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在线辨识的可控串补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三峡-万县500kV线路可控串补(TCSC)工程为背景,以抑制互联系统低频振荡为目的,提出了基于在线辨识的自适应移相式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Prony方法在线辨识主振荡频率,并据此修改相位补偿环节参数,以消除频率变化对控制策略的不利影响,保证输出有适当的相位;在控制器中采用自动增益调节器,可在电力系统大振荡时用大增益控制,以充分发挥TCSC抑制振荡的能力,在振荡减小后则根据在线信息自动降低增益系数。文中对该控制器与固定串补(FSC)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证明其性能优于后者。这表明该控制器对大电网互联系统低频振荡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运行条件和故障形式有很好的适应性及鲁棒性。控制器达到了系统对稳定性的要求,三一万线系统的仿真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3.
提出了一种基于晶闸管控制的串连电容器(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技术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力系统阻塞疏导方法。首先根据线路灵敏度分析确定安装TCSC的线路;然后提出了电力市场环境下电网中含有TCSC装置的阻塞疏导计算数学模型;最后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这一数学模型进行参数优化,达到疏导电网阻塞的目的。IEEE 14节点系统算例表明,基于TCSC技术进行电网阻塞疏导是有效、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华东—福建联网后出现的低频振荡问题将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对联络线采用可控串补技术解决低频振荡问题作可行性研究。在分析2007年华东—福建联网低频振荡问题的基础上,对联络线采用可控串补进行方案设计。利用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研制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NETOMAC,对华东—福建联络线采用固定串补方案和可控串补方案进行频域分析和时域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可控串补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华东—福建电网互联后联络线上的低频振荡问题。 相似文献
5.
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潮流计算中改进的遗传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一种在具有柔性交流输电装置的电力系统中求解最潮流问题的改进的遗传算法对两种柔性交流输电装置进行了研究,用于潮流控制的晶闸管控制相器和晶闸管控制的串顺在求解过程中结合最佳交流潮流,用遗传算法通过选择最佳调节状态使总发电成本最低,且使潮流保持在安全极限内,。用IEEE14节点系统进行了测试,证实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High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 sources into conventional power systems results in reduction of system inertia and noticeable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s (LFOs) in the rotor speed of synchronous generator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effective damping of LFOs by incorporating a supplementary damping controller with a photovoltaic (PV) generating station, where the parameters of this controller are coordinated optimally with those of a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PS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damp local electromechanical modes by studying a system comprising a synchronous generator and a PV station connected to an infinite bus. The PV station is modeled following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Western Electricity Coordinating Council. The problem is model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where the damping ratio of the electromechanical modes is designed as the objective function. Constraints including upper and lower limits of decision parameters and damping ratio of other modes are considered by imposing penalties on the objective function. Different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are used to pursue the optimal design, such as political, improved gray wolves and equilibrium optimizers. The results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with PSS in damping local modes of oscillations.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微粒群算法的水火电力系统短期发电计划优化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微粒群算法(PSO)来源于对社会模型的模拟,是一种随机全局优化技术。该算法简单,容易实现,且功能强大。中对PSO进行了改进,引入了“分群”和“灾变”思想,并应用于求解水火电力系统的短期有功负荷最优分配问题。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改进PSO算法的有效性,而且其收敛速度比遗传算法(GA)快,求解精度比普通的PSO和GA的高。 相似文献
8.
加速功率型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前国内生产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多数采用单一电功率作为输入信号.由于机械功率不易获得,假定机械功率恒定时电功率就等于加速功率,而调整机械功率时,不宜再用电功率代替加速功率.因此0.1~2.0Hz频率范围内的低频振荡采用正阻尼参数后"反调"问题常常变得更严重,为解决"反调"问题,文章参考IEEE的PSS2A模型,开发了一种新型PSS,该PSS采用转速信号与电功率信号合成的加速功率作为输入信号,在解决"反调"问题的同时并不影响阻尼效果.动模试验结果及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火电厂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加速功率型PSS具有良好的阻尼效果及抑制"反调"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能够充分考虑FACTS元件对整个电力系统影响的潮流计算方法,在常规的潮流计算基础上,根据可控串联补偿器( TCSC)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采用节点等效注入功率法处理网络中的TCSC支路,建立了计及TCSC的潮流计算数学模型,并以TCSC所在线路的有功功率为控制目标进行潮流计算.通过潮流结果分析,可以证明该计算方法能够将TCSC的影响考虑到潮流计算中.在采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求解时,含TCSC的潮流计算与普通潮流区别不大,编程时做一下改动即可.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了在不同的线路安装TCSC后得到不同的潮流结果的结论,并对TCSC的最佳安装地点问题进行简单讨论.IEEE4节点系统和IEEE14节点系统的仿真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编程采用MATLAB语言,利用稀疏矩阵潮流算法形成导纳矩阵则节省了存储空间,加快了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10.
计及TCSC的电压稳定性灵敏度指标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鉴于电力系统中日益出现的动态无功不足而导致的电压稳定性问题,基于潮流计算法,将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or,TCSC)的稳态模型加入到潮流方程中,推导出带有TCSC的雅可比矩阵,并将其用于计算电压稳定性灵敏度。在此基础上,用灵敏度指标对比计算和分析了TCSC安装前后整个系统和TCSC安装节点的电压稳定性,结果表明,安装TCSC后的电压稳定性灵敏度指标有较大改善。运用电力系统分析工具PSAT1.3.4对WSCC-3机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再次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12.
特征值灵敏度方法及其在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特别是大区互联电网的出现和扩大,小干扰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满足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的要求,介绍了3种特征值灵敏度——特征值对元件参数、传递函数和运行参数的灵敏度计算方法,并分析了其在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中的应用。这3种特征值灵敏度能够弥补现有分析方法的不足,有效地指导某些装置或系统的参数设计与选址,以及调整系统的运行方式,以改善小干扰稳定性,抑制低频振荡的发生。基于灵敏度的发电重新调度法,通过合理分配系统发电机出力,使事故下受小干扰稳定约束的电力传输最大化,是小干扰稳定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因此在现有的小干扰稳定分析程序中增加特征值灵敏度的快速计算功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相似文献
13.
由于保护范围较长,距离三段保护对重载网络潮流分布较为敏感。作为主要柔性输电元件,可控串补常用于重载电网潮流控制。基于电压函数的距离三段保护动作裕度,建立了串补线路不同受控参数,如线路电抗、线路电流幅值、线路有功潮流,与保护裕度间的灵敏度系数,用以量化可控串补对距离三段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位置、不同受控参数及参考值下,可控串补可能增加或者降低保护裕度。可控串补和距离保护的合理整定,有利于协调保护装置和柔性输电设备,降低重载电网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4.
条状电力系统阻尼特性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状电力系统在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其典型特点之一是系统阻尼十分薄弱。本文分析了对此类系统的阻尼特性有较大影响的几种因素。为增强系统阻尼,采用分散控制方法对励磁系统及可控串联补偿的附加稳定控制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校验并解决进线档最小相间距离的工程实际问题,建立进线档相导线的任意一点三维数学模型,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快速精确计算进线档相邻两相的最小相间距离。运用MATLAB程序仿真分析了相邻相的最小相间距离与档距、相导线张力、挂点高差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档距的增大,相邻两相的最小相间距离增加较快,随后增加趋势变缓;相邻两相的最小相间距离随着某一控制相的导线张力变大而减小;相邻两相的最小相间随挂点高差的增大而迅速减小。最后指出,敏感因素均有一临界值,超过该临界值,相邻两相的最小相间距离不满足合格距离要求。 相似文献
16.
17.
18.
可控串联补偿器(TCSC)是一种常见的柔性输电设备,多用于改善输电能力。现有TCSC对其电容器组、电抗器等部件的可靠性建模较为粗略,因此无法直接描述部件可靠性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考虑部件故障模式,提出TCSC可靠性分层等值算法,建立含TCSC线路可靠性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改进频率和持续时间(FD)算法,求解串联补偿线路状态概率和转移率,及其对部件可靠性参数的灵敏度。联立电网可靠性对串联补偿线路可靠性、串联补偿线路可靠性对TCSC部件灵敏度,提出电网可靠性对TCSC部件参数的灵敏度分解算法。算例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有助于从电网角度发现和改善柔性交流输电设备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9.
Gang Wang Chen Shen Lijun Fu Zhiyong Cui Zhihao Y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ircui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2016,44(1):226-239
Some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s (LFOs) with constant amplitude in power systems cannot be explained by the mechanisms such as negative damping, forced oscillation, autoparametric resonance, and bifurcation.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transformed periodic orbits i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the earlier unexplained periodic steady‐state phenomena in power systems. The algorithm of calculating the transformed periodic orbit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trapezoidal integration method. Then, a novel mechanism of LFOs is proposed; that is, a transformed periodic orbit emerges when bifurcations or large disturbances occur in power systems. This kind of LFOs can be eliminated by decreasing the generator output power greatly. Simulations on a single‐machine infinite‐bus system and the IEEE 9‐bus system have demonstrate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roposed mechanism.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