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Planning》2019,(11)
通过对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影响开展分析,明确了网络语言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具有创新语言表达形式、增加趣味性等积极影响,而且还带来了出现错别字、发音不标准、理解有误等消极影响。并且探究了网络语言促进汉语言文学多样化发展、国际化发展的意义,为关注这一类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作为人们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逐渐为大众所广泛接受。网络语言的形式丰富多样,其中"语义变异"较为复杂,此种类型的网络语言在风格上、形式上都展现出鲜明的特点,不可避免地对传统语言形成了挑战,但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语言的形式逐渐多元化,90后大学生已成为使用和创新网络语言的主体,探析这一主体在使用和创新网络语言时的心理状态等特点,对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网络交流无处不在。网络交际这一网络社会里特殊的交际形式催生出了一种新的语言现象——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的语言变异,是社会因素和人的认知共同作用的结果。认知社会语言学是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相结合的学科,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通过对网络语言属性的分析说明了在认知社会学视域下研究网络语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网络语言研究,扩展了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国际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催生了语言的变革——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区别于传统的汉语,更加形象、生动,更富表现力。本文分析了什么是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产生、网络语言的类型、网络语言的特点,最后提出对网络语言变革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5)
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其不规范性、随意性、低俗性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造成的冲击,并讨论了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6)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其在人们生活和学习中的日益普及与广泛传播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络语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使用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又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规范汉语的学习,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网络语言的使用,充分发挥网络语言对教学的有利影响,避免其不利影响,以更好地促使语文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4)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包括汉字、拼音、英文字母、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及形象生动的网络符号和图片,具有创新、简洁等特点。词汇变异是网络语言的突出特点之一,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网络语言的变异主要包括谐音、缩略、语义、符号等的变异。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3)
伴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脚步,网络语言也走进了网民们的生活,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中学生。从问卷调查的结果看,中学生对网络语言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对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态度是要加强引导。网络语言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老师自己要充分了解网络语言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0):254-255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其本身具有交际意义,但是在交际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形式,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符号文化世界。带有新颖性的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使大众眼界得到了提升,当新媒体得以广泛使用之后,网络语言与文化就成为了新形式的一种。本论文主要从网络语言出现的原因、使用形式和特点方面进行分析,在语言价值及语言学价值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促进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