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八面河油田稠油Ⅱ类油藏粘度高,蒸汽吞吐开采属于主要开采方式之一。随着蒸汽吞吐规模以及轮次的增加,常规的防砂工艺难以确保热采井的正常生产,导致热采后出砂的根本原因:一是热采注汽加剧地层出砂,二是建立的挡砂屏障在多次蒸汽吞吐过程中遭到破坏。复合防砂技术通过在炮眼附近形成耐高温、高压的防砂屏障,同时井筒内采取机械防砂,确保了多轮热采后井筒及地层的防砂强度,降低了防砂屏障在注汽中遭受的破坏程度,达到一轮防砂,多轮次热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渗透水泥凝胶材料的高压物性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泥凝胶固化石的高温高压物理性质进行了综合研究与分析,研究表明,该凝胶固化石的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至Labrid指数关系;固化石的渗透率主要受凝胶组分中的增渗透剂和防窜剂加量控制;强度受增强剂和水灰比控制,固化时的温度与压力是制约条件。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高挤压强度(≥11MPa)、高粘接强度(≥0.5MPa)、高渗透率(≥0.8μm^2)、耐温(≥115℃)、耐油及耐高矿化度盐水等优良品质。对于油气井的防砂、堵水、加砂压裂和裸眼完井很适用,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凝胶材料。  相似文献   

3.
小洼油田属于蒸汽吞吐热采开发稠油油田,目前已进入油田开发后期,油井因出砂而导致套管损坏状况非常严重。为了充分挖掘出砂井的油层潜力,现场应用了高温人工井壁防砂技术。但应用中发现,部分油井因填砂量达不到设计量而导致防砂效果严重变差。为此,研制出一种温固型树脂覆膜砂,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单井填砂量和防砂效果。该技术已成为小洼油田主导防砂措施之一,为小洼油田产量的稳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八面河油田对面120、138区进行了热采井化学防砂,从蒸汽、地层物性、地层流体性质、防砂剂性能、现场施工参数等方面做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新型防砂剂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通过理论计算和室内出砂模拟实验,分别从地层出砂、井筒附近防砂以及井筒内的携砂生产三方面时适度出砂开采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出砂对储层物性有所改善,不同粒径段颗粒出砂1%后,渗透率增幅为20%左右,其中细微砂粒(<39 μm)的产出对渗透率提高贡献最大,为21,07%-37.60%;防砂管和地层环空间砂粒的堆积对产能影响很大,环空无砂时产能提高1.71倍,但当环空充满砂时产能仅提高14.70%;只有当井筒内的流体流速大于等于砂粒的沉降末速时产出砂才能被携带出井筒.该开采方式在渤海稠油油田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八面河油田近年来的稠油热采井出砂情况统计分析认为,热采后出砂主要受防砂时间及方式、生产参数、热采轮次、出砂史的影响,放喷过程中压力下降快、下泵生产后动液面下降快等是其主要的表现特征。预防出砂,重点在于实施热采前的防砂处理和热采过程中的产生参数控制。  相似文献   

7.
新型耐高温水泥用于热采井固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稠油热采井间封隔失效问题,探索了高铝水泥替代普通如砂水泥用于热采井固井的可行性、实验表明:体系中掺入所上加剂和适量微硅,能有效抑制其初期水化过快引起的闪凝,有助于提高浆体稳定性、降低渗透率并改善低温下水泥石早期强度,但微硅加量对高温下强度稳定性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高铝水泥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强度衰退及优良的综合工程性能,能满足稠油热采井固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八面河油田两大稠油区块均为弱胶结成岩相。胶结疏松是造成油井出砂的主要原因,注蒸汽热采亦对储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加剧了油井的出砂。循环充填防砂工艺具有二级拦截过滤体系,较好兼顾了产能和控制出砂要求,防砂强度高,有效期长,工艺适应范围广。  相似文献   

9.
为了防止地层出砂,海上弱胶结地层裸眼水平井多采用下防砂筛管完井方式,在此过程中,泥浆对防砂筛管可能造成的堵塞损害(如果油气井没有进行返排、酸洗等措施)会降低水平井的产能.试验研究了泥浆堵塞防砂筛管的主要因素,测定了堵塞后防砂管的渗透率,并通过试验测定的数据结合理论推导,确定了防砂管上附加压力的计算方法,最后得到了泥浆堵塞防砂管后水平井的产能.由此,可以根据地层砂与泥浆参数确定合理的防砂网孔孔径,并通过与理想产能的比较评估下入防砂管前返排泥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主要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五一区、二区油水井出砂严重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对五一区、二区近年来的防砂工艺的分析,树脂固砂剂能较好地解决油田开发后期高含水、大量出砂油水井的防砂、固砂难题。在五一区、二区20口油井和3口水井中应用树脂固砂剂固砂,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52%,固砂施工后油井减产量和注水井减注量均很小,有8口油井增产,有效期最长的达到500 d,投入产值比为1:2.7。同时对于树脂固砂难以解决的地层坍塌和细粉砂防砂,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