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Uddeholm自约束热疲劳试验机研究了新钢种(SDH2)和ASSAB8407钢的热疲劳性能,结果显示,SDH2钢具有比8407钢更好的热疲劳性能,其热疲劳损伤因子相对8407钢降低30%~60%。并采用扫描电镜探寻热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的机制得知,热疲劳裂纹常在硅酸盐类、MnS、氧化铝和富V大块碳化物与基体的交界面上和晶界处萌生,并沿链状碳化物和晶界扩展。  相似文献   

2.
试论入世对中国氧化铝工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中国加入WTO,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也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对中国氧化铝工业的现状及其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的分析,阐明了入世后随着关税等贸易壁垒的消除,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明确指出了我国氧化铝工业面临的多重挑战,以及给中国氧化铝工业带来的机遇。强调充分利用WTO给企业创设的权利,借入世东风,促进我国氧化铝工业快速发展,只有发展,中国氧化铝工业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3.
机械力活化合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两种球磨方式活化氧化铝,用化学分析法测量氧化铝碳热还原反应后生成氮化铝的转化率,考察了球磨活化对氧化铝碳热还原反应合成氮化铝的作用,研究了机械力活化合成的机制。结果表明,氧化铝与碳粉混合球磨时对碳热还原反应的作用远小于氧化铝单元单独球磨时对反应的作用,经球磨活化后,氧化铝碳热还原的反应温度降低,两相复合结构机制不能合理地解释这一实验结果。本研究认为,球磨过程中晶粒尺寸细化至纳米级以及显微应变的存在是球磨化活化促进化学反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铸造热分析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热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发展,以及热分析仪在硬件和软件上的更新、完善。预测未来热分析技术的发展走向,提出了定量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氧化铝碳热还原反应机制及其热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球磨活化后氧化铝碳热还原反应合成氮化铝的机理 ,提出了通过氧化铝碳热还原反应合成氮化铝的新机制 :氧化铝首先发生氮化反应生成AlON相 ,AlON再还原氮化生成氮化铝。通过热力学计算得到的反应平衡温度与实验得到的氮化铝开始生成温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固态氧化铝碳热还原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态氧化铝碳热还原反应在陶瓷材料及铝冶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但其反应机理至今未能得到统一的认识。介绍氧化铝碳热还原过程形成的固态、气态产物,阐述3种主要反应机理。提出固-固相反应机理缺乏直接证据,气-固相反应机理与热力学分析及实验不符,而氧化铝分解反应机理较合理。可能的反应机理如下:氧化铝分解为含铝气体和氧气,碳与氧气反应以降低氧分压,含铝气体再次反应形成最终产物,在减压或氩气下形成碳化铝、碳氧化铝等,在氮气下形成氮化铝。并提出了系统解释固态氧化铝碳热还原反应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工业控制计算机386SXall-in-oneCPU卡和MCS-51系列8031单片机为核心,开发出了主从结构的热分析系统。系统集微型打印机、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器、薄膜小键盘及电子盘于一体。关键接口技术的解决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工作性能。实践证明,该系统完全可以满足Al-Si合金热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氧化铝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分析了国内外氧化铝工业的现状及差距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氧化铝工业的六条战略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梅芳  弓满锋 《表面技术》2013,42(3):108-111
欲改善电镀氧化铝薄膜/铝合金基体体系的服役寿命,需从整体上掌握其力学性能。为此,分别制备了特殊的铝合金热残余应力试样和沉积夹具,采用硫酸阳极氧化法在铝合金基体上制备了10~60μm厚电镀硬质氧化铝,通过曲率法测试了试样的热残余应力,并分析了薄膜厚度与其热残余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60μm厚的电镀硬质氧化铝薄膜热残余应力为较小的拉应力,且随着厚度的增加,应力值呈线性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在研究分析第三次全国有色金属工业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氧化铝工业在世界铝工业中的地位、生产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生产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比较,提出了我国氧化铝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我国氧化铝工业消耗高、效益差、技术装备落后的现状,在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装备水平、调整产品结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本文不好特各氧化铝和稀有金属镓的研究开发与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