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为深入研究飞行器控制理论、控制技术与工程应用的新结合点,交流飞行控制方法的深层次机理、模型特性中的物理机理问题,探讨飞行控制中的新方法、新思想、新概念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新方向,由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主办、先进制导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承办的2015年临近空间与空天飞行器控制技术研讨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2月27日-28日,中国临近空间与空天飞行器控制会议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胜利召开。会议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子才院士、中航工业集团李明院士,以及来自军队、军工集团公司、科研院所及全国多所高等院校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共计150余人参加。此次会议由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发起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先进制导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旨在深入研究飞行器控制理论、控制技术与工程应用的新结合点,交流飞行器控制方法的深层次机理、模型特性中的物理机理问题,探讨飞行控制的新方法、新思想、新概念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空天飞行器特点、优势及发展现状,通过飞行任务形态分析可以看出,空天飞行器面临复杂的环境特性、任务特性及对象特性。在此基础上,概括了面向空天飞行制导控制面临的技术挑战,包括复杂的动力学特性、多约束强耦合轨迹特性、高要求的稳定控制和高难度的探测与识别等,最后针对技术挑战对后续发展方向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高速武器平台网络化的背景下,对于高速滑翔飞行器(以下简称“高速飞行器”)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多约束下的制导方法,而是亟须破解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技术难题。通过总结部分军事大国研制高速飞行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多飞行器协同作战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而引出研究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技术的必要性。随后分别对编队通信保持控制技术、带飞行时间约束的协同制导控制技术以及带飞行角度约束的协同制导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为多高速飞行器协同作战探索解决思路,最后对多飞行器协同制导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控制技术研究成果的回顾,介绍了高超声速飞行器独特的动力学特性,并分别从动力学建模及特性分析、轨迹优化与制导、稳定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当前达到的技术水平、关键控制问题及存在的难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高超声速飞行器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未来发展需求,对制导控制技术后续发展方向提出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制导与控制技术在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中的作用以及临近空间高超声速制导与控制技术当前面临的挑战,综述了主流的制导与控制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再入飞行器各项特点的基础上,从总体技术、制导控制技术和目标探测技术三方面探讨了当前的精确制导技术,为再入飞行器精确制导技术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空天飞行器的特点和大气传感系统的技术类型,调研了国外典型空天飞行器的大气传感系统技术,明确了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技术适合空天飞行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的组成方案,并针对空天飞行器的特殊需求,梳理了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气动技术的研究对于认识空天飞行器飞行环境和发展其他关键技术有巨大推动作用。根据空天飞行器的任务环境及外形特点分析了空天飞行器研究涉及的高温/稀薄等复杂流动机理、复杂耦合环境下气动特性的预测与验证、大空域宽速域高升阻比气动布局设计等三个气动方面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需开展的关键技术,为后续空天飞行器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近空间是当前航空航天领域发展的研究热点,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对于未来空天一体化作战、防空防天反导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简要介绍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现状及其应用前景,对其总体设计、材料、动力、导航制导与控制、平台及武器载荷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基于在线轨迹生成的空天飞行器末端能量管理段预测校正复合制导方法,解决了传统制导方法实现复杂,鲁棒性不够强的问题。首先,建立能量-高度/航程的走廊和特征剖面,将制导问题转化为高度控制和航程调节问题;然后,研究了捕获转弯航向角迭代搜索算法,在线完成地面航迹生成和航程预测;最后,基于在线生成的航迹和预测的航程,设计了减速板开启角度和飞行器高度对航程联合校正的复合制导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存在参数不确定性和初始状态偏差的情况下,该制导方法依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2.
空天飞行器在维护国家安全、应对潜在空间冲突、获取太空战略资源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重点面向空天往返飞行器安全运行的重大需求,对空天飞行器的威胁轨迹预测、行为决策、轨迹优化及姿态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在空天飞行器威胁轨迹预测方法上,分别从基于模型、基于概率统计和基于神经网络的轨迹预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在空天飞行器行为...  相似文献   

13.
对翼身组合体、融合体和乘波体等三种高升阻比空天飞行器外形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的任务使命提出了不同的空天飞行器外形方案,并对空天飞行器外形设计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超低空飞行问题,阐述了有人机、无人机、导弹相关领域技术发展及应用情况。围绕基于数字高程图的超低空飞行制导控制技术、基于单目视觉的障碍物探测及深度估计技术、飞行器视觉辅助超低空飞行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了相关算法研究进展。最后结合相关领域研究工作认识,总结了飞行器超低空飞行技术后续研究重点,对提高未来飞行器突防能力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征文通知     
各科研单位、高校:为配合“2020年第一届常规飞行器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召开,现开展征文活动,通知如下:一、征文范围围绕常规飞行器未来发展,主要征集如下方向论文:1.体系协同技术方向,2.新概念飞行器总体技术方向,3.飞行器总体设计技术方向,4.先进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方向,5.综合保障技术方向,6.其他相关方向(可与会务组联系沟通)。  相似文献   

16.
临近空间领域面临的重大控制科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临近空间高超声速机动目标实现大范围机动的要求,满足未来军事技术发展的需求,对近年来高超声速飞行器制导控制技术主要面临的四个科学问题进行了论述,包括侧窗喷流致冷多场耦合条件下侧喷干扰效应机理与分析方法、非弹道式机动目标跟踪与轨迹预测方法、大空域宽马赫非弹道式机动目标多约束中制导控制机理及方法,以及高超声速机动目标高精度末制导控制机理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四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并对四个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阐述,以期对未来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飞行器集群自主协同作战具有智能化、高效性、自决策、抗干扰等优势,是未来空战的重要发展方向。首先,分析了目前多飞行器协同作战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多个飞行器以编队形式进行协调与配合,可有效提高命中概率和作战效能。其次,综述了多飞行器协同作战过程以编队控制、协同制导、协同估计为核心关键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的最新进展,概述了其发展历程。针对飞行器集群协同作战关键控制技术,分析梳理了相关的技术难点。最后,对飞行器自主集群协同控制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协同作战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无动力再入建模及耦合特性分析。基于空天飞行器在高超声速状态下的气动力及气动力矩参数数据,采用神经网络拟合并建立气动参数模型。分析了飞行器在最大升阻比下飞行时舵机对弹道的耦合特性,以及气动力对姿态角速度、姿态角速度通道之间的耦合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高超声速飞行器模型是一类参数时变、强耦合的复杂非线性系统,该模型可用于弹道优化、制导律及姿态控制等问题的设计及研究。  相似文献   

19.
X-33是美国在1996—2001年研制的一种亚轨道可重复使用空天飞行器验证机,主要目的是降低全尺寸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研制和使用风险。尽管X-33最终下马,但其研究过程中不乏成功之处。结合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2011年发表的对X-33空天飞行器项目的总结,全面展示了美、欧等西方国家对空天飞行器的研发现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分别从助推-滑翔飞行器、吸气式动力巡航飞行器和空天往返飞行器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外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并总结了国外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动力系统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