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距离跨采巷道的变形,主要取决于跨采工作面移动支承压力作用于巷道围岩上的量值,该量值的大小又取决于超前移动支承压力在煤层底板中的传播规律。历时10个月,对近万个实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规律,并对巷道进行了维护。  相似文献   

2.
近距离跨采巷道支承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近距离巷道的变形破坏,主要取决于采动作用下的跨采工作面动态支承压力作用于巷道围岩上的量值,而该量值的大小又取决于超前动态支承压力在煤层底板中的传播规律和范围。在柳湾煤矿的实例巷道中,对支承压力和巷道变形进行了观测,通过对近万个实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找出了其动态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巷道实施相应的维护,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受跨采影响岩巷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场监测成果为依据 ,分析了在移动支承压力作用下 ,煤层底板岩巷围岩变形规律 ,影响跨采巷道围岩变形稳定的地质因素 ,以及锚网喷支护的适应性 ;指出围岩性质是影响跨采巷道稳定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改善底板岩巷稳定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受跨采影响岩巷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现场监测成果为依据。分析了在移动支承压力作用下,煤层底板岩巷围岩变形规律,影响跨采巷道围岩变形稳定的地质因素.以及锚网喷支护的适应性;指出围岩性质是影响跨采巷道稳定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底板岩巷稳定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深井跨采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煤矿跨采过程中存在的工作面矿压显现加剧、巷道围岩难于控制等现实问题,结合具体工程条件,应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对上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点及围岩变形移动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出了工作面前方移动支承压力在底板的传播引起底板岩层处于应力升高区,位于该区内的底板巷道,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巷道依次处于原岩应力区、应力升高区、卸压区和卸压稳定区,且在工作面距离跨采巷道前后50 m范围内,应力集中程度较强。在跨采期间,巷道的主要变形发生在工作面跨巷道的时间段,2帮应力集中程度强于顶底板,并引起巷道一定程度的变形。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求底板岩巷围岩因工作面跨采引起的围岩表面位移变化规律,进行了巷道围岩表面位移的测定. 考虑到跨采时工作面移动支承压力对煤层底板岩巷的影响比较复杂,各种影响因素不断变化而又互相制约,我们选择地质条件及生产技术条件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537轨道下山进行了重点矿压观测,观测其受上部7319工作面跨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
孤岛综放面跨采软岩巷道附加压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东滩煤矿 43 0 3孤岛综放面开采情况 ,在分析 43 0 3孤岛综放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的基础上 ,研究了下部跨采软岩巷道围岩附加压力分布规律 ,为有效控制跨采巷道附加变形 ,保证工作面生产时巷道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孤岛综放面跨采软岩巷道附加压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东滩煤矿4303孤岛综放面开采情况,在分析4303孤岛综放面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下部跨采软岩巷道围岩附加压力分布规律,为有效控制跨采巷道附加变形,保证工作面生产时巷道的正常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下煤层开采引起围岩移动和变形,导致产生矿山压力.研究和掌握这种压力的性质及作用规律,是矿井技术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采区布巷的必备条件.本文对长壁采煤法采场四周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巷道布置的关系,作一简述.一、长壁采煤法采场支承压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1.采场上覆岩层移动的支承压力分布走向长壁开采时:采场上方的支承压力拱沿走向前后方的支承压力如Ⅰ-Ⅰ剖面,倾斜上下方煤柱内沿走向之变化如Ⅱ-Ⅱ剖面,处于采空区后方的支承压力呈衰减状态如Ⅲ-Ⅲ剖面.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在移动支承压力作用下,煤层底板巷道围岩的位移、应力和塑性区发展规律以及采煤工作面位置对其底板巷道围岩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跨采过程中,跨采对底板巷道的影响范围为采煤工作面前65m至工作面后25m,同时在应力增高区范围内的巷道围岩位移最大,在应力降低区范围内的巷道围岩位移最小,巷道围岩位移最大值发生在采煤工作面前15m处,最小值则发生在采煤工作面后5m处;在采煤工作面的推进过程中其下部巷道顶板、底板和两帮均处在不稳定阶段,可采用锚杆、锚索与注浆联合加固技术措施,以保证底板巷道跨采期间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