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4)
<正>习作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而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批改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关键环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由于绝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9)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只有全方位地激发学生对作文批改的兴趣,他们才会披情入文,更好地关注作文。在日常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作文互批互改的探究活动,在学生作文的"互动"评改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0)
作为习作教学的一部分,习作修改非常重要。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不断总结方法经验,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使学生在自改和互改中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33)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改革习作评改形式,学生开展交换修改。然而互评互改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修改成为形式。笔者借鉴林莘老师正在实践的"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习作评改的课堂中,让课堂没有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如何让学生都能静静地参与到评改中?策略有三:共赏、互评、乐改。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2)
"文章不厌百回改。""一题多作"训练就是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或变换角度、文体重新创作的方法。按照一定标准和方法步骤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切实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8)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个"改",包括别人改,也包括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虽然有些好的文章是即兴写出的,是一气呵成的,但更多的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从古到今,反复修改而写出好文章的事例不胜枚举。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只要我们坚持引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就一定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3)
<正>习作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为重视的是习作指导课,而对习作评改却少有关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习作的能力,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可见,习作的修改是习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切实提高学生习作修改的能力,这学期我们年组进行了习作方面的教研。同时在教研中我们请来了科研室王主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8)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都是一个难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写,教师改"。其实,这是一种越俎代庖的做法,是老师代替了学生的思考,代替了学生的表达,结果是学生的表达水平不但没有得到提高,还对写作产生了害怕的心理。我们要逐步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好习惯,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提高小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让小学生乐于修改习作,通过修改习作不断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
<正>作文教学要着眼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这些素质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写作水平是一个基础,而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更为重要。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重视修改的作用:"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一、培养兴趣,激发热情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因此,丰富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自改作文的兴趣,是培养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来,习作教学重"作前指导"轻"作后讲评",然而,作后讲评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促进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所以,有效的习作讲评能促进高段学生走向自主修改,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