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针对火力发电厂烟气排放带走大量余热的问题,阐述了低沸点工质选择依据及利用特性,提出了利用低沸点工质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使之发电的方案,通过计算确定了系统相关参数,分析了低沸点工质发电系统的经济性、节能性及环保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低沸点工质进行发电利用了烟气余热,可以有效节约煤炭消耗量,提高锅炉热效率。  相似文献   

2.
《发电设备》2016,(5):289-293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原则,利用微型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构建了一套有机朗肯循环(ORC)余热发电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ORC余热发电系统数学模型,选择R134a作为工质,选择螺杆式膨胀机作为动力机,并对ORC余热发电系统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指出在设计工况下ORC余热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为20.40kW,效率为12.65%。该发电系统不仅能够回收低品位热源,而且也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纯低温水泥窑余热锅炉烟气参数的特点,以5 000 t/d水泥生产实际数据为例,考虑发电功率、锅炉余热利用率、余热发电系统热效率、排烟温度的合理范围,得出单压不补汽式和双压补汽式纯低温发电系统中窑头AQC锅炉、窑尾SP锅炉的最优蒸发压力。结果表明:在确定的水泥窑烟气参数下,水泥窑余热锅炉蒸发压力,对余热发电系统发电功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机朗肯循环的中低温工业余热发电系统是目前实现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主流技术之一,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变温相变特性能够有效降低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拓展工质筛选范畴,从而提高系统性能。该文通过建立基于热力学与经济学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数学模型,分析采用R245fa/R134a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烟气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性能,明确非共沸混合工质在系统热力学与经济学上的性能优势,考察R245fa/R134a非共沸混合工质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当热媒水温度低于等于160℃,非共沸混合工质净发电量高于纯工质2.6%~13.2%,生命周期净收益提高2.0%~18.8%;当热媒水温度在100~140℃、140~160℃时,分别推荐组分比例为0.8/0.2、0.9/0.1的R245fa/R134a非共沸混合物作为系统工质。研究结果可为非共沸工质在低温发电系统设计应用提供理论支撑与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有机物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余热、太阳光热和地热等低温热源回收利用领域。作为关键做功部件,膨胀机的性能对有机物发电系统效率和输出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针对温度为150~200℃的工业烟气余热,选择R600a为循环工质,进行了适用于有机物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150k W级有机工质向心透平初步设计和变工况性能研究。在一维气动热力计算和CFD数值模拟基础上,获得了向心透平设计工况气动性能,研究了入口压力、入口温度以及转速对向心透平变工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压力对有机工质向心透平性能影响最大,转速次之,入口温度的影响最小。同设计工况相比,入口压力变化约±6.25%(±0.1MPa)时,向心透平功率变化约±7.4%(±12 k W),效率变化约±1.2%(±1%),流量变化约±6.58%(±0.27 kg/s)。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的烟气余热进行发电,提高热源的利用率,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为热源,建立了烟气余热发电模型。在给定的烟气余热条件下,采用遗传算法对水泥窑烟气双压余热锅炉热力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了双压系统最大汽轮机轴端功率以及最优参数,进而对主要参数对双压系统汽轮机轴端功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火力发电厂低温烟气余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能源利用效率偏低的问题,采用有机工质朗肯循环透平驱动引风机进行烟气余热回收。在介绍锅炉烟气低温余热利用现状和有机工质朗肯循环余热发电及驱动技术的基础上,对有机工质朗肯循环透平驱动引风机系统从有机工质的选择、系统流程以及余热回收量、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烟气余热的有机工质朗肯循环透平驱动引风机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电厂锅炉的低温烟气余热,降低机组厂用电率,增加上网电量,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头和窑尾排放烟气的余热,建立了适应于该热源的纯低温双压余热发电系统数学模型。以5 000t/d水泥生产过程为例,详细分析了窑头余热锅炉(AQC炉)和窑尾余热锅炉(SP炉)排气、高压段和低压段的蒸汽、汽轮机乏汽干度等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及其对整个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该余热发电系统主要热力参数的优化,得到了最大发电功率对应的蒸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AQC炉高压段和SP炉的蒸汽量随排烟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而AQC炉低压段的蒸汽量相应减小;发电功率随着蒸发压力的降低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发电功率出现在高压蒸发压力为0.9~1.1MPa和低压蒸发压力为0.18~0.20MPa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9.
以350MW机组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排渣余热为余热发电的热源,建立了有机朗肯循环(ORC)余热发电模型,提出了3种余热发电方案,以R141b、R123 2种工质为例,在2种工况下对各方案进行了热经济性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利用ORC余热发电机组的热经济性优于余热加热凝结水的机组;方案2的热经济性最佳;在相同的机组背压下,工质初参数越高,机组热经济性越好;工质R141b的机组热经济性优于工质R123的机组热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主要采用R600a作为循环工质,以涡旋膨胀机和发电机为研究对象,搭建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实验装置,通过采集实验数据来分析余热发电机组涡轮机-发电机的工作性能.研究了涡轮膨胀机的转速、压力差对余热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热机转换效率、不可逆损失的影响.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证明了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鸡西发电厂技术改造工程新建2台100MW供热机组,汽轮机为国产首台同容量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供热机组。对热机专业主厂房、热力系统、燃烧制粉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了介绍,同时分析了工程主要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2.
张仁  滕野  赵克  王秉慧 《黑龙江电力》2003,25(2):144-146,150
介绍了美国摩尔公司生产的DCS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在200MW机组中的系统构成,分析了直吹式锅炉给煤系统对协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影响因素及机组协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重点阐述直吹式给煤系统锅炉主汽压力控制系统的自动投入过程及为消除直吹式锅炉给煤系统的滞后性和延时性所采取的措施,同时,简要说明机组在负荷稳定运行和变负荷控制时主要参数的整定。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使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达到安全稳定的投入。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电机组水压反馈改善电力系统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电机组复杂非线性模型的仿真,研究了水轮机调速器控制规律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了采用水压反馈改善电力系统稳定的控制思想。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电机组引水系统的水击效应,原动机的自动调节会恶化系统阻尼,使转子摇摆曲线的衰减速度明显减慢,而引入水压的微分反馈可加快振荡过程的衰减,有效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文中所提方法简单,易于在水电机组调速器上实现。  相似文献   

14.
多次闪蒸-混汽发电系统[1],是一种先进的废热高效动力回收的系统配置[2].该文采用复形调优法,以(火用)回收率为目标,对上述系统中闪蒸压力参数进行了寻优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火力发电机组低负荷运动阶段的给水自动调节一直是实现全程给水自动控制的一个难点。分析了某300MW发电机组的全程给水自动控制系统各个受控对象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对原系统中汽包水位调节过程与给水泵出口压力调节相互耦合的问题,从解耦控制和重新构造调节系统的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采用了新的控制策略,满足了机组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田馥林 《电力学报》2000,15(1):43-45
通过对大同二电厂 2 0 0MW机组轴封系统的改进 ,有效的消除了高、中压端部的轴封漏汽 ,提高了主机润滑油品质。也解决了低压轴封供汽量不足和不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600MW机组循环水和真空系统运行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循环水系统和真空系统对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影响的问题,对600Mw机组循环水系统和真空系统优化运行方式作了对比。通过试验、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对循环水温、循环水量、凝汽器特性、低压缸排汽压力等多种因素对机组负荷及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提出600Mw机组循环水泵在不同循环水温下的经济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18.
火力发电厂中热控系统主要保护策略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同时,由于测量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现场高温、高压设备及高温环境的因素,测量精确性受到较大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发电机组主要保护的可靠性,为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安全隐患。目前保护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现行同行业通用方法并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依据经验来确定,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旨在探索利用现阶段管理学领域先进的风险分析及决策理论方法解决电力生产中热控系统主要保护策略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盘山电厂600MW机组协调系统原设计与改造后的主蒸汽压力控制,着重介绍了炉跟机协调中的功率指令前馈。协调系统改造以后,机组的负荷控制及主蒸汽压力控制的稳定性都有所改善。文章还提出了在分散控制系统(DCS)中引进先进算法(如自适应和预估控制等)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贵彦  赵克 《黑龙江电力》2001,23(5):356-358
介绍美国摩尔公司生产的DCS(数字化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在200MW机组中的系统构成,分析直吹式锅炉给煤系统对协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影响因素及协调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重点阐述给煤系统主蒸汽压力的自动投入过程,以及为消除给煤系统的滞后性和延时性所采取的办法,使给煤协调控制系统达到安全稳定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