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几种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京市目前运行的4种典型再生水处理工艺中的主要处理单元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得到各种再生水处理工艺对主要水质指标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4种再生水处理工艺出水基本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TN和NH3-N浓度仍然是影响多数再生水厂最终出水水质的限制性指标;再生水用于地下水回灌时水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其中的"井灌"对水质要求很高,一般的沉淀过滤、超滤及MBR工艺较难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CSOs污水水质及核心处理工艺的选择是确保CSOs污染削减效果的关键。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因具备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可间歇运行、启动迅速、表面水力负荷高、去除效率高、出水效果稳定、维护简单等特点,成为CSOs污水的主流处理工艺,对比分析了以投加微砂、磁粉和回流污泥作为絮凝核心对絮凝过程进行强化的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在出水水质相同的情况下,加砂高速沉淀池水力负荷最高;普通高密度沉淀池的产水率及排泥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再生水厂处理工艺对邻苯二甲酸酯去除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城区4座不同处理工艺的再生水厂进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SPE)预处理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方法对再生水标准中涉及到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两类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再生水处理工艺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水厂进水中DBP和DEH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99~5.36μg/L和0.97~6.44μg/L,与上游污水处理厂所采用的处理工艺无明显关联性;出水中DBP浓度为1.74~5.59μg/L,DEHP浓度范围0.42~4.93μg/L,均低于景观环境用水的国家标准限值;常规混凝-过滤-消毒处理工艺的去除效果并不明显,而膜工艺由于膜污染等实际运行问题也没有达到理想去除效果,去除率不足60%。  相似文献   

4.
针对发制品生产废水水量大、色度高、氨氮和CODCr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等特点,采用了三级处理工艺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显著,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以苯酐与增塑剂(DOP)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针对废水 有机物浓度与难降解物质浓度高的特点,提出了物化预处理 -水解酸化-好氧生化的处理工艺,并对该工艺进行试验和 理论研究。 DOP废水的BOD/COD=0.48,降解性能良好,但是其 中的不溶辛醇导致生化出水COD居高不下,生化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某电厂以高硬度高碱度再生水为水源,采用"石灰-碳酸钠联合软化处理(高效澄清池)+变孔隙滤池"的处理工艺,将出水作为电厂工业用水。介绍了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和主要构筑物参数,分析了系统运行情况。经深度处理后,出水硬度、碱度、浊度等水质指标均显著降低,符合回用要求,能够满足火电厂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7.
采用"垂直流-水平流"潜流湿地组合工艺对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尾水进行处理,研究了在不同季节下该组合工艺对尾水污染物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合人工湿地在夏季、秋季时处理效果良好,COD出水浓度可达到19.48mg/L,氨氮出水浓度为0.45mg/L,总氮出水浓度为1.54mg/L,总磷出水浓度为0.015mg/L,出水标准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3)》Ⅳ类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洗涤剂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工艺处理含生物毒性成分的洗涤剂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设计处理水量为450 m3/d,进水中CODCr、BODs、SS、LAS、TCC-TCS的浓度为1 432 mg/L, 467 ms/L,430 mg/L,183 mg/L和35 mg/L时,处理后出水浓度分别降至90 mg/L,21 mg/L,32 mg/L, 5 mg/L和0 mg/L。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标准。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且操作维护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提升矿井排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水中NH3-N、COD及SS的去除效率,采用化学氧化-不锈钢转筒过滤-多介质过滤-活性炭过滤工艺对原处理工艺进行提标改造。改造后处理工艺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标准中对COD、NH3-N、TP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0.
珠海西坑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二期工程采用了中温厌氧(UASB)+膜生化反应系统(MBR,含两级硝化反硝化)+膜深度处理(纳滤/反渗透)主体工艺,浓缩液采用"高级氧化"处理工艺,污泥采用污泥减量化+脱水干化处理工艺。介绍了工程的设计参数并分析了设计特点与流程,处理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及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的控制出水水质要求。通过优化设计工艺达到低能耗高效率处理垃圾渗滤液并解决了浓缩液和污泥二次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生产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的废水处理工程,该工程废水属于精细化工废水,水量小、污染物浓度高,进水COD为4000~6000 mg/L ;出水要求COD≤40 mg/L。设计采用沉淀-厌氧-二沉-两级好氧-活性炭生物过滤的处理工艺,曝气采用射流曝气,除调节池外,其他构筑物均在地面以上建设,初沉池、厌氧池、二沉池、SBR池为一体式混凝土结构,重力排泥,处理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2.
城市污水处理厂磷的形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A-A2/O-微絮凝-砂滤为处理工艺的某污水处理厂全流程磷的形态变化进行现场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构筑物中的磷主要以正磷酸盐形式存在,且正磷酸盐浓度在整个处理流程中的变化规律为:从沉砂池到前置反硝化池减小,从前置反硝化池到厌氧池增大,从厌氧池到好氧池减小,在厌氧池达到最大,在砂滤池出水达到最小.而正磷酸盐占总磷比例在二沉池出水处最大,由此判定二沉池出水处为最佳投药点.聚磷酸盐和有机磷浓度占总磷的比例沿处理流程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针对新疆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水水质特点,研究采用气浮—回转悬浮生物床处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聚合物浓度为632mg/L时,出水含油量平均为8.05mg/L,悬浮物平均为10.46mg/L,去除率分别为98.6%和96.3%,对聚合物驱采出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经过滤后可达《克拉玛依油田注水标准》(Q/SY XJ0065—2003)。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试规模设备研究纯氧预曝气和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中多种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在沉淀池末端进行纯氧预曝气,能够提高溶解氧浓度至9.43~13.05mg/L,比较了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两种滤料生物过滤工艺。原水氨氮为3mg/L时,出水氨氮平均值为0.07mg/L,且无亚硝态氮积累,CODMn平均去除率为71.72%,出水CODMn浓度均值为0.94mg/L,铁离子平均去除率为98.29%,出水铁离子浓度均值为0.011 mg/L,对典型臭味物质二甲硫醚的去除率为95.24%。结果表明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两种滤料的性能类似。纯氧预曝气-生物过滤组合工艺适用于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改造,对传统水厂技术升级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浓度高、变化范围大、可生化性差,且氨氮含量高等特点, 采用了预处理系统(预曝气+离心脱水)-MBR系统的组合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出水满足间接排放要求,COD_(Cr)、BOD_5、NH_3-N、SS等指标均能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1997)中三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浓度变化较大,为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提出了采用水下推进器和鼓风曝气相结合的底曝氧化沟处理工艺,不仅可以根据进水水质灵活地调节曝气量,满足出水水质标准,而且可以节省能耗。结合具体工程实践,提出了工艺设计要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泰兴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与运行管理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兴市污水处理厂接纳的污水为工业、生活混合污水,主要来自化工区,含有大量难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水量波动大.针对特殊水质,采用了以化学预处理-二级生物处理-活性炭吸附为主体的处理工艺.介绍了工艺的设计和运行优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运行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连续多年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流程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8.
UASB-MBR-NF工艺在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州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渗滤液处理采用UASB-MBR-NF工艺,设计处理水量150 m~3/d,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重点介绍设计工艺流程、主要参数以及调试运行情况等.工程实践表明,该处理工艺出水达到设计要求,系统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9.
青浦第三水厂供水规模为10万m3/d ,采用原水-预臭氧-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混凝沉淀-主臭氧-活性炭吸附-浸没式膜过滤-接触池及清水池次氯酸钠消毒-二级泵房出水的处理工艺,从沉淀、过滤、消毒方面与常见工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介绍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温度对厌氧处理的影响和厌氧生物滤池处理技术的特点,综述了国内常温厌氧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技术的研究成果.为了解决常温厌氧生物滤池脱氮除磷效率低、出水N、P浓度高的问题,提出常温厌氧生物滤池组合人工湿地或人工土地渗滤处理工艺的设想,在不曝气的条件下,满足高标准的出水需求,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