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节反应的测量,探讨调节滞后对近视的影响以及调节滞后与屈光度的关系.方法:近视患者127例(254眼),采用TopconVT-10综合验光仪,在双眼远调节平衡的基础上,用融合性交叉柱镜(FCC)注视十字网格视标,测定调节反应.结果:在测定127例(254眼)近视眼中,调节滞后79例,占62.2%;调节反应等于调节刺激33例,占25%;调节反应大于调节刺激15例为11.8%.结论:近视眼的调节反应普遍存在调节滞后,调节滞后量与屈光度进展成正相关,视网膜上的模糊像,可能会造成眼轴的增长,对近视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1双眼视力平衡检查的目的1m,调节刺激为+1.00D;注视0.33m,调节刺激双眼视力平衡检查的目的是使双眼调节刺激等为+3.00D;注视5m,调节刺激为0.20D。但视光同,通过视觉均衡的手段达到调节反应为零。调节学认为,5m以外的光线,视同平行光线。因此5m刺激是固视点到眼的距离(米)的倒数。如:眼注视视标对眼的调节刺激视为零。调节反应是眼注视一  相似文献   

3.
正(续上期)3正相对调节(PRA)3.1前期准备上一级项目完成后,数据还原到全矫检测数值,同时打开综合验光台的近距离阅读灯。撤内置±0.50DS交叉柱镜,将近视力标杆上的调节反应视标更换为正相对性调节视标(PRA),保持双眼开放,被测者观察视标清晰。3.2中期检测  相似文献   

4.
<正>3视觉训练3.1推进训练目的:改进正融像性聚散和调节近点、集合近点常用的方法。器具:视标卡等。适应证:调节不足,集合不足者。步骤:a.将注视标置于中线,逐渐移近,直至视标分裂成两个或者训练者一只眼睛移开。b.以训练1分钟,休息30秒为一个循环。重复数次,使物体破裂点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5.
随着视频终端的使用频率逐步增高,出现"视疲劳"症状的人群越来越多,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看得清晰,还要看得舒服、持久.引起视疲劳的重要原因为双眼视觉功能异常,又以调节或聚散功能异常为主.视光工作者要解决此类问题,需对调节和聚散有基本了解.本文就笔者对调节和聚散的理解,包括调节需求、调节刺激、调节反应、聚...  相似文献   

6.
一、视觉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人的感觉有许多种,如触觉、味觉、嗅觉等,可通过触摸物体的形状、品尝味道、嗅其气味来感觉物体。而视觉是一种极为复杂和重要的感觉,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视觉的形成需要有完整的视觉分析器,包括眼球和大脑皮层枕叶,以及两者之间的视路系统。由于光线的特征,人眼对光线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当复杂的反应,表现有多种功能。当人们看东西时,物体的影像经过瞳孔和晶状体,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在受到光刺激后,将光信号转变成生物电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传至大脑,再根据人的经验、记忆、分析、判  相似文献   

7.
正误解一:视力达不到1.0就有问题?不同人的最佳矫正视力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源于眼底视细胞的排列,而视细胞的排列的紧密程度决定了可以分辨的最小视角,也就是说最小可分辨视角越小视力也就越好。决定最小可分辨视角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物体两端能分别刺激两个视细胞,使得视细胞"兴奋"。2."兴奋"的视细胞之间必须隔着一个未被刺激的视细胞(如图1)。如果眼底视细胞排列紧密,当注视视标时可以满足上  相似文献   

8.
9、问:检影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请参照第四章第6问。 10、问:雾视验光法主要针对对象和验光方法步骤是什么? 答:雾视验光法主要针对的对象是远视眼和调节能力比较强的青少年。 雾视验光法步骤如下: (1)在患者眼前加上 5.00DS以内的球镜(以能看清0.1视标为度),使睫状肌麻痹达到雾视的目的。 (2)令患者注视远视力表“0.1”视标约15-20分钟,使  相似文献   

9.
1、视觉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人的感觉有许多种,如触觉、味觉、嗅觉等,可通过触摸物体的形状、品尝味道、嗅其气味来感觉物体。而视觉是一种极为复杂和重要的感觉,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视觉的形成需要有完整的视觉分析器,包括眼球和大脑皮层枕叶,以及两者之间的视路系统。由于光线的特性,人眼对光线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当复杂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从屈光学上讲,屈光不正是指眼球在调节静止状态下,5米以外的平行光线入眼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这个焦点形成在视网膜前或视网膜后,有的根本不能形成焦点。因而将屈光不正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 屈光状态与调节是相互联系的。调节是指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屈光能力改变的现象。由远看近时调节增加,由近看远时调节放松。双眼调节屈光力增加的同时还会产生集合现象。当违背了调节的正常生理活动,两眼调节不一致或调节与集合不匹配时就会形成调节功能异常。调节功能异常不仅使患者产生视疲劳,而且会  相似文献   

11.
3 时钟型视标形如家庭中使用的时钟,该视标有垂直指针型和交叉指针型两种。它是由外圆刻度盘和中心部小圆对接指针的两个图形所组成。中心部小圆为双眼固视点,使被检者双眼黄班中心凹产生融像刺激。外圆刻度盘用于使被检者两眼视网膜周边部产生融像刺激。因此,时钟型视标是一种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固视和周边部固视  相似文献   

12.
眼睛与调节     
眼睛的调节,包括调节焦距和调节光量两个方面,调节焦距就像照相机的对光。人的眼睛能够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靠眼睛的光学系统,来改变自己的折光能力,使从物体上反射过来的光线,能够在视网膜上成像,并且一定要使这个物像,恰好投落在感光最灵敏的黄斑上。 调节焦距,是一个自动对光的过程,比照相机对光要复杂得多。照相机对光比较简单,为了摄取清楚  相似文献   

13.
病例:患者女,17岁,因视力下降到某眼镜店插片验光配镜,OD:-2.00DS,OS-1.50DS,戴镜半小时后就感头晕、眼胀、恶心、全身乏力。于8月9日到我所就诊。查远视力OD:0.4;OS:0.5。近视力OD:1.0;OS:1.0。经询问无眼病史,裂隙灯眼部检查和检眼镜眼底检查无异常。散瞳检影验光,瞳孔复原后用综合验光仪精调球镜度并用棱镜分视双眼平衡,结果为OD:-1.50DS;OS:-1.25DS,矫正视力双眼均为1.0,并右眼较左眼稍清晰。按此结果试戴40分钟后又出现上述症状。随即用日本HOYA全自动综合验光仪测其调节幅度为11D,主视眼为右眼,Worth四点试验和立体视标检测双眼单视功能正常,测正、负相对调节倒值,  相似文献   

14.
远视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对远处物体入射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于视网膜后,在视网膜上留下弥散像看不清。为了看清物体,发生反射性调节,物体越近使用的调节越大。如果远视度不高,可使焦点前移至视网膜而看清目标;若远视度较高,由于调节有一定限度,焦点前移达不到视网膜,仍然看不清目标,即使焦点勉强移到视网膜而看清目标,但由于调节紧张,并与辐辏不协调易引起视疲劳。由此可见,远视与调节关系十分密切,也可将“缓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瞳孔视网膜静态检影时注视不同颜色的视标对小瞳孔视网膜静态检影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带状光检影镜对176例(352眼)雾视后分别注视绿色视标和红色视标进行视网膜静态检影。结果:注视绿色视标与注视红色视标小瞳孔视网膜静态检影结果不同,这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有关,年龄愈小,结果差异越明显。结论:以绿色注视视标为参照, 根据色调的亮度、饱和度,注视红色视标时眼可增加约 0.1 2- 0.20D调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近视度数≤1.00D的儿童,配戴全矫眼镜与不戴镜对其调节滞后量的变化影响,以期寻找最有利于其双眼视功能的屈光矫正方案,为不同调节滞后量的近视儿童,精确的屈光矫正提供依据。本文选取了2012~2014年来我视光中心验光配镜的120例近视度数≤1.00D的儿童为样本,排除眼部疾患、无明显屈光参差、无明显斜视、无弱视,年龄9~14岁,矫正视力均≥1.0。分组按照初次验光后,分为全矫戴镜组和不戴镜组;在初查过程中,根据调节反应量不同,分为BCC+0.25D组与BCC≥+0.25D~+0.75D组。观察一年后,两组患者调节滞后量的变化。应用综合验光仪常规进行单眼屈光、双眼平衡,并测量所有患者33cm调节滞后量。采用了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显示所筛查的9~14岁≤1.00D近视儿童,全矫戴镜比不戴眼镜的患者引发的调节滞后量要少,并且,无论是初查BCC+0.25D还是BCC≥+0.25D~+0.75D组,全矫配镜的患者引发的调节滞后量均小于不戴镜患者。通过观察和分析证明,≤1.00D的近视儿童配戴全矫眼镜较不戴眼镜者调节滞后量变化更少,为了减缓儿童近视的发展,需要控制其调节滞后的增长量,进而在近视发展初期,选择配戴全矫眼镜可更好控制调节滞后量的改变,并会延缓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未受到充分的光刺激,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导致视力降低,并且无法通过屈光手段进行视力矫正的疾病。在全国3亿儿童中大约1000万儿童患有弱视。造成弱视最主要的原因为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以及形觉剥夺等。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改变眼屈光状态,使得眼前不同距离的物体能清晰地聚  相似文献   

18.
据研究,当眼从看远方物体转为看近的调节反应时间,和由看近转为看远的反应时间平均值均约为0.5秒,最长的正常值亦不超过1秒。青少年在看近物体时,由于使用调节的程度过强和持续的时间太长,阅读后转为看远时,不能很快把调节放松,即调节反应时间较正常者延长,故屈光力出现暂时性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复糟酿酒废水pH的有效调节,便于废水的后续处理,研究复糟酿酒废水的pH值调节方法。将川南某大型酒厂的复糟酿酒废水(pH 3.14)分别用氧化钙、碳酸钙、碳酸铵、碳酸氢铵进行pH的调节,逐次在废水中添加剂量为0.5%的处理剂,反应10 min后测定水样的pH,直至处理剂剂量达到5.0%。在此过程中观察水样的感官指标,测定pH的动态变化,并测量反应后水样中沉淀物的质量。结果表明,四种水处理剂中,碳酸铵用量达到1.5%时能将废水的pH调节至接近中性,且产生的沉淀最少,是四种处理剂中调节复糟酿酒废水pH用量最省且效果最佳的处理剂。  相似文献   

20.
从理论上讲,落在视网膜非对应点上的物像,将促发患者的融合反射,因此可以说融合反射是视网膜物像分离的反应。而实际上就像调节反应并不恒等于调节刺激一样,融合反应也常常不等于融合刺激,往往较融合刺激为小,换言之,在两个分离物像尚未完全落在对应点上之前,就已经感觉两物像融合,这一残留的物像分离就是注视视差,又称注视分离。对应到外间物象空间,注视视差指的是即在双眼单视的情况下,视线的微量辐辏过度或辐辏不足,即在有双眼融合参与的前提下,双眼实际视线与注视目标之间的分离现象,如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