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什么是真正的硅水凝胶隐形眼镜?硅水凝胶作为隐形眼镜的创新材质,拥有独特的水和硅双通道结构,主要通过硅向眼睛输送氧气,氧气自由通过镜片,使镜片透氧量不再受材质含水量的限制,确保了镜片的超高透氧性,让眼睛自由呼吸,即使超长时间佩戴依然舒适无忧。视康的舒视氧和日夜型,透氧量是普通水凝胶镜片的5~6倍,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高透氧隐形眼镜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正>过去40多年来,我们致力于为隐形配戴者提高舒适体验,在材质和设计研发上,软性角膜接触镜已有了巨大改进。1987年美国强生公司推出第一款更换型隐形眼镜,随后在1994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日抛型镜片,这无疑是软镜历史上两个关键的里程碑。最近更是推出了硅水凝胶材质的镜片。这些材质的第一代是由博士伦和视康在1999年推出,这些镜片通过审核,可推荐消费者30天连续配戴。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消费者对眼睛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隐形眼镜佩戴的舒适性和健康性。而硅水凝胶隐形眼镜的上市,让传统水凝胶材质镜片在透氧、健康、清洁等方面的缺陷被逐一克服,借助高科技力量来享受更加便捷、健康的生活,已经成为新的生活时尚潮流。1什么是硅水凝胶硅水凝胶,又叫做氟硅氧烷水凝胶聚合物,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有亲水性,具有双位相材料构架,即拥有氟硅和水凝胶两种通道。简单讲就是  相似文献   

4.
"透氧"是隐形眼镜验配人员经常向顾客介绍的一个词,谈及这这个词必然会涉及到硅水凝胶镜片,笔者结合硅水凝胶的理论知识和验配实践来谈谈硅水凝胶镜片验配选择的一些心得体会。有报道称,最早将硅加入镜片中是在1974年,这项发明是为了改善镜片的透氧性能,当时硅主要用于透气性硬镜的制作,直至1998年硅水凝胶材质才正式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隐形眼镜从水凝胶软镜向硅水凝胶软镜的转变速度相当快,目前全球市场大约半数以上的隐形眼镜处方为硅水凝胶镜片~([1])。过去10年,日抛隐形眼镜的使用持续快速增长,尤其是在英国市场,目前大约半数的隐形眼镜新客户和超过1/3的老客户选择日抛镜片~([2])。日抛安视优~?恒润氧~?镜片作为一款结合了日抛配戴方式和硅水凝胶材料优点的镜片问世。本文将通过日抛安视优~?恒润氧~?镜片与水凝胶镜片的临床表现,及与新参照物——裸眼相比的最新研究结果来回顾这款镜片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釆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科技镀膜技术工艺中空间纳米材料(新材料具有半导体、超导、磁性和光触媒等在内的功能性材料)、镀膜镜片(简称空间材料镀膜镜片)对成年人视觉质量的影响和视疲劳缓解的效果。方法:50例(100眼)银行职员采用双盲法佩戴综合验光处方的某品牌功能眼镜片,每日于电脑前工作6小时,连续佩戴2周,检测泪膜破裂时间、调节反应、正负相对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无眩光对比敏感度、视疲劳症状评分问卷;再佩戴相同验光处方的空间材料镀膜镜片2周后检测相同的项目,比较佩戴两种镜片后各项目的差异。结果:佩戴空间材料镀膜镜片与佩戴某品牌功能镜片比较,视疲劳问卷得分分别为10.37±5.33,15.25±4.87,佩戴空间材料镜片后视疲劳主观评分降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5);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9.04秒±5.66秒,7.38秒±4.71秒,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5);正相对调节幅度分别为-4.90D±1.77D,-3.04D±1.41D,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5);调节灵敏度分别为12.81cpm±5.29cpm,9.31cpm±5.29cp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P0.05);无眩光对比敏感度3c/d分别为1.81±0.30,1.66±0.2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P0.05);6c/d分别为2.07±0.41,1.88±0.4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5);12c/d分别为1.66±0.35,1.07±0.3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P0.05);18c/d分别为1.21±0.29,1.07±0.3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5)。结论:空间材料镀膜镜片由镀膜空间纳米材料组成,特定光波段膜层能有效刺激视网膜中心凹中波敏感性视锥细胞,提高调节储备、调节灵敏度,提高对比敏感度、色彩亮度,提高成像质量,改善视疲劳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知道硅水凝胶镜片的主要特性是:高透氧,疏水性。因此硅水凝胶镜片虽然透氧性高,但是由于其疏水性,镜片不仅硬,表面光滑度也不够好,佩戴时,消费者常常感到硬而不适,对于此点,虽然在验配时,验配师常常会用"需要适应"来告知消费者,但还是希望能够找到足够柔软的硅水凝胶镜片来满足消费者对镜片即高透氧又柔软舒适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推出的采用Hydraclear~?plus保湿科技的安视优~?欧舒适~?旨在改善硅水凝胶镜片的性能。这些改进专门针对那些对生活方式有特殊要求以及迄今仍感觉镜片配戴不适(如眼干)的患者。近半数隐形眼镜配戴者主要由于眼干而停戴~([1~3])。对隐形眼镜配戴者来说,减轻隐形眼镜相关干眼症的方法有限:要么使用润眼液,要么直接摘除镜片。配戴者只要感到不适便摘掉镜片,再加上配戴时间短于规定的舒适配戴时间,长此以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配戴镀膜技术工艺制作的空间纳米材料的镀膜镜片对成人干眼症的影响。方法:50人(100眼)银行职员采用双盲法配戴综合验光处方的某品牌功能眼镜片,每日于电脑前工作2周后,应用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进行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检测和填写视疲劳症状评分试卷,再配戴相同验光处方的空间纳米材料镀膜镜片2周后检测相同项目,比较配戴两种镜片后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配戴空间材料镀膜镜片与配戴某品牌功能镜片比较,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9.04秒±5.66秒、7.38秒±4.71秒,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5);视疲劳症状评分试卷得分分别为10.37±5.33、15.25±4.87,配戴空间材料镜片后视疲劳主观评分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P0.05)。结论:配戴镀膜技术工艺中空间纳米材料的镀膜镜片可以延长成人泪膜破裂时间,减轻干眼症状和视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10.
正目的:评估釆用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科技镀膜技术工艺中空间纳米材料(新材料具有半导体、超导、磁性和光触媒等在内的功能性材料)、镀膜镜片(简称空间材料镀膜镜片)对成年人视觉质量的影响和视疲劳缓解的效果。方法:50例(100眼)银行职员采用双盲法佩戴综合验光处方的某品牌功能眼镜片,每日于电脑前工作6小时,连续佩戴2周,检测泪膜破裂时间、调节反应、正负相对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无眩光对比敏感度、视疲劳症状评分问卷;再佩戴相同验光处方的空间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ose k对临床期乳头型圆锥角膜的矫正效果.方法:应用TMS IV角膜地形图仪将确诊为临床期乳头型圆锥角膜的患眼35例(轻度组15眼、中度组10眼、重度组10眼),验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ose-k(Rose-k),并与其裸眼及配戴框架眼镜(sP)进行矫正视力的对比,1年内定期观察患眼的配适状态、角膜反应情况、矫正视力以及应用绝对等级角膜地形图比较分析患眼配戴Rose-k前后角膜中央曲率、锥顶曲率、最大子午线屈光度第6`8环的平均值(KS)、子午线屈光度第6`8环的平均值(AVERK)、角膜散光(CYL)、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AI)、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等各参数的变化,分析Rose-k对临床期乳头型圆锥角膜的矫正效果.结果:配戴框架眼镜的患眼矫正视力≥0.6者占35.0%,配戴Rose-k的患眼矫正视力≥0.6者占91.4%;配戴框架眼镜的患眼矫正视力≥1.0者占8.6%,配戴Rose-k的患眼矫正视力≥1.0者占31.4%.32眼(91.4%)为理想或可接受的三点接触的配适状态,3眼(8.6%)为可接受的两点接触的配适状态.配戴:Rose-k一年后,轻、中、重三组患眼的角膜中央曲率、锥顶曲率、KS值、AVERK值均有显著下降,轻度组患眼的CYL有显著下降,中、重组患眼的CYL呈下降趋势,但统计学无意义,轻、中、重三组患眼的sAI及sRI亦呈下降趋势,但统计学无意义.所有患眼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配戴Rose-k前已出现的角膜斑翳无进一步加深,镜片的舒适度得到了每例患者的认可.结论:临床期乳头型圆锥角膜的患眼配戴Rose-k不仅能获得理想的矫正视力、良好稳定的配适状态、舒适度和安全性,而且对病变区的角膜形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osek对临床期乳头型圆锥角膜的矫正效果。方法:应用TMS IV角膜地形图仪将确诊为临床期乳头型圆锥角膜的患眼35例(轻度组15眼、中度组10眼、重度组10眼),验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osek(Rose-k),并与其裸眼及配戴框架眼镜(SP)进行矫正视力的对比,1年内定期观察患眼的配适状态、角膜反应情况、矫正视力以及应用绝对等级角膜地形图比较分析患眼配戴Rose—k前后角膜中央曲率、锥顶曲率、最大子午线屈光度第6-8环的平均值(KS)、子午线屈光度第6-8环的平均值(AVERK)、角膜散光(CYL)、角膜表面非对称性指数(SAI)、角膜表面规则性指数(SRI)等各参数的变化,分析Rose—k对临床期乳头型圆锥角膜的矫正效果。结果:配戴框架眼镜的患眼矫正视力≥0.6者占35.0%,配戴Rose—k的患眼矫正视力≥0.6者占91.4%;配戴框架眼镜的患眼矫正视力≥1.0者占8.6%,配戴Rose—k的患眼矫正视力≥1.0者占31.4%。32眼(91.4%)为理想或可接受的三点接触的配适状态,3眼(8.6%)为可接受的两点接触的配适状态。配戴Rosek一年后,轻、中、重三组患眼的角膜中央曲率、锥顶曲率、KS值、AVERK值均有显著下降,轻度组患眼的CYL有显著下降,中、重组患眼的CYL呈下降趋势,但统计学无意义,轻、中、重三组患眼的SAI及SRI亦呈下降趋势,但统计学无意义。所有患眼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配戴Rose—k前已出现的角膜斑翳无进一步加深,镜片的舒适度得到了每例患者的认可。结论:临床期乳头型圆锥角膜的患眼配戴Rosek不仅能获得理想的矫正视力、良好稳定的配适状态、舒适度和安全性,而且对病变区的角膜形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屈光参差患者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不同时期眼轴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系列病例研究。收集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从2013年到2017年之间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共33人,就诊年龄从9岁~18岁(13.2±2.9)。将戴镜眼定为观察组,非配戴眼定为对照组。使用Carl Zeiss IOLMaster分别对戴镜前、戴镜半年和戴镜1年时的眼轴进行测量,使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分析。结果:佩戴前观察组眼轴平均值为24.59,对照组眼轴平均值为23.36,戴镜半年后,观察组眼轴平均值为24.63,对照组眼轴平均值为23.59,1年后观察组眼轴平均值为24.44,对照组眼轴平均值为23.55。戴镜前、戴镜半年与戴镜1年时,观察组的眼轴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眼轴变化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屈光参差患者单眼佩戴角膜塑形镜,非佩戴眼眼轴较佩戴有明显变化,而佩戴眼眼轴没有明显变化。屈光参差患者单眼佩戴角膜塑形镜能有效控制双眼屈光度差异的进一步加大,改善屈光参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观察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在控制青少年近视方面所起的疗效,本文选取了10~18岁的近视患者113例(226眼),其中研究组63例(126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对照组50例(100眼)配戴框架眼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戴镜前、戴镜后1年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角膜曲率、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及眼轴的变化。最终分析得出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裸眼视力明显提高、等效球镜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角膜曲率、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眼轴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眼轴长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角膜塑形镜在治疗青少年近视方面疗效确切,与框架眼镜相比,可明显减少近视增长,有效控制眼轴变长,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陕西省咸阳市某县2周岁内婴幼儿贫血及含铁辅食添加情况。方法:在某县儿保体检门诊共收集586名婴幼儿体检报告,并对婴幼儿家长进行含铁辅食添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18. 4%;患病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 21,P0. 05);患病率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 6,P0. 05),患病人数最多在第二组(0. 5~1岁);早产儿与足月儿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 4,P 0. 05);被调查的家长对含铁辅食添加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平均为41. 6%;结论:该县婴幼儿贫血问题突出,乳母缺乏婴幼儿贫血及补充含铁辅食相关知识,建议相关部门开展对贫血及含铁辅食知识的宣讲活动,让广大育龄妇女意识到给宝宝添加含铁辅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和比较不同肠球菌种水平鉴定方法的准确性,了解北京市集贸市场生鲜猪肉肠球菌的种水平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VITEK 2 COMPACT两种方法对北京市集贸市场生鲜猪肉肠球菌开展种水平鉴定,两种方法鉴定结果不一致的菌株使用API 20 Strep、16S rRNA和23S rRNA序列分析再次鉴定。比较不同种肠球菌对10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在5种肠球菌种水平鉴定方法中,16S rRNA序列分析和最终结果的符合率最高,为100.0%;VITEK 2 COMPACT符合率最低,仅为4.0%(1/25)。在86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占82.6%(71/86),其次为希拉肠球菌占14.0%(12/86)。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CIP)的耐药率高于希拉肠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51,P0.01);对四环素(TET)、高浓度链霉素(HLSR)和高浓度庆大霉素(HLGR)的耐药率均高于希拉肠球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T:χ~2=3.865,P0.05;HLSR:χ~2=1.608,P0.05;HLGR:χ~2=0.553,P0.05),但对红霉素(ERY)和氯霉素(CHL)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希拉肠球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Y:χ~2=20.244,P0.01;CHL:χ~2=14.139,P0.01)。结论 16S rRNA和MALDI-TOF-MS序列分析技术在肠球菌种水平快速鉴定上有较高准确性,不同种属肠球菌呈现不同耐药特征,本研究为有效监测食源性耐药肠球菌的传播和流行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配戴RGPCL对可疑圆锥角膜及轻、中度圆锥角膜曲率K值变化的控制作用。方法:初次配戴RGPCL的病例常规均使用自动电脑验光仪测量屈光度、角膜散光度、角膜曲率半径,进行视力及眼屈光检查;除此之外,还需做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压检查和角膜地形图检查。按圆锥角膜形态的改变将50例患者分为3组,将3组患者初查角膜曲率K值与第1年和第2年的角膜曲率K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RGPCL佩戴者2年的观察发现,圆锥角膜患眼角膜曲率K值均有下降(p0.05),说明RGPCL对可疑圆锥角膜和轻、中度圆锥角膜有较好的矫形作用,通过坚持配戴RGPCL,92.6%圆锥角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结论:RGPCL可以有效控制可疑圆锥角膜及轻、中度圆锥角膜曲率的变化。对于可疑圆锥角膜及轻、中度圆锥角膜的患者,选择配戴RGPCL应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的高度近视患者的眼部参数变化来判断RGP对于控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156眼)近视屈光联合光度大于7D散光小于1D的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0例(80眼)实验组采用配戴RGP进行矫正,另外38例(76眼)患者作对照组,用普通框架眼镜进行矫正。分别比较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时戴镜者的矫正视力、屈光度、眼轴、角膜前表面曲率K值4个方面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1.矫正视力: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矫正视力上比较,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时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屈光度变化上对比,6个月时屈光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时屈光度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眼轴变化上比较,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时眼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时眼轴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角膜前表面曲率K值上比较,6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时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GP对于延缓高度近视发展有一定的效果。临床数据显示配戴RGP的患者视力下降程度比配戴普通框架眼镜的患者视力在配戴半年后下降程度明显减慢;屈光度变化情况在矫正初期这两种方式无明显区别,但随着矫正视力的逐渐下降,配戴RGP患者的屈光度变化明显小于配戴普通框架眼镜患者的屈光度变化;配戴RGP不会影响高度近视眼患者眼轴的生理性增加,但随着矫正视力的下降,配戴RGP患者的眼轴变化明显小于配戴普通框架眼镜患者的眼轴变化;对于散光小于1D的高度近视患者,RGP对角膜前表面曲率K值的影响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娄底市辖区内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 为监管部门日常监管和安全饮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2017年在娄底辖区内从生产、流通环节采集包装饮用水共计383份, 按照相应国家标准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菌群。结果 水样微生物指标总合格率为85.12%。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指标均符合GB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标准要求。2016年和2017年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22.16%和13.64%, 年度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0, P>0.05); 大肠菌群的检出率为2.35%, 与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12, P<0.01); 所有检出阳性样品中, 具有蓝、绿色典型阳性菌特征菌落比例为87.72%; 样品采集来源与样品合格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2016年(χ2=0.060, P>0.05), 2017年(χ2=0.839, P>0.05)。结论 桶装水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隐患, 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配合企业查找问题源头, 保证消费者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客观准确地评价光学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测算硅油填充眼生物测量的精确性。方法:本研究属于前瞻性的临床实验,收集2009年3月11日~4月1日,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并发白内障或伴有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30例(30眼),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进行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所有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前均已行生物学测量(接触式A/B超及角膜曲率检查)。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应用IOL Master进行生物测量,比较手术前后眼轴长度的差异。术后1个月检查患者的视力及屈光状态。结果:玻切术前接触式A超、术前及术后一周IOL Master测得的眼轴长度分别是(22.76±1.55)mm、(22.82±1.56)mm、(22.65±1.51)mm,两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2.456,2.293,P=0.373,0.058,0.07);术后1个月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应用两种方法获得的MAE分别是(0.45±0.36)D和(0.59±0.50)D。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5,P=0.088)。结论:无论对于硅油填充眼还是IOL眼,IOL Master均可实现眼轴长度的精确测量。IOL Master可克服声学测量缺陷,为硅油眼并发白内障患者生物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