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我国铁路道岔监测的难点,研发基于三维可视化和图像识别技术的铁路道岔状态实时监测系统。通过引入BIM建模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设计了针对道岔状态监测的多种算法,搭建了完整的实时监测系统,并通过现场测试,验证了算法和系统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与现有人工巡检方法相比,该系统大幅度提高了道岔监测的实时性、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大大降低了道岔监测的人工成本,有效提高铁路运营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道岔控制电路调试的难点,研发道岔控制电路监控试验装置,通过实时监测电路状态和操控道岔,实现道岔控制电路故障范围的准确判断,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铁路道岔人工检测方法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快速识别道岔场景及检测道岔间距的方法。采用线阵工业相机扫描获取铁路点云信息,设计残差连接的铁路道岔场景识别网络,采用树结构Parzen估计算法搜索最优超参数,采用Focal Loss损失函数解决样本数量不均衡问题,实现铁路道岔场景的准确快速识别。利用识别出的铁路道岔场景图像,开发了一种道岔基本轨与尖轨的边缘提取算法,准确测量道岔基本轨与尖轨的内侧间距。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7.5%,识别时间在0.02 s内,道岔间距计算误差小于0.2 mm,相比人工检测方法,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均大幅提升,满足道岔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铁路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在科技水平不断更新的前提下,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在铁路建设的过程中,铁路道岔属于特殊环节。在设计、建造和管理过程中都需要额外注意。针对道岔的结构以及运行要求,及时有效的养护和维修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保证铁路全线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我国的铁路运营包括客运和货运两大类,货运列车的承载量更大,对铁轨和路基的动荷载也相对更大。本文将从铁路道岔的现状出发,结合实际运行要求和现行条件,提出铁路道岔维修养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重载铁路道岔使用频率高,运载压力大。道岔清扫是维护重载铁路的重要方法。但是,道岔清扫作业量大,隐蔽部位多,清扫不彻底易出现锈蚀腐蚀道岔组件的问题。因此,文章设计一种基于高温高压生成技术、整机控制技术的重载铁路道岔彻底清扫装置。测试应用显示,该清扫装置可实现无接触式清扫,具有操作便捷、移动方便、作业安全、清扫彻底以及不腐蚀锈蚀组件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道岔是制约列车运行速度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轨道系统强度、稳定性及运行舒适度。根据印尼望加锡铁路项目的需求,通过对印尼铁路的现场调研,结合国内铁路相关成熟经验,进行了UIC60钢轨12号单开道岔的研发,完成了厂内试制、试铺。研究的重点为道岔直曲组合曲线尖轨技术、平面线形、焊接高锰钢辙叉及辙叉爆炸硬化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垫板是铁路道岔的重要支撑和连接部件,通过采取焊接变形控制措施和应用反变形工艺,可以有效控制焊接变形,使得垫板焊后不经调平能够到达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整合虚拟现实、数字化检测、CAD等多种技术,提出了光学扫描与立体显示相结合的检测方法,观察分析道岔状况,辅助分析判断,获得了较高的检测精度,达到了直观、逼真、形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现有转辙机道岔转换阻力测量仪器的缺点,实现转辙机道岔转换阻力的监测,提出了基于电参数的交流转辙机道岔转换阻力的测量方法。以交流电动机为基础,以S700K转辙机为参考,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交流转辙机输入电参数(功率、电流、电压)与输出力关系的模型,通过曲线拟合的方法求出模型中的参数。根据模型中输入量的要求设计软硬件平台,用LPC2132通过SPI接口控制ADE7754采集转辙机的输入功率和电流信号,通过RS232串口总线将数据传送给上位机(PC机);上位机根据模型对数据处理之后得到力的值,然后以曲线的形式实时显示力的变化情况。结合模型误差和硬件误差得出道岔阻力测量的误差应不大于6.6%,该方案的实现将为转辙机和道岔监测以及"状态修"提供很好的依据,可以极大的节省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10.
铁路钢轨缺陷伤损巡检与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给铁路钢轨基础设施的状态维护和安全保障带来挑战,综述了钢轨不同类型缺陷伤损的巡检与监测技术。回顾总结了国内外钢轨无损检测与监测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以及钢轨在线巡检与监测仪器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多模态多物理集成传感与可视化成像检测、宏观与微观组织状态观测、无损检测与评估和健康监测集成融合,以及基于大数据管理的铁路钢轨快速巡检和实时监测等新技术研究进展,讨论了未来铁路钢轨缺陷伤损巡检及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