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熔体粘度的测量,在粘度低于0.01Pa·s,温度超过500℃时,(?)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课题。各种测量方法中,以扭摆法应用较广泛。该法一直采用灯一尺结构读取数据。本文首次研制出了具有光电转换的自动记录衰减曲线的熔体粘度计。  相似文献   

2.
测量薄膜厚度及其折射率的光学方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椭圆偏振法、棱镜耦合法和干涉法测量薄膜厚度和折射率的基本原理和仪器组成,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指出选择测量方法和仪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型液体粘度自动测量仪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满足石油、化工各领域对液体粘度快速和准确测定要求,我们研制了压电陶瓷自激振荡式液体粘度传感器,采用这种传感器研制成功新型液体粘度自动测量仪,已通过鉴定,并用于石油部门。现已进行商品化生产。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为:动力粘度测量范围0~10,000mp_a·s(单传感器、单量程);测量  相似文献   

4.
常温液体粘度-密度-表面张力多参数快速测试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制了一种能够同时快速测量常温液体粘度、密度和表面张力的多参数综合测试仪。该测试仪以80C196KC单片机为检测与控制核心构建,粘度和密度的测量分别采用旋转柱体法和静力称衡法,表面张力采用一种新的测试方法——气泡幅频当量法。文中对各参数的测试原理、仪器总体结构、计算机测控单元等部分作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利用该仪器测定常见液体粘度、密度和表面张力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仪具有较好的测试精度和工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对标准规定的QJ型四点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介绍了3种不同的游隙测量方法:分体测量方法适用于大型四点接触球轴承的测量;位置极限法通过对轴承两侧装配高度极限值进行测量后计算出游隙,误差小但测量计算过程相对繁琐;同向端面高度差法可用凸出量、凹进量仪器快速测量游隙,适用于中小型四点接触球轴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带可调水平磁场的高精度高温熔体粘度测量仪在半导体熔体粘度测试中的应用。该仪器试验用料少、测试温度范围宽、磁场均匀可调、精度高。利用回转振动法对硅、锗等半导体熔体的粘度进行测试分析,获得许多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小孔综合檢测装置是由光学分度头、光学检验器等附件配合组成的。一般情况下,由于没有专用仪器和其它更好的测量方法,只能靠工艺来保证小孔尺寸,或者用针插法来测量孔径,但这都不太准确、可靠。而这种装置则是利用光学原理,通过光源把小孔形状反映到放大倍数的光学检验器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测量转速最通用的仪器是机械式转速计,但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不同测量场合的特殊要求,现已发展了多种非接触测量转速的方法,如:激光斑纹法、感应法、磁阻元件法及频闪法等等。这些测量方法能避免仪器同工件相接触,从而解决了对一些力矩较小或易变形的被测件进行测量的问题。但是对一些高精度转速的测量,现在普遍地研究得还不多,并且解决方法也较为复杂。我们研制了一种非接触式光电转  相似文献   

9.
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艺华  华泽钊  马永志 《现代仪器》2006,12(2):11-14,19
本文分析食品中水分活度,以及与含湿量、温度、玻璃化转化温度存在的密切关系;给出基于不同原理的测量方法,列举一些常用的测量仪器;指出现有测量方法、仪器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阚萍  贺晓春 《工具技术》2014,(10):86-89
用基础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对直线度误差进行评定。测量方法采用水平仪的节距法。数据处理方法采用两端点连线法、最小二乘法、最小区域法。每一种方法都分别用计算法和作图法评定直线度误差。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组数据评定直线度误差,其结果不尽相同,并对其精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应用这三种方法评定直线度误差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曹锐 《中国仪器仪表》2010,(2):40-42,48
提出一种可用同一种仪器测量所有电能计量参数的新的测量方法。讨论了基于这种测量方法的新型仪器的软硬件设计。最后给出了新型仪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2.
多燃料全密闭式重量法燃油消耗测量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分析了内燃机燃油消耗测量方法、原理、仪器和使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重量法测量原理的闭式油路系统的新方法。该油耗仪为内燃机工业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种燃料、利于环境保护、多功能、高精度、智能化的测量仪器,提高了燃油消耗的测量精度,改善了测量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X093J轴承径向游隙测量仪的测量方法比较先进,精度比较高。该仪器为行业游隙测值的统一铺平了道路。本文介绍了该仪器的测量方法、仪器基本结构及关键部件、技术指标等。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为了测量金属玻璃薄带的近零磁伸系数,陈笃行改进了小角转动张力磁化法,提出了一种测量λ_s 的大角转动张力磁化法。这种方法除了灵敏度较高,仪器构造简单,易于自制等优点外;还可研究λ_s 和角度的关系,因而在国内受到重视,被许多单位所采用。我们按照文献[3]给出的测量原理和方法组装的仪器实际使用中发现文献[3,4]给出的测量原理是正确的,然而在测量方法上却存在问题。按此方法在测量磁伸系数的饱和值时所对应的外场H_(xy)方向与原设定角度不一致。进一步分析发现原测量方法没有考虑到当外场H_(xy)为大角度时金属玻璃薄带退磁场对磁通φ_s 的影响,从而引起测量结果的混乱。本文提出了适合大角转动张力磁化法的正确测量方法,并研究了三种成分金属玻璃薄带λ_s 与角度的关系。二、实验结果和讨论1.原大角转动张力磁化法测量方法中的问题本实验所使用的仪器的测量原理和装置图均如文献[3]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将样品改为垂直悬挂,相应地将测量装置由水平放置改为竖直放置。文献[3]给出的测量方法为:在纵向饱和磁场H_(ys)下测量样品的饱和磁通φ_s(=μ_0M_sS),若M_s 与带轴纵向(Y 方向)夹角为θ,则...  相似文献   

15.
数控机床空间几何误差测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婧  冯其波 《仪器仪表学报》2017,38(8):1901-1911
数控机床是衡量国家制造装配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是反映其性能和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误差补偿是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一个主要途径和发展趋势,数控机床空间误差快速、精确测量是进行误差补偿、提高数控机床精度的前提与关键。如何快速准确测量数控机床各种误差成为国内外测量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重点,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测量方法和仪器。按测量仪方法及仪器与测量策略这两条主线,对现有数控机床空间几何误差测量方法进行较全面介绍,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液体密度测量是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本文介绍一种基于阿基米德液体浮力原理测量原油密度的自动测量方法和仪器,并论述了浮子-弹性体-电容传感器组成的复合传感器的原理及采用微机进行控制和数据处理.该仪器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宽、自动化程度高(自动测量、自动进行密度-温度换算和自动存储功能)等特点。该仪器不仅可以用于原油及其产品的测量,还可广泛用于化工、轻工、冶金、食品和医药卫生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在高效液和色谱仪中,保持柱温的恒定相当重要。柱温对移动相的粘度和溶解性能,色谱传质过程以及固定相(包括载体)的物化性能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柱温波动会使组份保留时间不易重复,基线发生漂移,甚至使仪器不能在高灵敏度下做微量检测。适当提高柱温能降低移动相的粘度和柱前压,在梯度淋洗及离子对色谱过程中还能缩短物理和化学平衡时间,从而能提高仪器的效能。但有些仪器没有柱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红细胞沉降率是临床诊断中需测试的一项重要参数 ,传统的魏氏法是一种手工测量方法且测试周期长 ,不适应大批量测试。运用映射函数和回归分析原理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该方法测试时间是魏氏法的一半、与魏氏法的相关性好。使用该方法构成的测试仪器经临床使用 ,测试稳定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范成法磨削与切入法磨削的原理不同,形成的加工纹理也不同。常规的粗糙度测量方法不能满足通过范成法磨削形成的轴承外圈滚道表面粗糙度的测量。针对以上问题,采用非接触式仪器CCI,对以前的粗糙度测量过程和方法进行改进,解决了用范成法磨削加工的轴承外圈滚道表面粗糙度的测量问题,提高了粗糙度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一、温度问题和能量方程 在一般教材中所介绍的流体润滑计算方法都是按等粘度进行的,即假定油膜各点温度相同。而实际上,由于摩擦热的影响,油膜各点温度是不同的,且高于人口处的供油温度,这样就使得油膜内的粘度普遍低于供油粘度,而且油膜各点的粘度值不同;进而影响油膜压力分布和承载能力。在高速重载条件下,摩擦热还将使得滑动表面热变形,甚至引起润滑油的失效。 除了极轻的载荷和极低的速度之外,油膜的温度问题都是重要的。考虑摩擦热的影响,流体润滑有两种计算方法: 1.按等效粘度的等粘度解 等效粘度是根据油膜温升确定的,为要决定温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