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漫漫历史长河中,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发展谱写出一曲曲欢乐的颂歌。21世纪的光辉赋予了古老的北京以勃勃生机,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北京传统中轴线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她向北延伸至奥运公园,向南延伸至南苑,全长25公里,成为独一无二的城市轴线。欢乐颂——主导概念的引入回顾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我们在奋斗中走过专制,留下秩序;走过民主,留下自由;抛弃失败和悲伤,走向胜利和欢乐。北京城市中轴线作为我们不断探索前行的空间载体,深刻地展示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已然步入了21世纪殿堂的今天,在中轴线的空间大舞…  相似文献   

2.
一、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的规划设计任务书 在这次规划设计方案征集的《规划设计任务书》写着:“5.功能定位和规划设计指导思:……5.2.2延续和发展城市中轴线,体现文化内涵。北京的城市中轴线既是传统的轴线,更是不断发展的轴线。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伟大的城市,总是有它独一无二的城市中轴线。在城市发展史上,轴线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时所采用的普遍方式,是城市的生命线,是同时代各国城市发展及其规划、建筑师的最高水平体现,也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城市文化标志。一个城市的中轴线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和变迁,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品位。世界许多历史名城——北京、罗马、巴黎、华盛顿都有其独特的城市中轴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国的传统城市,对轴线的刻意追求和创造与整个城市的布局密切相关。即按照一个理想范本,不断探索表现集权统治和宗族礼法的城市中轴线系统,最终达到美学上的高度一致与和谐。北京传统中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中轴线建设的集大成者,初步形成于元大都时期,经明清两代的发展建设并保留至今。其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以紫禁城为中心,以景山为制高点,两侧文物建筑众多,空间收放自如,景观变化万千。“这是一份伟大的遗产”。统领整个城市的中轴线,正是北京城市规划的精华所在。城市已迈入21世纪,我们必须认知这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轴线在未来发展中的问题,立足于长远的、整体的和具某种理想色彩的战略设想,广泛借鉴国际经验,解决北京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和长远的矛盾。这正是此次进行北京中轴线城市设计之目的所在,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理想的北京城市中轴线的期待。世界上距离最长、最伟大的贯穿全城的7.8公里南北中轴线,曾给古老的北京带来无尚荣光;而今,纵横25公里的恢宏的北京城市中轴线,必将给我们的城市带来更多的梦想。 ——编者北京城市中轴线既是传统的轴线,更是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路珂 《城市规划》2003,27(4):37-44,51
北京旧城传统城市中轴线作为北京旧城总体布局的核心 ,在北京市的历次规划中都是保护和发展的重点。本文从轴线的概念出发 ,运用文献、实证和比较的方法 ,指出北京城市中轴线区别于其他城市轴线的特征为 :第一 ,城市轴线在不同的尺度层次上存在等级的秩序 ;第二 ,在每一个尺度层次上都自北面发端而向南延伸。通过对中西方都市轴线发展过程的分析 ,从对称、方位、方向、功能、延伸、层次几个方面归纳了中西方城市轴线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张妍 《建筑与文化》2023,(4):109-111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域,统领城市功能与空间格局,体现北京城规划秩序思想的文化特点。近年来,北京中轴线申遗在即,中轴线遗产价值的挖掘为北京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北京中轴线的历史资源所构成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在全球有突出的显示度,其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也是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历史的维度,对北京中轴线的发展史和遗产价值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在中轴线申遗背景下,应注重其轴线格局所形成的价值特征,分别为:以中为脉,并存秩序;融合山水,顺应地形;活态遗产,继承形态。构建城市形态-景观-文化资源一体的城市遗产价值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深圳CBD中轴线公共空间规划的特征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深圳CBD中轴线公共空间的规划特征与规划实施案例。中轴线是CBD公共空间的一条"脊梁",是交通轴线、多功能轴线、立体轴线、景观轴线、文化轴线,中轴线城市设计的历史经验具有示范作用;中轴线实施过程曲折漫长,其深刻教训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8.
我们眼中的北京城市中轴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0月,AS&P建筑事务所接受了一份非同寻常的委托。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请我们提交一份有关北京城市中轴线城市设计的报告。一方面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另一方面也意识到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毕竟规划区域相当庞大,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且该项目提出的要求远远超过一般的标准。该项任务的重要性还不止于此。北京城市中轴线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最重要象征之一,聚集了诸多著名的重要建筑和场所,如紫禁城、毛主席纪念堂和天安门广场等。位于旧城内的中轴线长7.8公里,可作为历史的延伸。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中轴线向南、北…  相似文献   

9.
邓东  范嗣斌 《城市规划》2003,27(B06):82-84
北京市中轴线核心区南起规划南五环路,北至北五环路,长度约25km,核心区宽度约1000m(图1)。中轴线的中段是北京旧城传统城市中轴线,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建筑艺术线,以此轴线为脊梁的北京旧城的总体布局和城市艺术赢得了各种赞誉。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以及面临2008年奥运机遇,城市面貌处于快速变化中,如何进一步明确中轴线在北京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设计》2006,(3):36-38
一、总体理念 1、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延续历史文脉,尊重原居民的生活习俗。规划的城市中轴线是历史与现代的融合、新生与传统的互补。规划的中轴线就是新埠岛的历史轴线:过去→现在→未来。  相似文献   

11.
高德龙 《特种结构》2000,17(2):44-49
近 10年来 ,浅埋暗挖法在北京市的地铁建设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 ,为该施工方法在城市闹市区工程建设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这里结合北京地铁复—八线等典型工程的施工情况 ,概括性地对浅埋暗挖技术的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总结了经验 ,提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北京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已日趋完善,然而主流文化保护却面临城市空间特色丧失和城市文化趋同等问题。保护北京城不是保护一个纪念品,我们要保护的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城市,保护城市发展所传承下来的物质载体与精神内涵。只有将文化精神层面的保护与传统建筑物质层面的保护相结合,才能真正保护好一个“活”的北京城。本文引入了“亚文化”的概念,试图从北京民俗文化、北京人生活情趣为线索,探寻失落的城市亚文化空间,将“亚文化”的发展思想融入到北京传统建筑的保护之中,寻求北京城亚文化空间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刘强 《中外建筑》2014,(10):66-68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小城镇规划管理在城镇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小城镇的现状,揭示了规划管理病态产生的根源在于城镇规划管理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相互的文化生态链上存在缺位,探析了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小城镇规划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彭梅 《华中建筑》2009,27(1):187-190
为2008年奥运会而进行的北京城市中心轴线的改造,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轴线的关注;在外国人的意识中,北京的南北中心轴线是北京的象征。那么,未来它将以何种姿态存在才不失为古都历史与现代的象征?该文通过对大量档案史料和历史文献的整理,梳理出自元朝以来700多年,北京城市的中心轴线的发展与变化,归纳其历史变迁的趋势,对今后城市发展策略的提出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城市营造的重要基准与依托,是 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和中国智慧的典型代表。北京中轴线作为中 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巅峰之作,其确立、发展、营造与绿 色空间息息相关。在文化自信、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发展背景 下,绿色空间不仅是北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重要的空间构成要 素,更是传承东方智慧、展现首都形象、体现时代发展的重要 载体。基于历史文脉演变、中轴营城模式和现状发展评估等研 究,提出北京中轴线及其延长线绿色空间的发展重点,为保护 好、传承好、利用好重大历史文化遗产,明确发展路径,形成 了一套“HSSD”研究技术方法与规划逻辑体系,为风景园林 在文化景观领域的相关规划与研究提供支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志宪  虞孝感 《规划师》2005,21(4):25-29
规划和建设江苏沿江地区的城市走廊可以发挥沿江城市的整体效益,加速沿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达的沿江交通线及已建和在建的6条过江通道是构建沿江城市走廊的基础,规划建设沿江地区城市走廊的环境条件已基本成熟。沿江城市走廊可规划建设3条城镇密集的发展轴和3个联系密切的城镇组团,其中宁通、宁苏2条沿江发展轴是城市走廊的中心轴线。  相似文献   

17.
北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区的功能和人口远远超出了其承载力,以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向城乡结合地带的外缘空间拓展是解决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轨道交通房山线对外缘新城房山区空间发展的影响,探析轨道交通在北京外缘空间演变中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琳  陈前虎 《规划师》2006,22(9):79-81
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而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支柱.浙江省诸暨市牌头镇城镇建设存在着用地结构失衡、用地增长无序等问题,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为此,牌头镇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了代内与代际公平发展的两条轴线,它们是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城市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北京周边小城镇形态演变特征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北京周边两个县级行政单元——三河市、香河县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形态演变特征,发现北京周边小城镇城镇体系和城市用地演变都经历了类似的三个阶段。分析认为这种变化是在北京市场范围扩大至北京周边区域的背景下,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小城镇政府、小城镇居民、北京外溢的企业和开发商等多个建设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对北京周边区域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对北京周边小城镇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四川是一个移民社会,洛带镇是客家移民的“净土”。在那里比较顽强地显露出移民独特的“个性”:其物质形态反映在居住建筑上,完全大异于其他地区的模式;精神形态则主要表现在会馆建筑上。“会馆建筑”作为各省移民同乡聚会之所,是洛带移民社会最具代表性的物质见证,也是背井离乡的客家人在新环境中的精神认同和归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