 《净水技术》2013,32(3):89-90,J0001,J0002
通过研究当前城市二次供水改造方式,指出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供水水质保障、安全供水、集约管理、降低能耗的二次供水区域优化整合方案。示范工程实例表明,二次供水系统区域优化整合后,水质稳定保障率高,月检综合合格率达到100%,降低能耗30%以上,并简化了管理。  相似文献   

12.
确保供水水质安全,进一步提升饮用水品质已成为供水行业和城市管理的一项紧迫任务。以广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的实践和探索为例,在供水设施不断升级改造的同时,结合水源和用户终端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从水源和用户终端监测评估、二次供水监管、水质公示和用水科普等方面着手加强供水水质保障,不仅为广州市主城区供水水质安全提供有力支撑,还进一步提升了用户龙头水水质和用水满意度,其经验可为其他供水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强制性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完成修订并已进入报批程序,修订后的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加至106项。据介绍.修订后的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国霖  孔玉明 《化工设计通讯》2022,(10):186-188+197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促使二次供水更加普遍。但受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不完善与设施产权管理分散及设施维护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加上城市供水安全中对二次供水污染问题的监管和治理工作忽视,促使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情况相对普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扰乱居民生活秩序。因此,主要对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的现状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以完善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宛中华  章万喜  黎忠  乐杰友 《广东化工》2012,(4):254+256-254,256
文章分析了珠三角城市群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现状及其成因,并分别从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水源地水质保护、水源地保护区管理、水源地保护工程措施和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等方面给出了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保护的对策措施,最后提出了实施分质供水是解决珠三角供水问题,保障珠三角供水安全,特别是饮水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净水技术》2021,40(6):167-172
作为超大型城市,上海通过持续建设形成长江水源供水系统和黄浦江水源供水系统"两江并举、多源联动"供水格局,并通过水专项支持实现了"十一五"关键技术点攻关和"十二五"供水线技术综合示范,构建了长江青草沙水源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上海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和饮用水品质."十三五"期间,上海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确保水资源供给安全,健全城乡供水体系,提高入户水质,至 2035年全市供水水质达到国际先进标准,满足直饮需求.为改善黄浦江供水系统水质,2016年12月黄浦江上游太浦河金泽水库建成通水,日供水规模351万m3 ,供水覆盖上海西南五区670万人口.  相似文献   

17.
水箱调蓄的二次供水普遍存在水中余氯衰减过量水质不达标情况,为减少水箱余氯无效衰减,控制二次供水水箱水龄,能保障水质安全。水温作为影响水箱水余氯衰减的重要因素,对二次供水水箱水龄也存在影响。为研究保障水质安全的二次供水水龄,课题通过可调控水温实验平台,模拟不同水温下水箱静态工况余氯衰减情况,探究水温对二次供水水箱水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对二次供水水箱水余氯衰减影响显著,水温较高时,余氯自分解在水箱水余氯衰减成因中占有较大比重;消耗相同余氯量时,28℃所需时间为10℃所需时间的三分之一;根据水温与二次供水水龄之间的关系,水温升高时,相应下降二次供水水龄,控制水箱余氯消耗不过量。  相似文献   

18.
张骏鹏  王一廉 《净水技术》2023,(1):69-74+152
对上海某区域管网9个管网采样点和13个二次供水采样点,进行30项水质指标,包括化学指标、生物指标、感官指标等连续一年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目前浦东供水片区的主要水质安全风险点为微生物指标;其中,菌落总数和异养菌菌落总数受季节影响较大,夏季在居民龙头水处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针对二次供水不同供水单元研究结果表明,水池水箱、街坊管道和立管均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其中工频加水箱供水模式4~6楼用户龙头水质存在较高的生物安全风险。针对528个样本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指标主要受总氯和温度影响,因此,通过小区改造控制余氯衰减是保障二次供水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528个样本数据,统计分析针对不同菌落总数达标比例的总氯控制限值,总氯质量浓度需≥0.09 mg/L时,95.20%样本细菌总数达标;总氯质量浓度≥0.15 mg/L,97.55%样本细菌总数达标;总氯质量浓度≥0.30 mg/L,99.07%样本细菌总数达标。针对不同供水区域的总氯情况,选择相应的改造模式,降低余氯衰减的速率,是提升水质安全保障的重要途径,该研究为后续二次供水改造及水质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尧桂龙 《净水技术》2024,(3):1-6+38
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供水行业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饮用水的高品质供给。在水源、水厂、管网等环节提升改造的同时,二次供水“最后一公里”环节成为目前高品质饮用水建设的重点与焦点。目前老旧小区实现高品质饮用水入户的工程建设与改造还缺少相关成熟经验,也没有统一的实施路径。文章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调查分析与试验研究,分析了现状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供水模式优化、涉水材质选择、标准泵房建设、系统水龄控制、智能监控管理等二次供水入户工程改造实施策略与技术要求,供相关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浙江省建设了大量农村饮用水工程。由于抗污染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等特点,陶瓷膜技术已在浙江省多个地区开展实地应用。文中从水源特点、供水工程特点、供水工程控制技术与建设运行成本等方面总结了浙江省农村地区的供水特性,并以小规模农村供水站为例,分析了陶瓷膜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应对农村微污染水源条件下的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