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6)
鉴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年龄特点,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每一位学生的习作画上完美的一笔。然而,作文评改不能一概而论、一刀切,而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是探究问题。本文就是针对新课标下小学中高年级作文评改方式的多元化进行探讨,旨在分析在传统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多元的评改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写作,热爱文字。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
习作作为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教学论文,学生的习作水平不仅仅是他们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学生个性体现的窗口。而评改作为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改善学生的习作水平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学生自我评改则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改善习作水平。在文中就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自主评改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7)
<正>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难点,许多学生面对文题时常常抓耳挠腮,不知道如何下手,自然写出不优秀的作文。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语文知识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和语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写作能力,因此写作能力的提升更依赖自主评改,提高他们的自主评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就如何指导他们进行写作自主评改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0)
文章针对小学高年级教材出现的习作做了教学策略分析和总结,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可以运用例文引路的习作教学策略、写前谈话的命题习作策略、观察体验生活的习作教学策略、一波三折的习作教学策略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33)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改革习作评改形式,学生开展交换修改。然而互评互改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修改成为形式。笔者借鉴林莘老师正在实践的"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将其运用到习作评改的课堂中,让课堂没有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如何让学生都能静静地参与到评改中?策略有三:共赏、互评、乐改。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习作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小升初的关键阶段,更要重视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当前六年级的小学生虽然在学习能力方面较之中低年级更高,但是习作能力依旧是多数学生的薄弱项。新时期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效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为此,主要针对人教版小学高年级语文的习作教学进行分析,希望可以通过有效的习作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技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4)
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上好习作课,激励学生学会观察社会、积累习作素材之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批改。语文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批改,必须熟谙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把握小学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根据学生习作的实际水平,采取实际有效的习作批改方式,根据批改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习作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28)
<正>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高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与提高写作能力奠定了基础。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做"有心人",仔细观察身边的人或事,积累素材,然后通过想象写出更具可读性的作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更多灵活的写作方法。本文立足于教学实际,简析现阶段小学高年级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创设想象情境、引进生活元素、开展采风活动、创新评改方式等方面,提出有效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6)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作文评改形式、内容、方法、机制向新颖性、多元化、创新性发展,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对作文自我评改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而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文章着重分析小学语文作文评改的问题,论述小学语文作文学生自我评改的价值,提出小学语文作文学生自我评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7)
作文是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中年级学生初步接触习作,容易产生畏惧心理,缺乏写作兴趣。面对这一现象,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撷取习作素材,培养观察习惯;从阅读中积累习作语言,提高写作能力;从欣赏中进行习作评改,激发习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