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天钢1~#TRT顶压控制系统,对现有的顶压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在原有差压调节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顶压调节模式,将实际操作改为差压调节与顶压调节两种互选模式,提高了系统的发电效率;对旁通阀组的控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了炉顶压力的稳定,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产生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贺礼泰 《中国钨业》2003,18(4):15-19
概要介绍了樟东坑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矿床的基本特征(尤其是矿脉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总结;利用这些特性及其变化规律,采用一些新的探矿方法不但找到了一些隐伏盲矿,增加了地质储量,延长了矿山的服务年限,而且降低了探矿费用,减少了采矿的盲目性,节约了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根据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型钢生产线工艺实际,制定了机器人硬件设计方案和机器人软件实现方案,实现了工业机器人自动贴标喷码技术在型钢生产线的应用.该系统的应用满足了产线工艺要求,提升了产线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标识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贴标准确率和喷码准确率均达到了99%,实现了危险岗位无人作业,作业周期缩短了25%;同时,实现了产品标识的统一规范性,提升了企业产品形象.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RTK和全站仪联合采集数据模式在安钢GIS中的应用情况,通过两种测绘技术的优势互补,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误筹,保证了测绘精度,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邯钢冷轧废水站的配套项目废水处理站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从自控设备组成、网络控制系统等方面论述了控制功能的实现,该系统的应用为ERP的数据采集提供了很好的保证,提高了电气控制的集成度和可靠性,简化了控制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从转炉耐材的损害机理入手,分析了耐材的损耗机理,探讨了炉渣的优化机制,对炉渣的组成及渣料的使用进行优化,对溅渣的工艺进行了改进,实现了转炉护炉的提升,延长了转炉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耐材的损耗,降低了转炉工序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轧钢加热炉加热能力不足,炉墙冒火,自动化控制水平落后的情况,对加热炉进行了改造,延长了加热炉的长度,更换了单蓄热式空气烧嘴,并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从而消除了炉墙冒火的现象,提高了加热能力和自动控制水平,降低了煤气消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对原液压系统设计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分析、计算 ,找出了原因所在 ,提出了改造方案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液压系统的稳定性 ,减少了设备故障 ,降低了维护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镁挤压工业与技术获得了跨越式进步,不仅兴建了一批现代化的镁挤压企业,投产了一批3600t左右的现代化镁合金挤压机及其配套设备,而且开发了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生产效率,拓展了应用领域,成为世界镁挤压大国。本文详细阐述了挤压成形在轻合金材料加工中的重要地位,指出热挤压成形是镁及镁合金材料最重要的加工方法,介绍了国内外镁挤压工业及技术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大型制造企业数据中心架构变更后,在数据保护方面所面临的多种难题,对适用的数据保护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最终实现了企业数据保护平台架构的转型升级,提升了平台自身的安全性,改善了备份数据的传输架构,备份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实现了备份任务的集中智能管理,节约了备份窗口,实现了备份资源的一次性分配与自动回收,释放了备份...  相似文献   

11.
济钢中厚板厂3500线粗轧机改造主传动系统采用ACS6000SD变频驱动系统,系统的整流侧和逆变侧采用了对称结构,降低了维护难度;采用了IGCT技术,保证了系统的性能响应;使用了DTC技术,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这种交直交系统做到了对电网的最少谐波运行,既减少了对电网的污染,又省去了无功补偿系统的投资。  相似文献   

12.
孙普杰  赵宏 《有色冶金节能》2009,25(5):35-37,41
本文分析了影响空压机积炭堆积过快的原因,介绍了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改进后减少了空压机积炭堆积的速度,延长了空压机部件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空压机利用率和运行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天铁1#、2#焦炉小烟道“下火”现象产生的原因,采取了措施加以解决,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延长了炉体使用寿命,降低了炼焦热能耗。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砌炉车的工作原理,围绕其工作原理和使用实践,对其液压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选用了二通流量控制阀,实现了对修炉车三条油缸流量的均衡分配,确保了三个油缸的同步动作,有效地解决了原设计采用的比例分配阀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黄亚军 《甘肃冶金》2013,35(3):37-39
介绍了炭素焙烧炉燃烧系统的改造,新型控制系统的功能介绍、使用效果和效益分析,通过改造真正实现了清洁生产,达到了节能效果,改善了工艺水平,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今天,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可以说,多媒体的介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我略谈几点自己在听课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莱钢120 t转炉副枪的应用情况,莱钢炼钢厂通过不断优化数学模型和完善修改各项规程制度使副枪运行得到了稳定,基本上取消了转炉倒炉作业,并对转炉炼钢工艺操作进行了优化。转炉各项指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碳温双命中率达到了90%以上,冶炼周期平均缩短了4 min,转炉生产能力提高了10%,钢铁料消耗降低11 kg/t(钢)。同时降低了耐材消耗,提高了钢水质量、稳定了钢水成分,为开发优质品种钢创造了有利条件,实现了从经验炼钢到智能炼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济钢焦化厂推焦"准大循环"运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多座焦炉同在一条熄焦线上的焦炉出炉计划编排方法。在多座焦炉上应用“准大循环”,保证了出炉按计划实施,稳定了生产操作,保证了结焦时间,改善了焦炭质量,从而保护了炉体,保证了炉龄。  相似文献   

19.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围绕智能制造技术,在不同的生产工序开展了研究,从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炉外精炼、连铸4个工序,结合生产操作开展了模型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智能制造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实践效果。在铁水预处理工序开展了一键脱硫模型的开发,实现了脱硫操作一键化,对铁水扒渣的判定进行了智能化的研究,实现了对扒渣过程的智能判定,替代了人工判定扒渣等级。在转炉区域开展了转炉冶炼模型的研究,实现了一键炼钢冶炼控制,使得转炉终点控制更加稳定,补吹率在1%以下。在精炼工序开展合金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对降低合金总成本、提高钢水成分控制精度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连铸工序开展自动浇钢综合研究,实现了无人浇钢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20.
原有泵池分矿箱旋塞提升机构操作困难,使用寿命短,研究设计并制作了新形式的旋塞提升机构。经过现场的安装试用,彻底解决了操作困难的现象,排除了故障缺陷,消除了操作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了岗位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了检修维护的工作量,降低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