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植  梁俊  杨景昌 《应用化工》2014,(9):1553-1557
对CaCl2/SiO2体系高效氨复合吸附剂的成型开展研究。从提高成型吸附剂初始强度和改善成型吸附剂孔结构两方面进行实验,考察了不同助剂对吸附剂强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型过程中,通过加入助剂玻璃纤维明显提高了吸附剂初始强度,当玻璃纤维添加量为CaCl2/SiO2体系质量7%时,吸附剂初始强度提高了75%,但吸附剂强度稳定性表现差。通过向粘结剂CMC-Na中引入助剂Al(NO3)3交联成型的吸附剂具有更好的孔结构,对于一定的CaCl2/SiO2体系,当Al(NO3)3与CMC-Na质量比为0.6时,吸附剂多孔性能达到最优,吸附剂强度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且氨吸附量提高,吸附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
张晶  赵惠忠  张真真  侯宏伟 《应用化工》2022,(2):395-400,405
吸附剂吸附性能对太阳能吸附式空气取水有重要影响.研究了不同浸泡条件对复合吸附剂内盐含量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水蒸气吸附性能的影响,以选取太阳能空气取水用高效复合吸附剂.以CaCl2为吸湿性盐,活性氧化铝、3A、13X为基质分别制备复合吸附剂,结果表明,CaCl2溶液浓度在10% ~30%范围内时,随着溶液浓度增加复合吸附...  相似文献   

3.
赵惠忠  黄天厚  雷敏  刘涛  张敏 《应用化工》2021,(1):100-103,109
采用干浸渍法制备复合吸附剂CaCl2/蛭石、LiCl/蛭石.在25℃,7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对不同样品的孔径分布、颗粒尺寸、盐含量、循环稳定性以及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吸附剂CaCl2/蛭石以1:1比例配制时吸附性能最佳;较小颗粒尺寸能够有效提高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LiCl/蛭石样品、CaCl2/蛭石样...  相似文献   

4.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不同金属离子(Ni2+、Co2+、Fe3+)改性的MCM-22分子筛。采用XRD、NH3-TPD和BET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MCM-22分子筛经不同金属离子改性后作为吸附剂对模型化合物的脱氯性能,优化了吸附剂的活化条件,并在吸附试验中研究了最优吸附剂吸附二氯甲烷的动力学和吸附活化能。结果表明,吸附剂的最优活化温度及时间分别为450℃和4 h。脱氯效果顺序为:Ni MCM-22Co MCM-22Fe MCM-22MCM-22,最优吸附剂Ni MCM-22分子筛上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动力学进行较好的描述,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渍法制备不同Ti O2含量的Ag/Ti O2-Al2O3吸附剂,以含硫量为245.36 mg·L-1的商品柴油作为考察对象,常温、常压条件下采用静态评价进行吸附脱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Ti O2改性的Ag/Al2O3吸附剂柴油吸附脱硫活性有较大幅度提高。通过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O2化学吸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研究Ti O2改性剂的影响。关联活性测试和表征结果发现,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活性受吸附剂比表面积、活性金属Ag分散度和吸附剂表面酸协同影响。吸附剂比表面积越大,活性金属Ag分散度越高,吸附剂表面弱酸性位点数量越多,强酸性位点数量越少,吸附剂吸附脱硫活性越高。2%Ag/4%Ti O2-Al2O3的吸附脱硫活性最高,饱和硫容达2.11 mg·g-1。  相似文献   

6.
用CaCl2、CuCl2和AgNO3溶液对NaX沸石进行离子交换改性,以所得的CaX、CuX、AgX材料以及NaX和Al2O3为吸附剂,通过吸附性能评价和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等表征方法,对吸附法脱除三氟二氯乙烷(R123)中六氟氯丁烯(R1326)杂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1326在各吸附剂上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以将R1326脱除至检测限以下、R123不发生明显分解为标准时,CaX的吸附性能最优异,吸附温度最低(220℃),对R1326脱除至检测线以下时的吸附容量达0.066 g·g-1,这与其具有良好的X型分子筛晶体结构和一定的酸性有关.CaX的再生性能不佳,原因是其吸附饱和后丧失了X型分子筛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四种填料对生活污水的吸附性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章芳  章北平  陈哲  刘真  赵颖 《水处理技术》2006,32(11):37-40
通过实验分析了粉煤灰、空心砖屑、煤渣和活性炭四种填料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COD、NH3-N、TP)的吸附能力与吸附类型。实验结果显示:空心砖屑对氨氮和总磷的吸附容量明显大于其它几种填料,且四种填料的吸附容量都是随着吸附剂量的增大而增大;活性炭对COD的吸附容量稍大于其它几种填料,吸附剂量对各填料吸附COD效果的影响存在差异。同时,实验发现四种填料对COD、NH3-N、TP的吸附均符合Freundich规律。  相似文献   

8.
以镧掺杂二氧化钛/沸石(La3+-TiO2/沸石)及沸石作为吸附剂,研究了两者吸附对氨基酚的性能。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对氨基酚浓度及温度等实验条件对吸附效率的影响。在吸附时间2 h、吸附剂用量0.02 g、对氨基酚初始浓度0.5 mg/L、实验温度20℃的条件下,La3+-TiO2/沸石吸附对氨基酚的能力明显优于未处理的沸石。对氨基酚在两种吸附剂上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吸附等温线复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9.
化石燃料火电厂排放的CO2约占全球CO2总排放量的1/3,采用化学吸附法直接脱除高温烟气中的CO2既可以减少系统的能量损失又可以保护环境。文中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金属氧化物掺杂的钙基吸附剂,并以静吸附量和CO2吸附率为评价指标,气相色谱为检测手段,在自制吸附剂评价装置上,研究不同金属氧化物的掺杂对钙基吸附剂吸附性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掺杂金属氧化物对钙基吸附剂的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其中质量分数为1%的Li2CO3掺杂的钙基吸附剂的静吸附容量与钙基吸附剂的理论吸附量比较接近,并且优于其他金属氧化物掺杂的钙基吸附剂。  相似文献   

10.
高效太阳能吸附式空气取水器吸附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供一种高效的空气取水器吸附剂,它以超大孔分子筛MCM 41为基质,复合吸湿性无机盐CaCl2而形成复合物。实验表明,该吸附剂最大吸附水能力达175%,比分子筛和硅胶高130%—150%,比硅胶和CaCl2复合物高85%,吸附速度较其也有很大提高;同时,在较低的脱附温度约80℃,可脱附90%以上的总吸附水量,每kg吸附剂可脱附水量高达1.6kg,是理想的空气取水器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1.
王令宝  张刚  卜宪标  李华山 《化工进展》2013,32(6):1357-1362
为开发出用于吸附式制冷的高性能吸附剂,基于炭化造孔原理制备了木屑氯化钙复合吸附剂,测试了氨气作为制冷剂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原料配比、炭化温度对复合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观察了复合吸附剂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炭化法制备的复合吸附剂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氯化钙的含量高,达到70%以上,而且氯化钙在样本吸附剂中分布均匀;样本吸附剂的烧失率随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样本的吸附量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样本中氯化钙的含量对吸附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样本SB4的最大单位质量吸附剂制冷功率(SCP)达到1418.16 W/kg,前10 min的平均SCP达到876.1 W/kg。实验结果表明,炭化法制备的复合吸附剂不仅解决了氯化钙吸氨过程中的膨胀结块现象,而且增加了传质速率。  相似文献   

12.
吸附式制冷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制冷技术,在低于100℃的低品位热能如废热能、太阳能等的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能够利用这部分的能源,提出了由吸附制冷过程与再吸附过程组成的二级吸附式制冷循环。采用SrCl2-NH4Cl-NH3作为工质对,测试不同蒸发温度与冷却温度下吸附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当热源温度为70℃时,二级吸附式制冷也能够实现-25℃下的冷量输出。在测试工况下,氯化锶的最大吸附量达到了理论吸附量的94%。80℃热源、25℃冷源以及-25℃制冷条件下二级吸附式制冷循环的COP和SCP达到了0.250与160 W·kg-1。这个数值与CaCl2-BaCl2-NH3两级冷冻在85℃驱动热源以及同等的冷源与制冷温度条件下的数据相对比,驱动热源需求降低了5℃,COP提高了4%,SCP提高了1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13x分子筛和氯化锶为主要原料,采用浸泡、压块和焙烧3种方法制备用于吸附制冷的复合吸附剂;用静态法测定自制复合吸附剂的水吸附量,焙烧法制得的复合吸附剂最高吸附量达57.6%,大大高于13x的水吸附量;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自制复合吸附剂的原料配比。在吸附制冷模拟实验装置上评价复合吸附剂的制冷性能,测得COP值和SCP值最高为0.27和0.079w/g。综合实验结果,焙烧法制得的复合吸附剂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制冷用凹土-氯化钙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和吸水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凹土-氯化钙复合吸附剂,通过静态称重法测定了其吸水性能.考察了制备方法、焙烧温度和时间以及原料比例等制各工艺条件对复合吸附剂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制各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和低温氮吸附对复合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复合吸附剂吸水性能影响较大,较佳的制备工艺条件是采用溶解-混合法、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2 h.低相对湿度时(<20%)吸附剂吸水受微孔和氯化钙含量共同作用,高相对湿度(>30%)时吸水性能主要和氯化钙含量有关.20%氯化钙含量的凹土吸附剂,在相对湿度为20%,吸水量为0.30kg·kg-1;相对湿度80%,吸水量超过0.65kg·kg-1;该吸附剂可反复再生.  相似文献   

15.
Activated carbon honeycomb-monoliths with different textural properties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activation of African palm shells with H(3)PO(4), ZnCl(2) and CaCl(2) aqueous solutions of various concentrations. The adsorbents obtained were characterized by N(2) adsorption at 77 K, and their carbon dioxide adsorption capacities were measured at 273 K and 1 Bar in volumetric adsorption equipment. The experimental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fitted to Langmuir and Tóth models, and a better fit was observed to Tóth equation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9. The maximum experimental values for adsorption capacity at the highest pressure (2.627-5.756 mmol·g(-1)) are between the calculated data in the two models.  相似文献   

16.
化学吸附制冷用氯化锶复合吸附剂的制冷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砺  王丽  王红林  董鹏飞 《化工学报》2008,59(4):836-842
对以SrCl2、活性炭为吸附剂,NH3为制冷剂所组成的吸附式制冷工质对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拟解决SrCl2吸附剂颗粒强度不高、长期使用后易出现膨胀粉化、吸附床传热传质性能下降等问题,将SrCl2分别与活性炭、CaSO4按质量比4∶1复配,进行吸附制冷性能实验。并对SrCl2的吸附机理及CaSO4的胶凝作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是过程的控制因素,在100℃时,SrCl2/活性炭、SrCl2/CaSO4复合吸附剂的单位脱胶凝剂基吸附剂制冷量分别是SrCl2的2.1倍和1.4倍。对吸附剂比表面积及孔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SrCl2/CaSO4复合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保持良好;SrCl2/活性炭复合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明显增大,孔结构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7.
李丽 《山西化工》2013,(6):16-18
利用机械混合法将CuCl直接负载于分子筛13X、NaY和NH4X表面上制备高效CO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在320℃真空活化后,13X和NaY载体制备的吸附剂表现出较好的CO吸附性,CuCl的最佳分散质量分数分别为0.40 g CuCl/g 13X及0.45 g CuCl/g NaY,CO吸附量分别高达76 mL/g及84 mL/g,脱附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60%,且CO/CO2分离比分别可达1.4和1.9.XRD表明,吸附剂经真空活化后CuCl晶相消失,表明CuCl在载体表面均匀分散,并且可能部分阳离子发生交换,进而提高了CO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8.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carbon adsorbents for automobile canisters, we have studied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n-butane and gasoline vapor experimentally in a column charged with pelletized carbons, Car-115 and DP-1. Norit Car-115, which is a well-known carbon adsorbent for canisters, was chosen as a standard adsorbent to compare with a domestic pelletized carbon (DP-1). The use of n-butane as a reference compound for the assessment of adsorbents was proven to be very reliabl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adsorption of real gasoline vapor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the carbon adsorbent for automobile canisters requires at least two bas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well-defined mesopores and high specific area, which are essential for rapid uptake rate and high working capacity.  相似文献   

19.
赵惠忠  刘涛  黄天厚  雷敏  张敏 《化工进展》2021,40(2):969-976
利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石墨烯(MLG)与13X/LiCl合成新型复合吸附剂。通过扫描电镜(SEM)和N2吸附表征复合吸附剂的微观形貌和孔隙特性,测试了复合吸附剂开式环境下的水蒸气吸附及解吸性能,并探究复合吸附剂中石墨烯质量分数对吸附解吸性能的影响。通过80%相对湿度(RH)的高湿工况进一步筛选出盐的质量分数为18.4%的13X/LiCl为最佳盐含量的吸附剂(MZ)作为合成复合吸附剂的基质。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烯增加了复合吸附剂的结构性参数(比表面积,孔体积及孔径),其中比表面积由未添加石墨烯的MZ [(262±3)g/m2],最大可提升至12G-MZ [(304±4)g/m2];复合吸附剂表现出优异的水蒸气吸附性能,所有复合吸附剂的相对吸附量均高于MZ(0.554g/g),3G-MZ吸附性能最佳,水蒸气吸附量高达0.587g/g,是13X的2.7倍;除12G-MZ外,随着吸附剂中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水蒸气解吸率随之增加,其中9G-MZ的解吸率接近90%,较MZ(81.8%)提升了9.7%。该研究可为复合吸附剂应用于吸附空气取水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