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20,(17)
以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园本教研实施策略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幼儿园教育实际工作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园本教研概述,其次介绍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园本教研实施必要性,包括学习共同体提供园本教研的动力支撑、学习共同体提供园本教研多元化互动平台、学习共同体提供园本教研活动的大量资源,最后从不同层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说明并探讨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园本教研有效实施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5)
信息技术不断升级换代,给互动教学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特点和中高职贯通学生的学习心理、行为特点出发,该文作者从基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内容构建、引导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互动模式构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需求的互动教学设计构建几个方面,提出构建基于云技术的互动教学模式,以提高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4)
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的提出与构建,是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模式的转换,它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鉴于此,文章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集合》为例,就构建数学课堂学习共同体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7)
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多层次的交流,从而实现学习共同体的知识构建。该研究从课堂文化、师生关系、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四个维度对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实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批判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9)
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为了使每个学习者的潜能得到最大开发,构建基于个体差异的学习模式,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机会的均等性。以构建学习共同体为目标,阐述了尊重个体差异原则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通过认知差异,鼓励交互式学习;透过与他人的对话,实现协同学习;通过自我对话,有针对性地实现反思式学习,从而构建能够发挥各自优势的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2)
项目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学习的生态环境,它能有效促进学习者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内化,有利于群体设计理念的创新与社会知识的积累。从"和谐共生""多元共生""动态共生"方面促进项目学习共同体建设,可形成从共享到协同进化的共生态势。通过确定共同的目标,形成相互依存的系统,实现再生产的循环,构建共生的设计学学科项目学习共同体,实现学习者由被动的边缘参与者到主动的核心成员的转变,从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2)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学工作迎来了新一轮改革,对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都进行了完善和变革,并倡导在教学工作中要以新型教学理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中构建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优势,让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臧峰  何京蕴 《新建筑》2023,(5):11-16
空间因素对非正式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定义与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相关案例,结合众建筑2018年至今的实际项目,提出“插件和自组织系统”“参与式设计”“流动激发”“学习景观”及“互动装置”这5种建立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策略。这些策略旨在形成一个综合系统,以创造流动的学习空间,使正式学习空间与非正式学习空间连续不间断,进而激发出连续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6)
为促进传统课堂与在线教学的有效融合,文章对混合式教学中学习情景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环境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设计教学情景,构建生态学习资源,进行混合式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讨学习空间如何承载教学活动甚至引领教学创新,以及如何通过学习空间设计来辅助深化教学改革和促进构建学习型社会。分析了高校学习空间发展历程以及其与高等教育教学发展演变之间的关系。并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在环境行为学的基础上,探讨了新时代学习空间设计变革的多种可能性。研究发现学习空间的设计变革应以育人目标为导向,结合新兴教学方法和技术,立足促进有效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进行整体性的空间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