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鄯乌压气首站3#压缩机组换热系统及水循环系统进行计算,对比同型号机组各类参数,得出是由于3#压缩机组换热系统及水循环系统国产化时设计不合理,导致当夏季环境温度升高时,3#压缩机组出现排气温度、冷却液温度过高,机组不能正常运行,并提出换热系统及水系统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污水车间深度水处理装置在3年运行中出现制约生产的瓶径问题,进行分析对比,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把装置产水量由260t/h提升到350t/h。  相似文献   

3.
结合蓄能空调系统自身的特点,设计了小型热泵型水蓄能空调装置并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蓄能桶蓄热装置,在热泵机组进行制热性能运行时能有效提高压缩机吸气温度,排气温度也相对较高;在低温制热工况下,系统的最大制热量可以达到额定制热量以上,除霜性能也较优;水蓄热时不同工况下的压缩机吸排气温度以及压缩机功率会有变化,并且在释热状态下运行时,机组的COP有显著提高。由于该系统使用水作为蓄热材料,蓄热量有限。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型商用跨临界CO2循环压缩机,并对此压缩机的关键部件,如壳体和连杆的设计及其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对压缩机内的油路进行设计,保证压缩机内油压平衡.在自行设计的跨临界CO2压缩机性能测试试验台对跨临界CO2压缩机及其热泵系统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压缩机的等熵效率和容积效率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吸气压力为4.0 MPa,气冷器排气温度为25℃工况时,压缩机制热量在58~65 kW之间,制冷量在49~52 kW之间.跨临界CO2热泵系统在按照"一次加热"方式进行实验时,名义工况下出水温度分别为55℃和85℃时,热泵系统制热系数COPh分别为3.46和2.82.系统性能系数随着气体冷却器出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却随着蒸发器进水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冷却水进水温度越高,热泵系统效率越低,因此热泵热水器系统更适于"一次加热"供水系统.  相似文献   

5.
设计开发了一套新的新能源汽车热泵型空调试验系统,综合多项运行参数并通过试验分析了定转速时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研究了制冷模式下压缩机转速对系统运行时各关键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定转速工况下,当冷凝器出口过冷度在5~8℃时,能获得较大的制冷量和COP;随着压缩机转速的增大,制冷量逐渐增大,蒸发器出风温度逐渐降低,而两者的变化速率均在下降,COP也在降低。综合蒸发器出风温度和制冷量及能效考虑,较高转速可达到快速降温目的,但不利于整体能效提高,因此压缩机转速不宜过分提高。  相似文献   

6.
邱金友  张华 《流体机械》2014,(12):68-72
中高温热泵系统中在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其排气温度偏高。本文从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角度,设计一种双级压缩新型热泵系统。系统由高低级压缩机、分凝器、两个节流机构等组成。以循环性能较好的两种工质R134a和R152a为系统循环工质,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高温工况下,新系统工质R152a循环性能系数COP优于R134a,在相同工况下工质R152a循环性能COP比R134a高7%8%;高温级压缩机排气温度均随中间压比的升高而降低;排气温度与传统单级压缩系统相比有38%;高温级压缩机排气温度均随中间压比的升高而降低;排气温度与传统单级压缩系统相比有312℃的降幅。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单级/复叠双制式热泵干燥系统,通过不同模式的切换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对系统制热量的影响,保障干燥系统的供热需求,同时利用干燥空气的循环加热可提高干燥室的供风温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单级/复叠双制式热泵样机,并设计出相应的试验系统,根据试验结果对单级/复叠双制式热泵样机的变工况性能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相同环境温度时,复叠模式的最高供风温度明显高于单级模式,两者差值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减小;相同环境温度时,复叠模式制热量与能耗都高于单级模式,且两者能耗的差值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大,复叠模式的COP存在最优值,而单级模式的COP逐渐升高;高温级压缩机不同模式下运行压比差异较大,系统设计时需要合理选型。  相似文献   

8.
螺杆蒸汽压缩机工作过程喷水冷却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喷水能够提高螺杆蒸汽压缩机的压比和饱和温升,扩展蒸汽压缩机的应用范围。为研究螺杆蒸汽压缩机的喷水冷却特性,建立喷水螺杆蒸汽压缩机的数学模型,考虑喷入水与压缩蒸汽的换热蒸发及其泄漏闪蒸,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利用所建数学模型,分析与讨论压缩机压比、喷水量、喷水温度及转速对压缩机工作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水不仅可以降低排汽温度、使蒸汽压缩机稳定运行,还可以使压缩过程更接近等温过程;压缩机实际运行时喷入水主要集中在压缩过程后期及排汽过程蒸发;压缩机欠压缩运行时,排汽腔内蒸汽对压缩过程影响不大;若压缩蒸汽任一转角都能被冷却至饱和,则喷水温度对压缩过程及运行效率基本没有影响;为了有效控制排汽温度,喷水孔口水流量需要随压缩机转速做相应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针对压缩机容量比固定的双级压缩系统,基于能量平衡法和分析法对2种级间喷射冷却的双级压缩循环的制热性能及效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级间喷射过程改善了高压级压缩机的运行工况,减小了冷凝和节流过程的损失,并使喷射循环的制热量、制热COP和效率高于无喷射循环,但其性能的改善随蒸发温度升高和冷凝温度降低而逐渐减小。同时,喷射循环在变工况运行过程中存在压比最小运行工况,在压缩机容量比为2.81,冷凝温度为40℃时,系统最小运行压力比为3.67。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进水温度变化对水润滑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水润滑轴承弹流润滑模型,分析不同进水温度和载荷条件下水润滑轴承润滑特性的差异,并且通过试验验证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进水温度升高,轴承的水膜压力下降,但在水膜压力峰区域最大水膜压力升高、最小水膜厚度减小、偏心率增大,表明进水温度升高对润滑性能有着负面影响;在相同的载荷和转速下,轴承摩擦因数随着进水温度升高而下降,且高载荷下进水温度对摩擦因数的影响更大。通过试验发现进水温度越高对摩擦因数变化的影响越大,不同进水温度下载荷越低,载荷的变化对摩擦因数变化量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1.
《流体机械》2016,(10):73-79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送排风竖井在城市隧道中的通风作用,选择合理的送排风组合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本文采用CFD方法,对5种排风速度与5种送风速度的25种送排风组合进行了模拟,分析了不同送排风组合隧道内的通风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当送排比大于1时,隧道内会出现回流,且送排比越大,隧道回流效应越强,经济效益越低。隧道内气流分布和污染物浓度都与送排风组合有关,较大的排风速度虽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浓度,但能耗也较大,过大或者过小的送风速度都会使隧道局部污染物浓度过高,降低通风作用。因此,综合考虑隧道通风经济性和实用性,确定排风速度为5~6m/s和送风速为8~12m/s为最优组合。选择合理的送排风组合,不仅能有效控制隧道污染物浓度,还能减少能量损失,对城市隧道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双螺杆压缩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热力变形结构特性问题,以双螺杆压缩机的阴、阳转子为研究对象,考虑转速对螺杆压缩机工作性能的影响,采用间接耦合方法通过插值技术将温度场作为体载荷施加于阴、阳转子,并进行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求解阴、阳转子静平衡方程,对螺杆转子在静力场、稳态温度场和热力耦合场进行模拟分析对比,得到螺杆转子的应力、变形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静应力场下,阴转子的变形量大于阳转子,且静应力的仿真与耦合场下仿真差异明显。在双螺杆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热变形是转子变形的主要原因,且轴向的变形量最大,热分析和热力耦合情况下转子的变形趋势相同,且在耦合场下阴转子的齿面变形较大。  相似文献   

13.
李佳  贺小华 《流体机械》2004,32(11):21-24
针对自行设计的薄膜蒸发器,以水为物料,采用大型CFD软件CFX4.4,初步探讨了刮板转速、进料量、进料温度等参量对薄膜蒸发器蒸发段长度和加热段膜内传热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刮板转速、进料量、进料温度3个操作参数中,对蒸发段长度影响最大的是进料量,其次是进料温度,最后是转子转速;对加热段膜内传热系数影响因素重要度大小依次为转子转速、进料量和进料温度;各参数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考虑工质在流动过程中的压降不可逆性,建立开式简单布雷顿热电联产装置的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以可用能率、火用输出率、利润率、第一定律效率和火用效率为目标研究装置的性能。通过Matlab数值计算,在无燃料消耗和装置尺寸约束下,优化了压气机进口相对压降,得到了最优可用能率、火用输出率和利润率,进一步优化压比,得到了最大火用输出率和利润率;在有约束条件下,优化压气机进口相对压降,得到了最优第一定律效率和火用效率,同时得到了各部件最佳的流通面积分配,进一步优化压比,得到了最大第一定律效率和火用效率。研究设计参数对装置最优性能的影响,发现分别存在最佳的供热温度使火用输出率、利润率和火用效率取得双重最大值。通过比较发现按最大火用输出率设计能使装置具有较大的可用能率和较低的压比,按最大利润率设计能使装置具有较大的第一定律效率和火用效率以及较低的燃料和空气消耗。  相似文献   

15.
NH3/CO2复叠制冷系统中,压缩机是其中的介绍了一种应用在低温制冷循环中的CO2双螺杆压缩机的设计及相关试验.采用包络理论设计了转子的型线,阳转子齿数为5,阴转子齿数为8,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压缩机的排气孔口,并对转子进行了三维受力变形计算,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转子变形和轴承可以满足要求.试验证明设计的CO:双螺杆压缩机能够应用在NH3/CO2复叠制冷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能源紧缺及热泵热水器的发展现状,搭建了循环加热污水源热泵热水器实验台,维持蒸发侧污水源进水温度、冷凝侧和蒸发侧水流量恒定,测量记录保温水箱水温从15℃升高到55℃过程中的加热区间能耗、进出水温差、压缩机吸排气压力、电功率等参数。数据分析得出,系统平均能效比达到3.73,具有较好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电动汽车涡旋压缩机在不同转速工况下,进口结构对油气分离器的流场和性能的影响.采用RSM模型对油气分离器内的气相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同时利用DPM模型对4种分离器的油滴轨迹进行追踪.研究结果表明:进口结构变窄将促使油气分离器内部流场具有良好的对称性,并随着转速的提高,不同进口结构分离器的压降都呈抛物...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双滑片椭圆转子压缩机的径向间隙泄漏模型,对不同径向间隙的泄漏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和相同规格的滚动转子压缩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椭圆转子压缩机的径向间隙泄漏量在相同条件下大于滚动转子压缩机,两者的差值随着间隙的增大而增大,在间隙为80μm时,椭圆转子压缩机的径向间隙泄漏量最多可比滚动转子压缩机大2.352 g/s;压比对泄漏量的影响较大,在压比一定时,转速和转子椭圆面短轴和长轴之比对泄漏的影响并不明显。严格控制的径向间隙是提高椭圆转子压缩机容积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A thermodynamic model of a water-lubricated single-screw air compressor was established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water injection parameters on performance. Heat transfer and leakage between humid air and water was considered by analyzing the impacts of rotation speed, discharge pressure, the rate of water injection, and diameter of drople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compressor. The discharge temperature could be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rate of water injection, resulting in the compression procedure moving towards an isothermal state. The increase in the rate of water injection under rated conditions from 60 L/min to 80 L/min resulted in a reduction in the compressor discharge temperature, increased the volume efficiency, and increased adiabatic efficiency by 11.1 K, 1.5 %, and 2.8 %, respectively. Water injection atomization increased the area of transfer of heat between humid air and water and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of compress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