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炼钢用石灰的质量要求及生产优质石灰的技术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来潮 《钢铁》1989,24(10):67-74,84
本文阐述炼钢用熔剂石灰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对炼钢工艺的影响;唐钢所用石灰的质量现状及其对转炉炼钢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生产优质活性石灰必须具备的技术条件(包括对原、燃料及煅烧窑炉的要求);指出传统式竖窑的热能消耗高,不能保证生产优质活性石灰,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对比了当今世界通用的新式竖窑和回转窑的特性和优缺点;介绍了我国目前引进推广这种窑炉技术和设备的进展情况及所得的成果;最后,提出了生产活性石灰和提高石灰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活性石灰在炼钢初渣中的熔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金霞  陈伟庆 《炼钢》2008,24(2):54-58
使用旋转圆柱法研究了石灰煅烧温度、炉渣成分和温度对活性石灰在转炉炼钢初渣中熔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0℃煅烧的活性石灰熔解速率最大;增加渣中∑FeO含量、较少的MgO含量、较低的炉渣碱度、提高炉渣温度,均有利于活性石灰的熔解.活性石灰在转炉初渣中的熔解过程包括变质解体和扩散溶解,变质解体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石灰是炼钢造渣原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石灰的质量低是我国当前炼钢行业特别是中小炼钢企业的普遍现象,提高冶金石灰的质量,将促进炼钢行业经济技术指标的提高。涟钢煤气石灰窑生产的石灰,其活性度虽然比回转窑石灰低,但远高于焦炭竖窑石灰,而且煤气石灰窑的基建投资不大,对设备无特殊要求,建设工期短,操作易于掌握,是适合我国目前中小炼钢企业焙烧石灰需要的炉窑。  相似文献   

4.
石灰石替代石灰炼钢造渣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生产实际试验数据,研究转炉炼钢用石灰石代替部分石灰造渣过程中石灰石的行为,论证了转炉用石灰石炼钢造渣的相对合理方案。结果表明,转炉炼钢前期预加石灰石做造渣原料,可以很快完成煅烧化渣过程,能够实现降低吨钢石灰消耗,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用石灰石造渣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使转炉吨钢石灰消耗降低近10 kg/t。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阐述了包钢炼钢厂煅烧石灰的麦尔兹窑在燃料由转炉煤气改为转炉、焦炉混合煤气后,通过调整麦尔兹窑煅烧石灰的工艺参数,优化了煅烧工艺,达到了提高麦尔兹窑产品质量、作业率和窑利用系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去非 《包钢科技》1996,22(2):78-79,88
目前国外煅烧细粒活性石灰竖窑的主要窑型唯有瑞士迈尔兹窑炉公司设计建造的并流蓄热式细粒石灰竖窑,该窑能够煅烧20~40毫米小粒度石灰石,可充分利用包钢卡布其石灰石矿的矿山资源,年产活性石灰11.2万吨,满足转炉炼钢、炉外精炼和铁水预处理所用的活性石灰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炼钢专业角度分析南钢八○年一季度与去年吨钢能耗对比情况,提出了顶吹转炉炼钢降低能耗的途径:即大力降低铁水消耗、多吃废钢;提高石灰质量、改进造渣制度、降低吨钢石灰消耗;积极采用连铸、回收转炉煤气和余热。着重提出进行LD 转炉物料平衡和热平衡是当前技术工作薄弱环节,要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适合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钢)特点的低成本、高效化、稳定性生产洁净钢新工艺体系,进行了转炉复吹与石灰石造渣行为控制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石灰石分解特性以及石灰石代替石灰造渣的可行性并进行试验,发现通过石灰石直接进入转炉造渣炼钢模式取代传统的“煅烧石灰-造渣炼钢”模式,使煅烧石灰的用量在40~50 kg/t基础上,降低煅烧石灰用量高达50 %以上;采用CO2代替N2用于转炉溅渣护炉以及复吹转炉底吹CO2进行搅拌和冶炼技术,预计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随着氧气炼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氧气转炉炼钢的吹炼时间只有15~20min,因此要求石灰具有很高的溶解速度。普通石灰限制了转炉生产的发展。我国目前转炉炼钢,只有武钢、宝钢等少数炼钢厂使用优质活性石灰,而占全国转炉钢产量80%的转炉炼钢是使用竖窑生产的普通石灰。  相似文献   

10.
《炼钢》2015,(5)
介绍了河北钢铁集团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60 t转炉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直接造渣炼钢工艺研究和应用情况,分析了满足石灰石煅烧要求的铁水温度、石灰熔化造渣机理、石灰石分解熔化造渣机理、石灰石冷却效应及合理加入量等。研究表明石灰石只能部分替代石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石灰石部分替代石灰直接造渣炼钢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石灰石平均加入量在3.5~3.8 t/炉,普碳钢和低碳钢的脱磷率有所提高,分别由84.8%,89.1%提高到87.0%,90.1%;石灰消耗分别由10.3,10.2t/炉降低到8.4,8.5 t/炉;煤气回收达到150 m3/t;吨钢成本降低2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炼钢》2015,(6)
为比较"石灰煅烧—转炉炼钢"传统工艺和"转炉用石灰石代替石灰造渣炼钢"新工艺中石灰的特性,归纳了2种工艺中石灰石受热历程分别为"低温长时间+降温+高温短时间"和"高温短时间"。把块状石灰石看作由无数薄层构成,用薄片状石灰石模拟块状中单个薄层,将其在不同条件下煅烧,测量产物收缩率、比表面积、孔容积、孔径、晶体结构及水化活性等参数。结果表明,相对于"低温长时间"及"低温长时间+降温+高温短时间"的试样,"高温短时间"煅烧的试样收缩率低、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大、平均孔径小、晶粒细小、晶格畸变大、水化反应速度极快。石灰石造渣工艺中高温下新生成的石灰反应活性高于传统工艺,有利于其在渣中的溶解。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与焦炉煤气及高炉煤气煅烧冶金活性石灰的对比分析,简要阐明了发生炉煤气应用于冶金活性石灰煅烧技术可行性,并就其在燃料运行成本、环保节能达标和燃料可持续应用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了综合论述,最终阐明发生炉煤气在煅烧冶金活性石灰行业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石灰是炼钢生产中的主要碱性造渣材料,其质量好坏对冶炼工艺、钢产品质量以及炉衬寿命等都有着重要影响。本试验采用滴定的方法对不同条件下生产的石灰活性度进行了测定,对影响炼钢用石灰活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经过对比分析得出,影响炼钢用石灰的活性度有诸多因素,而煅烧设备、煅烧温度是影响烧成石灰活性的主要因素。在石灰石焙烧过程中添加NaCl,可以起到提高石灰活性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活性石灰煅烧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石灰竖窑进行高效化技术改造,并改进生产工艺,使石灰窑平均利用系数和石灰活性度等各项指标大幅提高,优化了炼钢工艺,吨钢石灰单耗由59.67kg降低至45.05kg。  相似文献   

15.
转炉采用石灰石替代部分石灰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生产试验数据,研究转炉炼钢用石灰石代替部分石灰造渣过程中石灰石的行为,论证了转炉采用石灰石造渣炼钢的相对合理方案.阐述了石灰石应用于转炉炼钢的优越性,既可以部分替代活性石灰,同时还可以平衡转炉富余热量,减少其他降温材料的使用量,为炼钢生产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16.
高温快速煅烧石灰的活性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正良  柯超  刘强  李平  杨少波 《炼钢》2011,27(4):37-40
模拟转炉余热在线高温快速煅烧石灰的条件,在实验室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以及不同试样形式对高温煅烧的石灰活性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2~15mm石灰石颗粒在1300-1400℃煅烧7min,石灰活性度大于335mL,且石灰活性度随煅烧温度升高而升高;当煅烧超过12min后,石灰开始过烧,活性度明显下降。增大石灰石试样...  相似文献   

17.
吴涌涛 《河南冶金》2010,18(4):25-28
对方大特钢中小型转炉从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LF精炼炉—连铸全工序实现"负能炼钢"的实践进行了剖析,开发转炉煤气和蒸汽用户是前提,提高转炉煤气回收是降低炼钢工序单位能耗的关键,而提高转炉蒸汽回收又是进一步降低炼钢工序单位能耗的重点,同时节电、提高工序作业率等也是降低炼钢工序单位能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气烧外燃式石灰炉属气烧竖炉。煤气、空气在外燃式石灰炉的环形燃烧室内混合均匀,燃烧充分,火焰温度均匀,便于控制。采用合理的操作工艺,可煅烧出活性度高的冶金石灰,满足炼钢生产的要求。炉子利用系数可达1.2~1.6。  相似文献   

19.
转炉煤气的回收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炉煤气是炼钢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副产能源,如何实现转炉煤气的充分回收和利用是负能炼钢和降低能耗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产生转炉煤气的影响因素和回收潜力的分析,结合宝钢转炉煤气系统的组成部分、能力配置、地域分布和使用特点的实际配置,论述了在炼钢正常生产情况下,实现煤气全量回收的系统使用平衡能力和影响因素,以及COREX煤气引入后对转炉煤气系统平衡的影响,并就进一步提高转炉煤气回收和利用水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传统转炉炼钢工艺主要使用石灰作为造渣剂,加入石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节炉渣碱度来脱硫脱磷去夹杂。为了减轻转炉负担,冶金工作者在活性石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不改变吹氧制度的情况下,直接使用石灰石替代石灰造渣,成渣速度并未降低,甚至明显快于石灰。但是石灰石快速化渣的原因是什么,迄今为止没有报道。北京科技大学的学者针对转炉使用石灰石替代石灰炼钢造渣速度加快的现象,研究首先将FeOx、SiO_2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