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现代油气成藏理论,结合钻井、地震以及地球化学资料对轮南低凸起三叠系烃类聚集模式及控藏要素进行了研究。轮南低凸起是以奥陶系岩溶缝洞型油气藏为主、垂向上多套含油气层系叠置的复式油气聚集带。虽然喜山早期运动诱发了区域性断裂活化,但在石炭系弱超压型隔挡层及潜山顶面断裂体系发育特征的联合约束下,下伏的奥陶系油气资源仅能沿着断垒带地区的深大断裂向浅部的三叠系圈闭发生限制型垂向输导调整。同时,虽然三叠系发育的3套砂体(对应3套油组)的孔渗及横向输导性能优越,但探井油气显示的统计分析发现中部斜坡带地区发育无油气显示带,表明轮南断垒带及桑塔木断垒带地区三叠系的油藏并无沟通;即使是在晚期构造反转作用下,由于三叠系圈闭的充满度较低、油气无法突破圈闭溢出点,导致三叠系的原油也从未发生过有效的南北向的层间运移。因此,三叠系油气藏的分布仅受深大断裂的控制,断穿潜山面与三叠系底面的断裂发育区是三叠系油气藏勘探的潜在靶区。  相似文献   

2.
轮南地区三叠系储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轮南地区三叠系岩心观察及大量分析化验资料基础上,分析了轮南地区不同区块三叠系储层的沉积、储集特征,认为储集砂体主要为湿扇三角洲平原辫状河道、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砂体分布广泛,储渗性好.由于储层成岩作用中等、胶结作用不发育,储集性能的差异主要受岩性、沉积相的控制,中、粗砂岩、含砾砂岩、砾状砂岩储集性能较好,细砂岩次之.三叠系储层储集性能表现为平面上物性自北向南物性逐渐变好,垂向上TⅢ物性>TⅡ物性>TⅠ物性,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圈闭及油源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三叠系油气成藏期次及时间存在争议,为此,采集了13口钻井51块流体包裹体样品,利用镜下观察和显微测温技术,研究流体包裹体显微特征和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热演化史模拟,确定了轮南地区三叠系油气成藏期次及时间。轮南地区三叠系主要发育盐水包裹体和气液两相烃类包裹体,大多赋存于石英微裂隙中。烃类包裹体在荧光下呈亮黄—黄绿色,表明研究区油气成熟度中等;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具单峰特征,峰值为110~120℃.轮南地区三叠系油气藏经历1期油气充注,主要成藏时间为中新世。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南斜坡的古近系、白垩系碎屑岩油气藏均为远源型,油气来自北部库车坳陷侏罗系和三叠系的陆相烃源岩,以构造油气藏为主,但圈闭的面积与闭合度较小,导致勘探后期评价构造油气藏的难度较大。为此,以远源型油气藏的运—聚理论为指导,落实了侏罗系和三叠系烃源岩油气的差异性运移路径,根据研究区的地质特征采用印模法、层序比值法恢复古埋深,利用Philippone公式恢复古压力,基于Hubbert理论合理地恢复了在关键成藏期的侏罗系和三叠系油气的古流体势场。结果表明:(1)源自三叠系的湖相烃源岩的油气主要在新近系康村组沉积时沿白垩系底不整合面和晚燕山期断裂运移,源自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油气主要在库车组沉积时沿古近系底不整合面和晚燕山期断裂运移;(2)在关键成藏期白垩系和古近系的古流体势场都呈"北高南低"特征,与油气从北部生烃中心(库车坳陷)向南斜坡运移过程中流体势逐渐降低的特征相符,并与库车坳陷烃源岩的主要分布范围相吻合;(3)玉东—英买力及红旗—牙哈地区在库车组沉积时是侏罗系油气古流体势场的优势运、聚区,却勒、英买力及牙哈地区在康村组沉积时是三叠系油气古流体势场的优势运、聚区,在上述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上可寻找古近系、白垩系规模性岩性圈闭。地化及烃源岩厚度资料证实,上述结果准确度高,可用于预测油气在库车坳陷南斜坡的优势运移路径和方向,为寻找规模性岩性油气藏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轮南-阿克库勒地区已有地震地质解释剖面以及井中储层沥青、地层水有机地化分析成果,概述了该地区地质结构与油气成藏史。结合盆地构造发展史,论述了轮南-阿克库勒地区的多期成藏地质条件,以及圈闭成藏后油气整体封存环境的破坏或保存过程。最后提出:勘探目标应注重与构造不整合相关的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削截(非背斜)圈闭,同时,兼顾三叠系披覆构造圈闭。   相似文献   

6.
红台气田中侏罗统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分析了吐哈盆地红台地区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油气藏流体特征、剖面和平面分布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吐哈盆地红台地区中侏罗统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油气藏为主要受构造和岩性因素控制的凝析气藏;沉积和构造特征决定了研究区目的层段油气藏的类型,即背斜油气藏、断鼻油气藏、岩性一构造复合油气藏、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岩性透镜体油气藏;结合本区油气藏的类型分析,建立了吐哈盆地红台地区三间房组和七克台组3种主要成藏模式,即断层一岩性复合油气藏成藏模式、断鼻构造圈闭油气藏成藏模式和岩性圈闭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7.
吐哈盆地托克逊凹陷前期油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伊拉湖构造带。根据邻近凹陷实际勘探经验及托克逊凹陷目前钻井资料,以现代油气地质理论为指导,通过全面解剖伊拉湖构造带三叠系已知层系油气藏,系统分析了托克逊凹陷的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圈闭等油气藏形成的基本要素。研究表明,托克逊凹陷勘探前景广阔。存在多个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下一步勘探方向应在区域扩展后期保存好的三叠系构造圈闭油气藏的同时,积极探索三叠系小泉沟群、二叠系桃东沟群地层一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三叠系圈闭类型多样,主要为复合型.构造圈闭总体上表现为构造幅度低、闭合面积小;岩性圈闭主要受控于相变和砂体尖灭,砂层厚度多在20m以内.三叠系埋藏深度多在4200m以上,埋深大、圈闭面积小、幅度低、岩性圈闭砂体薄、识别难度大、次生油气分布不均匀是目前塔河地区三叠系勘探的难点.通过层序格架的建立、地震振幅属性的深入研究、低幅度圈闭识别、非构造圈闭识别、砂体追踪与对比和沉积微相研究,勘探开发一体化立体勘探等各种手段与方法的应用,在三叠系低幅度与岩性圈闭勘探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轮南-阿克库勒地区已有地震地质解释剖面以及井中储层沥青、地层水有机地化分析成果,概述了该地区地质结构与油气成藏史。结合盆地构造发展史,论述了轮南-阿克库勒地区的多期成藏地质条件,以及圈闭成藏后油气整体封存环境的破坏或保存过程。最后提出:勘探目标应注重与构造不整合相关的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削截(非背斜)圈闭,同时,兼顾三叠系披覆构造圈闭。  相似文献   

10.
胜北洼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特殊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充分认识含油气洼陷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是开展油气勘探的前提,而认识油气成藏的特殊性是寻找油气勘探切入点的关键。胜北洼陷岩性圈闭组成要素的复杂性和岩性油气藏成藏地质背景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1盆地性质、构造特征的特殊性――吐哈盆地表现为窄而长的多旋回叠合盆地;2洼陷沉积体系的特殊性――南北双向短物源沉积体系分布格局;3岩性油气藏成藏地质背景的特殊性――下生上储式生储组合和南斜坡的构造斜坡带;4岩性油气藏成藏圈闭的特殊性――缺乏沟通油源断裂、侧向封堵断裂的必要配置;5岩性油气藏赋存的特殊性――成带分布的岩性圈闭含油气面积小、砂体薄、单层圈闭储量规模较小。根据对这些特殊性的综合分析认为,胜北洼陷中浅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应依附于一定的构造背景展开;处于南北物源交汇区的胜北构造南翼是岩性圈闭发育和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生界油藏油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中生界油藏油源问题,从原油含腊量、孢子花粉、烃源岩沉积环境以及构造活动等文献进行了尝试性分析。认为轮南地区中生界的油气表现为混源特点,主要为来自北部库车坳陷中生界自生的油气,部分为源自南方加尔凹陷古生界生成的油气。基于这一观点,指出今后该区中生界勘探应以寻找中三叠统沉积背斜圈闭和上三叠统岩性圈闭为主。  相似文献   

12.
笔者据轮南地区三叠系大于4000m井深的钻井、岩芯分析和有机地化等资料。分析研究深部储层的成因与演比方式,从而得出:轮南地区三叠系深层碎屑岩的有效储集空间类型为次生溶蚀孔隙。根据酸性溶液的来源将三叠系深部溶蚀孔隙划分为两期演化的孔隙。Ⅰ期溶蚀孔隙是油气的主要聚集场所:Ⅱ期溶蚀孔隙是油气再分配和晚期聚集的场所。在研究孔隙演化的基础上,据砂体分布及其与生油凹陷的关系,认为轮南地区南部三亚系是勘探熔蚀孔隙型储层油气藏具有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成藏条件及勘探领域分析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分析准噶尔盆地的热史、烃源岩热演化史、圈闭的形成史和油气的早期充注对储集层演化的影响,指出盆地腹部深层具有形成大型油气田的有利条件。准噶尔盆地古地温较高,使下二叠统烃源岩在三叠纪末大部分达到生烃高峰,而盆地腹部的深层圈闭在三叠纪末期或更早就已基本定型,与生烃史有很好的配置关系,因此深层油气在三叠纪末期以前就可聚集成藏;油气的早期充注可抑制孔隙的演化,由于深层具有早期成藏的特点,推测储集层物性应该较好,探讨了深层的油气藏特征,包括油气特征,超高压和成藏模式等。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轮 南低隆凝析气藏分布在奥陶系、石炭系和三叠系,属深层和超深层凝析气藏。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为海相油、气,来源于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碳酸盐岩(O)和碎屑岩(C、T)储集层分2大类4个亚类圈闭组合,形成了10种类型的凝析气(田)藏。该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油气也经历了多期成藏,形成了现今多种多样的凝析气(田)藏。轮南低隆是一个凝析油气富集的地区,也是今后继续深入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5.
轮南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轮南地区奥陶系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但油气的分布十分复杂。通过对该区奥陶系石油地质特征、油气成藏特征及油气藏形成机理的研究,认为该区黑油主要来自中-上奥陶统油源岩,天然气则来自寒武系烃源岩的高温裂解。油藏的成藏期是在中新世吉迪克组沉积晚期-康村组沉积早期,气藏的成藏期是在上新世库车组沉积期。原油沿奥陶系顶面的不整合面向北运移,天然气则沿桑塔木和轮南断垒两组背冲式大逆断裂向上运移,在有利的圈闭中成藏。指出油气运移的几条有利路线,是今后油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泥盆纪末期的早海西运动及二叠纪末的晚海西运动, 均使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抬升而遭受风化剥蚀, 奥陶系出露地表遭受大气淡水的淋滤、溶蚀作用, 形成潜山。轮南地区岩溶系统发育, 大多数井在奥陶系钻有缝洞系统, 发育的层位为一间房组、鹰山组的灰岩内。岩溶、构造作用是控制奥陶系储集层分布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 垂向上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风化壳300 m 范围内。平面上地表岩溶作用发育于轮南地区中部、西部, 储集空间为裂缝、溶孔、溶洞; 东部主要受构造作用影响, 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隆起的发现及其勘探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赵靖舟  田军  廖涛  周勇  周义 《石油学报》2002,23(1):27-30
哈得逊隆起是新近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西部发现的一个向西南抬升、向北东方向倾伏的大型宽缓鼻状隆起,隆起构造主要发育在石炭系以上层位,以石炭系较为典型.构造演化史分析表明,哈得逊地区在前侏罗纪属于轮南古隆起的一部分,二者统一为一向西南倾伏、向北东抬升的大型古隆起构造,与现今哈得逊隆起的倾伏方向恰好相反.三叠纪末印支运动后,南抬北倾的哈得逊隆起开始形成.晚第三纪以来,满西地区石炭系地层也由区域南倾反转为区域北倾,并形成石炭系鼻状隆起.在石炭系地层发生翘式反转的过程中,哈得逊地区因正好处于翘倾运动的“支点”位置,构造位置适中,构造作用也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对于油气聚集和保存十分有利,是满西地区寻找大中型油田最有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受盐隆上拱和构造运动影响,滨里海盆地S区块三叠系在纵向上不同层位发育不同类型的圈闭,形成相应不同类型的油藏:上三叠统主要形成盐顶断鼻、断块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中三叠统主要形成盐檐油气藏和盐边遮挡油气藏,下三叠统主要形成地层超覆油气藏。中三叠统是三叠系最有利的成藏层位:埋藏适中、保存条件好、储层发育且物性较理想、圈闭类型多且与盐下油气生成与运移的时空匹配较合理。在三叠系5种成藏模式中,中三叠统盐檐油气藏成藏模式对油气勘探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选择轮南主体区剖面七条和临近凹陷剖面两条,利用压力数值模拟手段,对轮南地区的压力场演化进行了恢复和模拟。结合实测压力资料和钻井资料,发现部分地区石炭系和上奥陶统中存在弱超压、寒武系在凹陷内存在超压。通过分析,石炭系超压在轮南主体区主要是水热增压作用和泥岩转换作用造成的,在凹陷内则可能主要由于欠压实引起。上奥陶统内部的超压和石炭系在形成时间、特征和发育机理上相似,不过轮南地区上奥陶统覆盖区域较少。寒武系超压和三个成藏期相对应,在凹陷内形成明显的三期超压现象,以喜山期超压幅度最大。整体上看,石炭系和上奥陶统弱超压,对成藏动力方面贡献不大,但是超压的形成增强了该层的封闭性,对喜山期天然气成藏有重要影响。寒武系超压为油气初次运移提供了动力,但是超压幅度有限,推测其在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