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了板形的基本概念和实现良好板形控制的策略,针对马钢CSP热轧机组板形控制系统中的板形控制策略和及相关板形控制模型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马钢CSP板形设定计算和控制的流程,对于提高马钢CSP的板形控制水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铝合金热连轧板形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铝合金板带热连轧板形控制进行分析,介绍了板形的概念,板带材凸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机构,热轧板带凸度及板形控制数学模型,热连轧板形控制策略和板形控制实践。  相似文献   

3.
板形控制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板形的基本概念和影响板形的因素,简述板形控制的基本方法,提出了一种由张应力分布控制辊控制板形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冷轧机高精度板形控制策略和手段。重点介绍了Davy板形控制控制原理,执行机构;高精度板形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5.
刘嵩  章澎 《鞍钢技术》2001,(5):46-49
主要介绍了板形自动检测原理和控制手段,提出了鞍钢冷轧厂联合机组板形检测和控制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优化板形控制工艺。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铜箔轧制特点介绍了影响铜箔板形的主要因素,详细描述了空气轴承板形辊的工作原理和铜箔轧机AFC主要控制模式及其应用特点,重点描述了工艺冷却控制原理及其在铜箔板形上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了各种板形控制手段的应用和合理设置目标板形及板形参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鞍钢1450冷连轧生产线板形控制系统,包括系统主要设备组成和功能等。分析了板形测量原理及影响冷轧带钢板形的因素,并结合生产实际,制定了弯辊、轧辊倾斜和工作辊分段冷却等板形调节结构的控制方案。应用结果表明,板形控制系统各项功能投入使用后,有效地减小了板形偏差,实现了带钢板形的高精度控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X型六辊可逆轧机工作特点及空气轴承式板形仪和板形控制系统,详细研究分析了高挠曲压延铜箔板形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板形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模式及其应用特点,合理设置目标板形及控制参数并优化轧制工艺参数。同时,利用AFC File Player软件对主要工艺和板形控制参数的变化进行分析,既为优化工艺和改善板形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也对高挠曲压延铜箔板形控制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金元德 《鞍钢技术》1989,(12):35-40
根据板形欠佳的具体情况,笔者分析了造成板形不良的诸原因,其中板形控制手段落后是主要原因。为此,若想改善板形,必须引进板形控制新技术。笔者介绍了国外几种板形控制新技术,其中包括 HCW 轧机。HC 轧机 CVC 轧机CPC 轧机及 WRB 轧机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板形控制的概念、板形控制方法以及模糊控制在自动板形控制中的应用。板形控制系统是一个多变量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模糊控制器,通过隶属函数及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根据模糊控制规则表的输出来进行调整,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不锈钢1780mm热连轧生产情况和板形控制技术。从板形控制的角度分析了不锈钢与碳钢混合轧制和集中轧制的区别。结合计算结果和生产实绩,分析了典型不锈钢与碳钢混合轧制过程的板形控制情况,发现了其中存在的板形控制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研究表明,为了使不锈钢和碳钢都能达到良好的凸度和平直度目标,需要合理确定两种产品的轧制工艺条件,使二者在板形控制上相互匹配。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板形控制原理.根据有载辊缝形状方程,分析了影响板形、板凸度的诸项因素,综合介绍了板形控制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板形设定模型是整个板形自动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决定着带钢头部板形的控制精度。板形精度既为热轧带钢的一项重要质量指标,又为衡量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板形控制是带钢热轧的核心技术,为目前轧制技术研究开发的热点。阐述了鞍钢1780线PC轧机板形设定模型功能和构成,对轧辊热凸度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模型自学习中对各机架给予适量的平直度及凸度反馈,从而提高了板形设定模型精度。由于实际轧制过程的非线性、时变性,传统PID的控制已近极限,为进一步提高控制品质,板带平直度反馈采用非线性PID控制策略,其参数整定范围较宽,易于工程实现。通过对现场大量的轧制数据统计,在应用模型参数优化程序后,热轧板的平直度与凸度的头部命中率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宽带钢热连轧机板形设定的解耦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板形与板厚是带钢几何尺寸精度的两个重要质量指标,板形与板厚控制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使得分别控制的热连轧机板形和板厚均达不到目标值,在建立耦合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完成了板形设定和自适应穿带控制的解耦设计,实现板形板厚的综合控制。板形解耦模型已经成功地在大型工业轧机上投入运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尚飞  李申光  李艳琳 《中国冶金》2022,32(8):124-135
为系统分析不同辊形配置下辊间接触压力分布形式与板形调控特性,以某1 800 mm热轧生产线使用的2种典型辊形配置为研究对象,建立对应的辊系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带钢规格与调控手段下辊间接触压力分布形式,分析得出常规凸度支撑辊对应的辊间接触压力分布形式与CVC工作辊辊形呈现出明显的对应性,且压力分布形式受轧制规格与调控手段的影响明显小于CVC支撑辊。利用接触压力峰值和不均匀度表述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特征,将不同规格与调控手段对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特征的影响进行量化处理,得到更为具体的不同参量在整个变化范围内对分布特征的整体影响趋势。同时还对2种辊形配置下不同辊间接触压力对轧机板形调控特性影响进行分析,得出CVC支撑辊对应辊形配置的弯辊力与窜辊位置在板形调控能力上均强于常规凸度支撑辊辊形配置,而不同辊形配置对辊缝形状的影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引入辊间接触压力边中比得到调控特性与辊间接触压力之间的具体关系,并结合现场的实际生产数据对仿真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可为现场辊形配置与板形调控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和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16.
尚飞  李申光  李艳琳 《中国冶金》2006,32(8):124-135
为系统分析不同辊形配置下辊间接触压力分布形式与板形调控特性,以某1 800 mm热轧生产线使用的2种典型辊形配置为研究对象,建立对应的辊系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带钢规格与调控手段下辊间接触压力分布形式,分析得出常规凸度支撑辊对应的辊间接触压力分布形式与CVC工作辊辊形呈现出明显的对应性,且压力分布形式受轧制规格与调控手段的影响明显小于CVC支撑辊。利用接触压力峰值和不均匀度表述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特征,将不同规格与调控手段对辊间接触压力分布特征的影响进行量化处理,得到更为具体的不同参量在整个变化范围内对分布特征的整体影响趋势。同时还对2种辊形配置下不同辊间接触压力对轧机板形调控特性影响进行分析,得出CVC支撑辊对应辊形配置的弯辊力与窜辊位置在板形调控能力上均强于常规凸度支撑辊辊形配置,而不同辊形配置对辊缝形状的影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引入辊间接触压力边中比得到调控特性与辊间接触压力之间的具体关系,并结合现场的实际生产数据对仿真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可为现场辊形配置与板形调控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和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板形调控效率和控制精度,基于板形控制矩阵和DE-ELM神经网络,建立了冷轧带钢板形控制机理-智能协同调控模型。首先,根据带钢金属模型和辊系弹性模型建立板形控制的机理仿真模型,构建静态板形控制矩阵;同时利用DE-ELM神经网络形成动态板形控制矩阵,并利用加权方法协调板形控制矩阵的影响度,提高板形控制稳定性和精度。实例表明,机理智能协同调控模型能够更快速获得有效板形控制系数,有助于提高冷轧带钢板形调控效率,使不良板形快速调整至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