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建立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测定芥菜叶和芥菜根中噻虫嗪残留的分析方法, 并研究田间试验条件下噻虫嗪在芥菜叶和芥菜根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 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 QuEChERS(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Safty)方法净化后, 采用UPLC-MS/MS测定, 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 噻虫嗪在0.002~1.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r=0.9999, 方法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 S/N=3)为0.001 mg/kg,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 LOQ)为0.005 mg/kg。在0.005、0.1、1.0 mg/kg的添加水平下, 噻虫嗪在芥菜叶中的回收率为81%~111%, 相对标准偏差为2%~10%; 噻虫嗪在芥菜根中的回收率为70%~104%, 相对标准偏差为2%~10%。测得噻虫嗪在芥菜叶和芥菜根上残留量分别为<0.005~1.56 mg/kg和0.005~0.16 mg/kg, 小于中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5 mg/kg(芥菜叶)和0.3 mg/kg(芥菜根)。在芥菜上使用噻虫嗪, 有效剂量为30 g a.i./hm2, 施药2次时, 不会造成其在芥菜叶和芥菜根中残留超标的风险。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实用性强, 适用于芥菜叶和芥菜根中噻虫嗪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该文建立了噻虫胺和嘧菌酯在马铃薯中残留的分析方法,马铃薯样品经乙腈-水混合溶液提取,无水硫酸镁MgSO4和PSA净化后,上清液过0.22 μm滤膜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噻虫胺和嘧菌酯在0.005~0.5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7 2。在不同添加水平下,噻虫胺和嘧菌酯在马铃薯中的平均回收率在91.47%~98.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63%,定量限(LOQs)均为0.01 mg/kg。按照《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在全国12个地区开展规范残留试验,2%噻虫胺·嘧菌酯颗粒剂于马铃薯播种或移栽前以施药剂量900 g a.i./ha施用1次,施药方式为沟施。于收获期采集的马铃薯样本中,噻虫胺的残留量≤0.17 mg/kg,嘧菌酯的残留量≤0.074 mg/kg。根据毒理学数据、膳食结构和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进行了长期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普通人群噻虫胺和嘧菌酯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NEDI)分别为0.271 8 mg和2.625 1 mg,膳食风险商(RQ)分别为4.31%和20.83%,均小于100%。说明在推荐的良好农业规范(GAP)条件下在马铃薯田施用2%噻虫胺·嘧菌酯颗粒剂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利用LC-MS/MS建立大米中噻虫嗪农药测定的方法。试样中噻虫嗪农药残留在超声波振荡条件下用乙腈提取,经C18和PSA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方法的检出限为0.1μg/kg,回收率为93.5%~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3.12%~5.84%。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噻虫嗪在小宗作物葱上使用后的安全性,2018-2019年在辽宁、内蒙古、河南、山东、江苏和四川开展了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在大葱和青葱上的残留试验。样品用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石墨化炭黑和十八烷基碳混合分散吸附剂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噻虫嗪在青葱上的半衰期为3.5天,在大葱上的半衰期为1.4天;噻虫嗪在在青葱上的最终残留浓度为0.020~0.176 mg/kg,大葱上的最终残留浓度为 <0.005~0.165 mg/kg。中国没有规定噻虫嗪在葱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本研究结果为噻虫嗪在葱上的安全使用和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制定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水果中噻虫嗪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LC-MS/MS)分析方法。方法称取水果样品5 g,加入乙腈20 m L在超声波振荡条件下提取,提取液使用20 mg石墨化炭黑(Carb)和60 mg N-丙基乙二胺(PSA)粉末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噻虫嗪农药残留的色谱图分离效果良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3μg/kg,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噻虫嗪在苹果、梨、桃中的添加水平为0.01、0.05、0.10 mg/kg,回收试验表明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88.9%~100.3%(n=6),相对标准偏差为1.98%~4.53%。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净化效果好、回收率高,适合水果中噻虫嗪农药残留的检测和安全监控。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建立了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南瓜中噻虫胺和氟啶虫胺腈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中的噻虫胺和氟啶虫胺腈经乙腈均质提取和基质分散萃取法净化,净化后的样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采用C1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扫描方式和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噻虫胺在2.5~100μg/L(氟啶虫胺腈在0.5~20μ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和0.9988。噻虫胺在5、10和50μg/kg(氟啶虫胺腈在1、2和10μg/kg)的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88.5%~1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1.12%~6.92%。噻虫胺和氟啶虫胺腈的方法定量限分别为1.0μg/kg和5.0μg/kg。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满足南瓜中噻虫胺和氟啶虫胺腈的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操作简单、回收率较高的净化方法,并应用该净化方法,建立烯啶虫胺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研究其在棉叶和土壤中的代谢残留及最终残留。方法样品经甲醇/水(v:v,60:40)提取,P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经Waters Atlantis C18(3.6 mm×250 mm,5μm)色谱柱分离。结果棉叶、棉籽、土壤中烯啶虫胺的最低检出浓度(LOQ)均为0.01 mg/kg;在0.02~10μg/m L范围内烯啶虫胺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在棉叶、棉籽和土壤样品中三个不同浓度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71.5%~94.5%之间,RSD为2.9%~6.5%。代谢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在棉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山东2.8~5.1天,浙江2.1~4.3天;最终残留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在棉籽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未检出。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棉叶和土壤中烯啶虫胺含量测定,并且烯啶虫胺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柑橘中吡噻菌胺及其代谢物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1-methyl-3-trifluoromethyl-1H-pyrazole-4-carboxamide, PAM)残留分析方法,并开展残留实验,以研究吡噻菌胺及其代谢物在柑橘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方法 样品中残留的吡噻菌胺及PAM采用乙腈提取后,经N-丙基乙二胺和无水硫酸镁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 在0.0005~0.050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添加浓度为0.010~1.000 mg/kg时,吡噻菌胺及代谢物在柑橘中平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7%~101%和85%~106%,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6.5%,方法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LOQs)均为0.010 mg/kg;以推荐剂量施药,吡噻菌胺总残留量在柑橘全果中半衰期为18.2 d;末次施药后间隔21 d采集的全果、果肉、果皮中吡噻菌胺总残留量平均值分别为0.277、0.091和0.473 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吡噻菌胺在不同人群中的膳食风险概率均远小于10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柑橘中吡噻菌胺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检测。最终残留量实验显示,全果、果肉、果皮中吡噻菌胺总残留量均未超过已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对不同人群产生的膳食风险可接受。  相似文献   

9.
螺虫乙酯及其代谢产物在猕猴桃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建立了螺虫乙酯及其4种主要代谢物在猕猴桃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后,经PSA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1~2.00mg/kg的添加水平下,螺虫乙酯及代谢产物在猕猴桃和土壤中的回收率为73.97%~110.5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96%~7.91%。采用所建方法,测定螺虫乙酯及代谢产物在猕猴桃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螺虫乙酯被施用到猕猴桃和土壤中后均迅速降解为B-enol、B-keto。在猕猴桃中螺虫乙酯、B-enol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B-keto和B-mono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土壤中螺虫乙酯、B-enol、B-keto均呈逐渐降低趋势,B-mono和B-glu在样品中均没有检出。螺虫乙酯和B-enol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1.42 d、1.99 d)快于在猕猴桃上的降解速度(4.08 d和6.39 d)。以3000倍液稀释液喷施2次,28 d后,猕猴桃中螺虫乙酯母体的残留量为0.06 mg/kg,高于我国制定的0.02 mg/kg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在猕猴桃上的安全使用剂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草莓中施用噻苯隆的作用、噻苯隆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及其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开展了规范残留试验并监测了噻苯隆对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同时对草莓中噻苯隆残留带来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噻苯隆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草莓中的半衰期为1.31-1.44 d,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1.69-1.87 d,草莓中正常收获期的最大残留量为0.0023 mg/kg,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方法定量限。噻苯隆可增加草莓单果重,提高产量,可溶性糖含量也有所升高,推荐使用剂量为2 mg/L浓度喷施2次。草莓中噻苯隆残留对普通人群和儿童的膳食摄入暴露量分别为0.023和0.043 μg/kg bw/d,仅占ARfD的0.058-0.11%,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草莓中噻苯隆残留带来的膳食摄入风险极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12.5%阿维·哒螨灵(0.25%阿维菌素+12.25%哒螨灵)可湿性粉剂成分之一阿维菌素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分别在北京、安徽、陕西3地种植的苹果和土壤中进行阿维菌素最终残留实验及消解动态实验。样品经乙腈提取、盐析、浓缩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阿维菌素的残留量。结果该方法检出限为0.02ng,定量限为0.001mg/kg,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8.7%~94.2%和90.5%~96.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56%~6.01%和3.43%~7.25%。阿维菌素在苹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6~4.4 d和3.4~6.2 d。在推荐使用高剂量和推荐使用高剂量1.5倍的情况下,施药后7、14、21、28 d阿维菌素在苹果上的残留量均小于MRL值0.02 mg/kg。结论 12.5%阿维·哒螨灵可湿性粉剂其之一成分阿维菌素在苹果上的安全间隔期可建议定为7 d。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溴苯腈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消解趋势,评价溴苯腈在小麦上使用的安全性。方法样品经80:20(V:V)的乙腈和水提取,提取液用甲酸调节pH值,加氯化钠,用正己烷萃取,萃取液浓缩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麦苗中溴苯腈原始沉积量为7.13~51.56 mg/kg,半衰期1.3~2.3 d,2~7 d消解90%以上;土壤中溴苯腈原始沉积量为0.21~1.81 mg/kg,t_(1/2)为2.2~5.3 d,3~21 d消解90%以上。北京、安徽和山东3地麦粒、麦秆和土壤中溴苯腈的最终残留量在ND~0.024 mg/kg之间。结论我国规定溴苯腈在小麦上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 mg/kg,参照该标准,溴苯腈80%可溶性粉剂,按推荐剂量和方法在小麦上使用,收获时检测小麦样品,小麦中溴苯腈的残留量对人类的健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测定花椰菜和土壤中吡虫啉残留的Qu ECh 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吡虫啉在花椰菜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样品经乙腈涡旋提取15 min,上清液加入含PSA+C_(18)填料的小离心管中,涡旋、离心净化后,采用UPLC-MS/MS测定。同时测定不同采样时间的田间的花椰菜和土壤中的吡虫啉残留。结果在0.005~0.5 mg/L范围内,吡虫啉的进样质量浓度与其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9;方法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0.001 mg/kg(S/N=3),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为0.01 mg/kg。在0.01、0.05、0.1 mg/kg的添加水平下,吡虫啉在花椰菜中的回收率为83%~97%,相对标准偏差为0.9%~4.5%;吡虫啉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0%~110%,相对标准偏差为4.7%~10.9%。吡虫啉在花椰菜上的半衰期为2.6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3.6~16.9 d;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分别按照有效成分30、45 g a.i./hm2剂量于花椰生长期施药,施药2~3次,施药间隔期为7 d,距最后一次施药后3、7、14 d采样测定,吡虫啉在花椰菜上残留量为0.01~0.433 mg/kg,均小于欧盟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结论在花椰菜上使用吡虫啉,有效剂量为30 g a.i./hm~2,施药2次时,不会造成其在花椰菜中残留超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戊唑醇在萝卜中的残留状况并评估其膳食风险.方法 样品中残留的戊唑醇采用乙腈提取后,经N-丙基乙二胺和无水硫酸镁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 在0.0005~0.50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戊唑醇在萝卜根茎和萝卜叶上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1727069X+21681...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高、低海拔对吡虫啉和啶虫脒在四种叶类设施蔬菜中的残留和消解规律的影响。本文在西藏拉萨市和四川彭州市开展相关消解动态试验和最终残留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开展大白菜、快白菜、生菜、西芹中吡虫啉和啶虫脒残留的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和啶虫脒在0.005~0.5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在0.01、0.10和0.50 mg/kg添加水平下,两种杀虫剂在四种叶类蔬菜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1.22%~116.9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7.1%,检出限(LOD,S/N≥3)为0.11~1.21 μg/kg,定量限(LOQ,S/N≥10)为0.38~0.69 μ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和啶虫脒在4种叶类蔬菜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施药7 d后至收获期,其最终残留量均未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吡虫啉和啶虫脒在拉萨市4种叶类蔬菜中的半衰期均短于彭州市4种叶类蔬菜中的半衰期,但两种农药半衰期的长短在不同海拔地区的4种叶类蔬菜中无显著差异,即在拉萨市和彭州市中吡虫啉和啶虫脒的半衰期由短到长均为生菜<快白菜<大白菜<西芹,两种农药的残留及消解动态与蔬菜品种及不同海拔的种植环境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6.
为摸清溴菌腈在烟草中的农药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及残留特征,建立了QuEchERS前处理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相结合的烟叶中溴菌腈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烟叶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结果表明,在0.01~1.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溴菌腈在鲜烟叶和干烟叶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8%~94.5%、83.2%~110.0%,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4%~10.6%、7.3%~14.1%,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利用山东和湖南2年2地的溴菌腈在烟叶中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样品进行了深入研究,溴菌腈在烟叶中的半衰期7.8~14.9 d;按照162 g.a.i./hm2和243 g.a.i./hm2剂量,分别灌根施药1~2次,末次施药14 d后,溴菌腈在烟叶样品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10~0.13 mg/kg。根据烟草青枯病发病条件、发病时期、农药在烟叶中使用情况及OECD农药残留限量计算结果,建议溴菌腈在烟叶中残留限量为0.2 mg/kg,安全间隔期为14 d。  相似文献   

17.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12种农药残留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气相色谱-质谱仪研究同时测定茶叶中12种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分析样品经粉碎、浸泡,用丙酮-正己烷(1:4,V/V)AA,经活性炭柱和弗罗里硅土柱净化,乙醚-丙酮-正己烷(4:4:2,V/V/V)洗脱后,以环氧七氯为内标,GC/MS测定。经过对茶叶加标的回收实验,证实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的优点,适用于多种农药残留分析。其平均回收率在75%-110%,变异系数下于21%,最低检测限为0.01-0.5mg/kg。  相似文献   

18.
Between 1986 and 1988, 433 composite vegetable samples representing 16 commodities were collected from farm deliveries to the marketplace in Ontario, Canada. All samples were analysed for insecticides and fungicides. The analyses included organochlorine, organophosphorus, synthetic pyrethroid, and N-methylcarbamate insecticides and dithiocarbamate, dicarboximide, and organochlorine fungicides. The commodities tested included asparagus, beans, carrots, celery, cole crops, cucumbers, lettuce, onions, peppers, potatoes, radishes, rutabagas and tomatoes. In 64% of samples, no pesticide residues were identified to the limits of detection which ranged from 0.005 to 0.05 mg/kg. A further 22% had combined insecticide and fungicide residues below 0.1 mg/kg. Most of the positive findings were a fraction of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 permitted for each commodity under the Canadian Food and Drugs Act and Regulation. Three samples (0.7%) had residues that exceeded the MRL. These involved diazinon and parathion on celery and chlorothalonil on peppers. While some commodities had no detectable residues others had measurable residues of up to three separate pesticides. The most were found on celery, lettuce and field tomato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