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基于诗歌创作从唐音到宋调的转变过程,探讨了梅尧臣作为一位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其诗学理念、作品本身和诗歌风格等方面对宋代诗人的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梅尧臣诗歌早期以模拟唐诗为主,呈现出"喜为清丽,间肆平淡"的特色。景祐元年后,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梅尧臣的诗歌创作在题材、手法和风格等方面逐步发生转变,渐渐走出了早期模拟的苑囿,对同时代及后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为宋调的开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宋代诗人梅尧臣一生创作了一百余首与饮食相关的诗歌作品,然而目前学界对这些饮食诗歌还鲜有研究,为弥补以往研究不足,文章尝试对梅尧臣饮食诗歌的艺术特色、思想感情和反映的饮食风俗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关于王士禛对西昆体的接受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西昆体源流问题的界定;对西昆体诗歌的批评及态度;诗歌创作与西昆体的相似性。王士禛从宗唐的立场出发,认为西昆体当是从李义山开始,并将"李商隐体"和"西昆体"视为一体。对西昆体的诗歌特点,评之以"工丽",肯定了西昆诗人用典广博和对仗精确的特点。在具体诗歌创作中,喜用僻事新字,主修饰,重用典,且好模拟,与西昆体的风格更为相似。  相似文献   

5.
梅尧臣在意象运用上并不热衷于某一特定意象,而是对某些意象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通过对其诗歌中使用率较大的“苍”、“楚’’和“洛”等意象群进行分析,探讨了梅诗从自然、文化色彩、心态情感上青苍老暗的色泽,以期促进对梅诗风格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气"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以"气"论文,古已有之。李白的诗篇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李白的诗文"气"味十足,其气奇,其气逸,其气壮;析而论之,有气骨,有气象,有气势,这也深深影响着他的诗歌风格。因此,以"气"从审美的角度来观照李白诗歌,可更深层次地发掘李白诗歌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7.
李白的诗歌是唐诗成就达到最高峰的标志之一,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明代"前七子"领袖何景明创作了大量诗歌,一般认为何景明受杜诗影响较深,其实除杜甫外,李白对何景明诗作的影响同样值得重视。正是因为对李、杜二人优秀诗歌传统的接受,何景明成就了其诗歌的独特风格及在明代诗坛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8.
吕本中是南北宋之交的重要诗人,他以"活法"诗论打破了江西诗派拙硬艰涩的诗歌风格。他的诗学思想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理清了前人诗学思想的局限;二是实现了"活法"的思想之活和诗法之活的统一;三是开创了领会和把握"活法"的途径。吕本中凭借其诗论和实践创作,在诗坛上兴起了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做的部分现代诗没有被收入诗集,散见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报纸、杂志。就目前可见的此类诗歌来看,这些诗歌的形式多样,内容绝大多数都指向抗日这一中心思想。这些诗歌未被收入诗集也具有不同方面的原因。同时,探究郭沫若抗战时期集外现代诗的风格特点也对理解郭沫若新中国成立后诗歌的风格特点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狄金森诗歌的语言风格、句法结构和音步韵律,可发现她诗歌创作的影响源有<圣经>、17世纪诗歌的风格和伊萨克·沃兹的赞美诗.  相似文献   

11.
论梅尧臣诗歌的艺术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平淡”更多的是指代一种诗美理想和倾向出发,根据梅尧臣诗歌的创作实践,考证出梅尧臣诗歌的艺术个性与其说是“平淡”,倒不如用“老健古硬”评之更恰当些,而且这种“老健古硬”艺术个性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分为三大阶段,对梅诗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积极实践闻一多的“三美论”,借鉴中国古典格律诗与西方诗歌在音韵与形式上的审美特点,其诗歌作品语言华美、题材多样、独具空灵、气质柔美。从美学视角出发,将徐志摩诗歌语言的审美特点分为音乐美、绘画美以及建筑美,基于这三种审美特点使徐志摩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为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对照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原文和英语译文,揭示在宾语省略这一方面英语和古代汉语之间存在的明显不同。遵循这一特点,有利于在翻译实践中达到翻译"信"、"达"、"雅"三个标准中"信"这一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以词名家,其诗歌却因诗集亡佚而多不被重视.其诗歌主题表现为个人感愤、闲适自得、参悟人生三个方面;与主题相对应,其诗歌风格也呈现出雄迈峭劲与婉曲反迭兼容、朴拙厚重与清新隽永并蓄、偏重理趣与说教直白共存三种风格.  相似文献   

15.
范仲淹欧阳修身世遭遇相似,政治上文学上有着紧密的联系,范重道、欧重文,二人的个性气质影响着散文的创作风格,本文着力通过赋文体裁来探求范欧二人散文语言的"异中有同,同中存异"。全文以政论文为主,将范仲淹"长剑出鞘"的语风和欧阳修"暗波汹涌"的语风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论说二人赋文风格产生的原因。分析赋文的语言艺术,阐释范欧古赋的异同之处。范欧散文具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以赋化散文《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为例,探讨文章节奏音韵的特点。最后,归纳出范仲淹散文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6.
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以其隽永的主题和"谜"一般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无数的读者和研究者。将诗人以死亡为主题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在格式塔心理学及格式塔意象理论的指导下,从诗歌意境和诗歌象征两个方面剖析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意象之美。通过对死亡意象的各个构成部分及层次的梳理,重构诗歌中"死亡"这一格式塔意象,揭示了诗人对"死亡"深刻而又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全唐诗》中收录了一百多名女诗人的诗歌,她们的诗歌在情感方面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选择的意象多是凄苦的;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丰富的情感;风格上体现为女性特有的柔婉;多为抒情性的诗歌,情感真实自然。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的《形影神三首》,国内当代的研究者向来视为哲理诗,并把它与当时的哲学论争联系起来。笔者从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自身的特点和陶渊明的性格、陶诗的风格特点入手,吸收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关于人格层次的观点,论证了这组诗歌作为抒情诗的特有内涵和创造性,肯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中国诗歌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分析海子诗歌的乡土情怀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乡土对海子诗歌风格的影响。海子用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动人诗篇。海子的诗歌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20.
分析海子诗歌的乡土情怀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乡土对海子诗歌风格的影响。海子用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动人诗篇。海子的诗歌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