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Planning》2019,(1)
本文主要考察清末国文教育所涉及的文章分类问题。壬寅、癸卯两学制和早期选本型教科书沿袭真德秀《文章正宗》以来按功能归大类的趋势,多将古今文章分为"叙记"与"论说"两种。受到修辞学和新式教授法启发,一些教科书改变了姚、曾选本论辨类居先的惯例,将"叙记文"为作文入门。限于课堂讲授实际,新式国文教育主要在"义法"层面传授更具操作性的功能类别,以《古文辞类纂》和《经史百家杂钞》为楷模;亦有个别读本标榜《古文四象》的秘传,致力于声音诵读之学的承续,从"声气"或"体性"的角度进行古文辨体。古文类别之学在清末新教育界的延续,为新型文体系统的引进准备了接受媒介。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1,(1)
明末学者周珽《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简称《选脉》),共60卷,选诗2 400余首,是唐诗学史上重要的选本之一,也是唐诗学史上部头最大、最为厚重的唐诗选本。该书分体选诗、论诗,讨论诸体均有创见,尤其是五言古诗一体,所选最多(共13卷),分量最重,所论最有新意。周珽认为,在初盛唐时,五言古诗已经发展至全盛阶段,盛唐至中唐时美才辈出,群星璀璨,至晚唐方走向衰落,其他诗体大体上也符合这一规律。《选脉》着重讨论了五言古诗在"四唐"的转换规律,肯定唐代五言古诗是对汉魏六朝古诗的发展,对盛唐偏于描写"山水田园"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较为欣赏;对以写边塞风物与战争见长的高适、岑参等人的诗作,亦予以较高评价;对李白、杜甫的五古,则予以高度赞扬,且李杜并重,并无偏颇。周珽论诗,以儒家"怨而不怒"说为指归,这与周氏家族的身世、学养、明末动荡的时代环境有关,但《选脉》以儒家思想论诗,却并不迂腐,而是平正通达而深刻,得"守正出新"之道。周珽论唐代五古艺术,注重发掘其新贡献,如论杜诗,在赞扬其质朴的基础上,突出其"大悲壮""大瑰丽""大宛转流利"等特点,对唐代五古"淡而有味"的风格,也有精当的分析。《选脉》融合了历代唐诗学者的思想精华,特别是能取明人高棅及"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之所长而去其所短,平正通达,其学术贡献应高于《唐诗镜》《唐诗归》等明末大型唐诗选本,值得进一步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3)
李祖陶的《国朝文录》是一部值得关注的清代古文选本。其选文定篇的标准体现了辑者独具慧眼之处———不立宗派、不名一辄,悉以至文为标准的选文,此外李祖陶关于选文的分段标准也极具文学史的眼光。总言之,《国朝文录》选文定篇标准和意义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3)
张培基教授在中国现代散文翻译方面颇有建树,他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是我国翻译界的一部佳作,为翻译学习者及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与借鉴。有鉴于此,笔者主要拟用冯庆华教授的词法翻译理论与王琼实用翻译理论对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三辑)进行批评与赏析。从题目翻译,词法翻译及英文原著借鉴等方面对张译本的散文进行全面评析,体会其译文的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2)
通过对《元曲选》与《元曲选外编》的梳理,可以发现,寺庙场景在整个元杂剧的艺术构思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并在情节中展现出三种不同形态,其作用也不同。在叙述层面上,寺庙场景又存在着表层功能与深层功能两个层面,较之于其他场景,更能体现元杂剧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刻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47)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人们了解古代文化的有效途径。2017年部编教材统一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把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编入其中,从三年级起就有古文学习,三年级到六年级共有16篇古文。文言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根与魂,可是,在我们眼里情文并茂、简洁凝练的古文,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却深奥难懂,让他们望而生畏。所以,如果给予恰当的方法指导,这些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0)
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系列书籍,一直以来都是英语学习者所喜爱和推崇的"不是教材的好教材"。本文通过选取其中一篇由著名作家郁达夫所写的《故都的秋》为例,评析张先生的译本如何再现原文的风格和神韵,做到"神形兼备"的。  相似文献   

8.
文选楼     
杭州天目山有座古楼,红墙青瓦石柱石槛,旧有"古文选楼"匾额,这里是梁昭明太子萧统读书、著文的所在。《昭明文跳曾哺育多少文人学子,文选楼却已不大有人知道了。1934年3月ZIH,郁达夫、林语堂、潘光旦等人游水天目山,郁达夫在《游江》中写道:"东(天目)山下有个昭?..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6):187-191
<正>一现当代学界对于中国古代诗学的研究集中于"诗文评"的范围,但古代诗文评文献本来有限,多见于序跋书札,郭绍虞所编四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基本包括中国古代重要的诗文评论著,不少是关于散文、戏曲和小说的论说。而且"诗文评"呈现为玄虚的称名或命题的理论化表述,例如"意象""兴象""意境""趣味""神韵"及"韵外之致""独抒性灵""幽情单绪""情景交融"之类,大抵本于体悟,不可捉煞,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1)对此的研究业已产生"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文学理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1)
<正>言子,本名向燕,生于四川宜宾,籍贯云南永善,工作生活在绵阳。先后在《中国作家》《北京文学》《天涯》《散文》《红岩》《黄河文学》《作品》《广州文艺》等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万字。曾获巴蜀文艺奖、宝石文学奖、《滇池》文学奖、《黄河文学》双年奖,梁斌优秀短篇小说奖、重庆市第十七届期刊好作品一等奖等。作品入选多种选集、年选以及高考语文阅读试卷及中学课外阅读读本。《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青年文摘》等多家报刊曾转载其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