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列为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方面的档案资料很多,主要从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简介档案、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特色档案和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价值档案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湘西土家族吊脚楼是适应湘西地区独特山地地貌的特殊民居形式,是我国传统乡土建筑的瑰宝。本文从"人神共居"的图腾崇拜、"依山就水"的和谐统一、"寓意吉祥"的生活向往三个方面对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建筑构件装饰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湘西土家族吊脚楼的鉴赏能力,为保护与开发利用湘西土家族吊脚楼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多位鄂西南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深度访谈,以及对吊脚楼营造和典型吊脚楼的田野调查,结合吊脚楼形式和空间,对鄂西南土家族吊脚楼掌墨师的营造思想和营造知识进行了初步梳理。为鄂西南地区吊脚楼的诠释、设计、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土家族吊脚楼作为土家族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土家族的传统思想,而且也是土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梳理了土家族吊脚楼的特征与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鄂西地区土家族吊脚楼的保存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结构-功能理论,试图揭示土家族吊脚楼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吊脚楼是我国传统民居的一块瑰宝。分析贵州省土家族吊脚楼的构造组成与特色,研究其建筑语汇与文化内涵,对体现地域特色的现代化建筑设计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湘西土家民居聚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家族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是吊脚楼,并且得到了广泛地介绍。的确,融建筑、绘画和雕刻等艺术于一体的吊脚楼,是土家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另一方面,为土家族聚居地之一的湘西地形起伏多变,崎岖不平,因此产生了随形就势、变化多端的土家民居。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吊脚楼  相似文献   

7.
胡骥骜  杨健 《城市住宅》2022,29(1):160-163
通过匠师访谈和实地调研,对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进行总结,以辨析武陵山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在设计层面的基本特点,以期对南方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土家族新农村建设中传统吊脚楼民居的现状与发展的研究,重点探讨九重天吊脚楼设计在现代土家族新农村建设中的再现与应用,充分利用新农村的自然景观优势,建设传统建筑特色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居住环境,从而更好地发展现代土家族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1)
该文以土家族传统建筑吊脚楼为研究对象,将土家族吊脚楼建筑结构的骨感美与迹象论的概念相结合,分析建筑材料和构建方式中迹象的作用及其变化,并引入人文、地理两个因素,分析其对于吊脚楼建筑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吊脚楼作为鄂西土家族历史文化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本文从吊脚楼的乡土建筑生态艺术传承和山地建筑生态艺术传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挖掘出更多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价值,更好的传承吊脚楼建筑艺术的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11.
王炎松  袁铮 《华中建筑》2005,23(Z1):91-94
从鄂西宣恩县土家村寨和民居的现状和发展入手,分析了土家吊脚楼民居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对土家吊脚楼的保护和利用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冬晓  张斌 《城市建筑》2014,(8):372-373
本文以湘西土家族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特征为研究对象,在对传统聚落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分析的基础之上,将土家族传统聚落布局分为散点式、线型以及组团式三种形式,探讨了土家族传统聚落的整体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浅析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及聚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磊 《华中建筑》2009,27(11):144-146
该文通过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多处土家族传统聚落的实地考察,最终选取了咸丰县大水坪村、咸丰县刘家大院、来凤县黄柏村、来凤县舍米湖村、以及宣恩县彭家寨等五个典型聚落作为文章的研究实例。以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聚落研究工作室的一手测绘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这五个聚落的空间布局特征以及聚落中典型建筑的建造特征,试图从保存尚好的土家族聚落中探求出中国民族聚落及其传统建筑文化的本源及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曹玉凤  柳肃 《华中建筑》2008,26(12):243-247
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湘西土家族传统城镇民居与村寨民居虽然处于同一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背景下,却形成了很大的差异。该文主要以平面形态为线索,通过对民居的建筑功能、平面类型、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形成二者差异的根源,希望对以后的研究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艺术则是其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它的外部造型与内部空间营建,以及对山地自然环境的充分适应与巧妙利用,不仅体现了实用与审美、建筑与场所的完美结合,而且反映了土家人对于生活与美的理解。从鄂西土家民居的审美视角出发,通过对吊角楼建筑形态美学特征的研究和分析,试图揭示土家民居建筑中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品质,吸取其设计精髓,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冷热电联产系统(CCHP)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用于建筑楼宇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为了研究适用于建筑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结合一个工程样例,提出了三套发电功率不同的方案,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别,并从年运行小时数,天然气价格,电价等方面评价了这些因素对于冷热电联产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发现,联产系统年运行小时数越多,其经济性越好,而选择合适的发电功率可以减小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茜  柳肃 《中外建筑》2009,(8):47-48
对土家族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延续核心是要从这一民族自身的对民居有重要影响意义的观念人手,研究土家族的孝的思想对人行为起的决定作用,了解民居对思想行为的承载是找到保护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威  张斌 《华中建筑》2010,28(6):137-139
土家族古街是土家族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形成到不断完善,都留下了宗教信仰介入的痕迹。该文从土家族宗教信仰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鄂西南地区谋道镇、老屋基村等古街的选址、空间布局和细部营造,试图揭示隐藏在空间形态背后的文化投影。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休闲旅游开发的需求日渐增加,现代吊脚楼建筑也不断出现。而现在普遍的建筑设计方法受现代主义影响,在设计出现于山地中的吊脚楼组群时存在适用盲区。文章旨在用传统的"堪舆"方法来探讨适用于山地场地的吊脚楼设计可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鄂西土家族地区文化融合进程的研究,分析鄂西土家民居在多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之中所发生的演变,对理解鄂西土家民居的核心特点以及土家居住文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