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2.
3.
在可视化微尺度燃烧实验台上进行甲烷和氧气的燃烧试验,利用高速数码照相机捕捉到了火焰面在微通道内的传播过程,测试分析了不同进气流量下反复熄燃火焰的可燃极限、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间隔时间,获得了反复熄燃火焰(Flames with repetitive extinction and ignition, FREI)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甲烷进气流速的增加,可以形成FREI火焰的氧气进气流速范围也在扩大;在甲烷进气流速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氧气进气流速的增加,火焰的传播速度也逐渐增加,并且火焰重复点燃的间隔时间呈现先变大后逐渐变小的规律,即火焰重复点燃的频率先变慢后又逐渐变快直至火焰熄灭。 相似文献
4.
5.
6.
多孔介质中预混火焰猝熄及自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多孔介质中预混火焰的猝熄效应,试验测定了一系列工况下泡沫陶瓷的猝熄直径和自稳定范围,为多孔介质燃烧器的开发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分析发现,猝熄直径受到多个参数的影响,包括:混合气体的流速u、预混气体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SL、燃烧室空管Re、预混气体的导温系数a、当量比φ以及多孔介质固体温度Ts。通过对多孔介质中燃烧的自稳定性试验研究,发现了多孔介质燃烧器中火焰稳定极限(吹脱极限和回火极限)与多孔介质平均孔径和气流速度及燃烧当量比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高功率传递齿轮现采用表面渗碳和淬硬。表面淬硬层深度是一个必须由齿轮设计者针对热处理过程规定的重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淬硬层深度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弯曲和表面(接触)负荷能力。小于或大于最佳值的不利于表面淬硬层深度将导致可达到的负荷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磁场影响预混火焰特性的研究,发现磁场的作用能够改变预混火焰的燃烧特性,使火焰的温度升高,同时火焰的直径也会增加,而火焰的高度有所降低.由此可使人们更精确地了解实际火灾过程中火焰的燃烧特性,掌握火灾的特点,为减灾和灭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燃气互换性与火焰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燃气品种增多,品质变化,燃气互换性和火焰稳定性成为燃气燃烧理论与技术中极有意义的课题。本文从火焰稳定、热负荷、排烟量3个方面来研究适合于锅炉动力及工业加热类的气互换性;推荐了BFG+COG置换COG的互换准则。 相似文献
14.
气泡雾化喷嘴燃烧产物成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用于研究气泡雾化喷嘴燃烧特性的圆柱形燃烧室.利用旋流配风器产生旋流数为1.3的空气旋流、并装设稳焰器来稳定火焰;利用热电偶测量燃烧室内温度、利用Testo350烟气分析仪对烟气成分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当过量空气系数为1.16时,产物中CO_2含量接近理论计算值;在过量空气系数为1.22附近时,烟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物CO体积分数低于200×10~(-6),C_m H_n低于500×10~(-6);H_2低于100×10~(-6);而主要污染物氮氧化合物(NO_x)低于70×10~(-6),SO_2低于60×10~(-6);随着烟气含氧量的增加,除NO_x之外的所有成分都呈现递减趋势,温度型NO_x却呈现小幅上升. 相似文献
15.
16.
管内爆燃转爆轰的热力学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说明了燃烧的两种传播机制,一种是燃烧自身的蔓延,国一种是由运动速度比火焰传播速度快的点火源引导而形成的传播,进而指出了可能存在的两种不稳定燃烧状态和两种极端物理过程的爆轰波,一种不稳定燃烧状态由爆燃加速到超过临界速度而致,另一种不稳定燃烧状态则由激波诱导燃烧引起,并采用简化理论计算了燃烧产物的压力和熵增随燃烧度的变化规律。由此出发,本文试图从热力学角度说明管内火中速及爆燃转爆轰的原理。爆燃 相似文献
17.
18.
建立了球坐标系下传热、传质、化学反应全耦合的煤粉燃烧数值模拟程序.通过煤粉与事先脱除挥发分的焦炭的对比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了挥发分火焰对碳粒表面一次产物CO火焰的点燃及碳粒燃烧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温实验及煤粉燃烧动态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不仅进一步验证了碳粒着火初期CO火焰所引起的颗粒高温现象,而且给出了挥发分引燃表面反应一次产物CO的直接证据.由于挥发分火焰的引燃作用,碳粒可以在较其非均相着火温度为低的温度下被点燃,阐明了Juntgen提出的联合着火方式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孔介质物理概念对1台双流程凝汽器的汽相流动与传热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冷凝器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凝结性气体积聚现象,从而导致了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恶化。对此提出了改进方案,即将抽气口处的挡板开口,从而将积聚的不凝结气体引出,通过数值计算证实该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